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

2016-03-03潘沿忠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微课

潘沿忠

(福建省龙海市榜山中学 福建龙海 363199)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

潘沿忠

(福建省龙海市榜山中学 福建龙海 363199)

时代的多元化和开放性影响着人才素质的要求,教育目标也由知识目标转为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综合目标。新课程改革是顺应时代的一种趋势,高中物理教学需要逐渐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建立学生主体课堂,促进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本文在分析高中物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

新课程 高中物理 学生主体

一、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1.应试教育理念影响深远,新型教学模式呈现出形式化

建立主义理论提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学生的知识不是简单地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和灌输,而是在自我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自主建构,知识只有学生的思考,通过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加工和碰撞实现内化,才能够转化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应试教育对中国的影响的深远的,在几千年的文化中中国对人才的评价主要集中知识的量上,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只有知道的越多,才能够做出更多的成就,并且人们总把孩子(学生)与无知联系在一起,认为学生不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或者说依靠学生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无法完全吃透教材,因此在教学中总是从意识上不愿也不放心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造成新型教学模式的形式化,在形式上变得更加灵活,学生的话语权也逐渐恢复,但是学生的思维仍然是被动的,课堂内容的理解仍然是单一的。[1]

2.关注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过程参与和能力发展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物理教学在内容上更加注重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正确性,在教学中采用的也是教师中心的讲授制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材中比较核心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引导学生进行记忆和理解。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点的分析上,如何能够运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进行详细细致的分析。而没有关心学生的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思维主动性。新课程背景下,提倡物理教学效率要建立学生主体课堂,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自主地借助已有知识自主建构新内容,但是在实践中基本上呈现出形式化的特征。新型教学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造成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轻松课堂氛围的表象与学生思维被动性的矛盾,学生的知识接受过程仍然依靠的是记忆和机械训练,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2]

3.封闭式课堂,缺乏内容的开放性和扩展性

随着市场经济和市场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学生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知识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需要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展开更加广泛地自主学习。但是,目前在高中物理课堂仍然是封闭性的课堂。但是,在实践中,教师基本上只关注课堂内容的传授,而不关注课下内容的引导,不注重课堂内容和课外学习的结合,以课堂内容为核心展开更加广泛的学习。很多学生在课下无所事事,或者沉迷于电子游戏而没有建立自我的学习目标,确定较为完善的学习内容。[3]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

1.以微课为支撑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新型教学模式要落实到常规课堂中,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撑,微课视频集文字、图片、视频、声音为一体的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微课视频以抓泥鳅的游戏导入,教师通过视频展示自己抓水中泥鳅和带木屑泥鳅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影响了抓泥鳅的难度,引导学生走进新内容的学习中。同时,教师出示导学问题,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影响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前展开自主学习,并以表格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学习结果。

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情境

高中生的已有知识基础是有限的,学生的思考需要支架的支撑,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直接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只有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才能够激发学生更加在思考新问题的过程中,联系到更多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支撑,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因此微课教学的实施也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例如,在《指南针和远洋航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远洋航行的发展历程创设情景,在古代一个身临大海的国家,主要靠打渔为生,这些人会经常划船到各地捕捞,但是却从来不敢到远离陆地的大海中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学生从航海技术思考到方向的判断,通过资料的查找,学生了解到没有指南针之前,航海方向的辨别主要依靠陆地上的建筑来判断方向,所以航海不敢离开大陆太远,并进而了解指南针的发明过程和原理,指南针的使用等。

3.以案例为中心,促进同伴互动交流

高中物理教学一方面是要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另一方面是要提高学生的物理运用能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发展仅仅依靠机械的训练是达不到的,需要引导学生以案例为中心展开讨论,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个组内成员都可以结合自己已经习得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案例发表意见,包括案例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解决,不同解决办法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这些方法有什么样的优势和不足,哪些运算方法更加简单和准确。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通过交流互动以及观点的碰撞,使本堂课的实践更加具体,也更加多元。例如,在《能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过程中,一个学生提出一个有趣的案例,如果按照守恒定律,我们的食物在进入口中的时候和排出的时候能量也应该是守恒的。这个问题一般在本节课中不会涉及,不是一个常规性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却能够激发学生对内容不同的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互动和展示,使探究的过程更加活跃,学生的思维更加主动。[4]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要逐渐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单一的知识传授方式,改变封闭教学的局限,以微课和导学案为引导,激发学生课前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以案例为核心增加同伴互动,促进知识的沟通和碰撞;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扩展课堂教学的内容,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

[1]许小静. 新课程背景下的普通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张凤霞.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熊艺.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4]吴青.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新课程微课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