APP下载

换个问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2016-03-03李敏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重难点语文课堂同学

李敏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实验中学)

换个问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李敏

(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实验中学)

课堂上,我们师生正在赏读鲁迅的《雪》,听完朗读录音,我不经意一问:“同学们,猜猜看,你们认为老师最喜欢哪一段?”

没想到,我这一问竟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同学们纷纷喊道“第一段”“第二段”“最后一段”……

看见学生对猜测我的心思这么感兴趣,我随即追问道:“为什么?”

生1(一个平时极不善发言的学生):我认为老师喜欢第一段,因为第一段把江南的雪写得很美: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老师一定喜欢这样的雪。

生2(补充):我也认为老师喜欢第一段,你看第一段中这几句描写的多美:“雪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腊梅,冷绿的杂草,似乎还有蜜蜂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这几句把环境描写的色彩斑斓,让人感觉虽是冬天,好像春天就在眼前。

生3又补充:对,第一段的描写让人感觉江南的雪很温柔,有点像老师您……

此时,同学们笑了,我笑而不语,眼中却流露着赞许……

生4:我认为老师一定喜欢第二段,第二段里堆雪人的描写多有生活情趣,一定能勾起老师对儿时的回忆……

生5:对,前两天下雪,我还看见你和你儿子一起在楼前堆雪人,所以老师一定喜欢第二段。

教学到此时,我想至于我究竟喜欢哪一段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不经意一问,已经引起学生对文本赏读的极大兴趣。在我的因势利导下,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对“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赏析。

看见同学们兴趣正浓,我又紧追不舍,再次问:“那么大家再猜猜看,你认为作者是更喜欢江南的雪,还是朔方的雪?”

于是,同学们再度进入猜测中……

整堂课,在同学们的猜测之中,我们愉快地完成了对鲁迅名篇《雪》的赏读。

由此,我不禁想到,平时教学中我们总是一成不变地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一段?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久而久之,同学们对这僵化、一成不变的问法已经失去了兴趣,于是语文课上波澜不惊,了无生气,平静地像一潭死水。记得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语文学科与数理化学科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它的‘灵’与‘活’,即它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有灵魂的,是有思想感情的,因而它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活动的、流动的,而不应该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

今天的课堂教学,李镇西的话再次触动了我:我们为师者,是不是该好好想一想,怎样提问,才能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活”起来呢?

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从问题开始,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没有了问题,学习过程也将停止。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会“一头雾水”,那样问就会“柳暗花明”;这样问或许会“一潭死水”,那样问就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问”的艺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一、把握时机,适时而问

“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但如何问、怎样问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时机。

1.“问”在兴趣之时

学生兴趣的激发是课堂充满活力的动力之源。学生一旦对疑问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便会积极主动地解开疑问。比如,在讲课文情节时,在谜底揭开前,教师适时地设置悬念,学生由于担心人物的命运,急于知道故事结局,便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2.“问”在关键之处

问题问在关键点,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营造课堂气氛。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有意给学生制造“麻烦”,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障碍”。当学生试图搬出这些“障碍”时,也就意味着对课文重难点思考及突破,对知识掌握也就水到渠成了。教学《孔乙己》时,开篇可这样轻松一问:“孔乙己姓甚名谁?”这一看似简单而又难以一下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针对问题认真研读课本。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紧扣教材,精心准备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紧扣教材,突破知识与能力训练的重难点。这是设问的核心,也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区分主次轻重,抓住重难点,不能纷繁琐碎,不分主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共同探讨知识的融洽氛围中逐步掌握知识。

三、换位思考,精于启发

教学中,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这样不仅密切了师生关系,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让他们摆脱束缚,放开思想,在知识的原野上尽情驰骋,在发现问题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处于快乐和谐的学习气氛中,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而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只要我们用心探索,定会让我们的学生,在“活”起来的语文课堂上快乐学习,全面发展。

相信我,没错的,换个问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活”起来,一定会收到“曲径通幽”的效果。如果我们能时常这样做,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就会成为翻卷着浪花的海洋,而不再是一潭没有丝毫涟漪的死水了吗?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重难点语文课堂同学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
Units 11—12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