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成语文课堂情感目标的应对策略

2016-03-03◎陆

现代语文 2016年2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交流目标

◎陆 玲

达成语文课堂情感目标的应对策略

◎陆 玲

课堂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来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的平台,其中师生之间有效的情感交流是评价一堂优秀语文课的标准之一。因为语文课不仅是思维与交际的工具,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情感交流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精髓,达成语文课堂情感目标也是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

一、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目标的意义

从事多年的对口单招教学,笔者感觉由于在 “考试指挥棒”的硬性牵引下,中学生一味追求分数,老师执着地追求升学率,盲目地追求学生智商的深入而忽略情商的深入是导致当今中学生 “情感缺失“这一重大问题的根源,以至于培养的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会做死板的题目而不会交流沟通地去解决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在当下的教学过程中借助语文课堂这一具有彰显民族特色兼具情感交流的平台来扩大学生的视野,重塑学生的高尚品格,而且高中语文教学内容蕴含丰富的人文情感,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中情感熏陶的感染作用,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人格,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情商的发展,以此更好地为其他学科服务,达到最佳的教育目的。

二、实现课堂教学中情感目标的方略途径

(一)挖掘作品中有争议的话题,培养人格的开放模式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发现中职课本中摘录的许多文学作品有不少情节或是观点与我们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事的方法有出入甚至是格格不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此创设话题,让学生结合当下的处事方法自行地进行讨论、比较,通过现代人的处事原则再联系作者当时的社会背景,辨析作者的“三观”,领悟作者伟大的人格魅力。比如傅斯年为他的老师蔡元培写的回忆性文章《我所敬仰的蔡元培先生》中有一段文字写到北洋政府为了遏制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派两谋客劝当时任北大代理校长的蔡先生解聘陈独秀和胡适两人之职。蔡先生却站起来大声地说:“这些事我都不怕,我忍辱至此,皆为学校。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之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寥寥几句,虽不是豪言壮语,但是文中蔡先生那种“临艰危而不惧,有大难而不惑”的人格魅力已经深入人心。反观现实中有如此担当,“遇大事而不苟”的人却少之又少,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斥的是“自扫门前雪”、“树倒猕猴散”,遇事去承担责任反而会有哗众取宠之嫌。久而久之,现代人这种“遇事推脱、冷眼旁观”的冷漠处事方式越来越趋于低龄化。至此,本堂课在设计情感目标的问题时既注重在课堂上深入体会蔡先生伟大的人物品格,又考虑到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处事敢于担当的负责精神,从而达到“语文”与“人格”相得益彰的最佳境界。

(二)阅读文本中的经典部分,感悟作家的人格魅力

教师在课堂教授经典的文本,不仅可以揣摩作家精湛的写作技巧,而且更要受到他人人格的教育与感染。

比如分析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在思想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有人认为作者是对家乡的依恋,有人认为其文章的主旨强调的家乡是一个精神家园,追求一种精神的寄托。不管哪一种均流露作者对往昔生活的追忆、迷惘及所呈现的伤感情绪。作者通过七个问句的连用来对往昔生活提出质疑,通过反复地追问,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无限感慨。教师讲授时可以引导学生明白在文本中作者表达地不仅仅是对家园的留恋,更重要的是暗示现代都市人疲于奔波在实现各种物质欲望中而劳心劳力。一个宏伟理想的实现之后又是孕育另一个更大的理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直到身心疲倦。回过来想想除了得到更为优越的生活条件,其实错过了很多精彩的风景。内心的生存并没有因为物质的丰富而有所增多,反而更显贫瘠,只是生活是一条单行轨道,不得重返。作者意在说明失去支撑灵魂的精神家园,现代都市人就只能可怜地沦为“精神流浪者”。作者想要表达的虚无之感,无奈之情也就在完成本文的情感目标时在学生心中构建成功。教师在教授本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不仅要专心于自己的学业,闲暇时可以多多感受身边的人或事,多去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这才是真正的“寓学于乐”。

(三)情感目标在丰富的教学任务中转化

课堂上情感目标的达成不应该是在被动的、僵硬的教学过程中完成,而应该是学生在对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价值观的认同中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并且独立升华中完成。例如赏析《诗经》中的《静女》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作二次加工:把原来文本中的男子角度换成女子角度进行一次独立的改写训练,让学生仔细揣摩约会时男女的心理活动,从而独立归纳出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达成一定得情感目标。这种生成的情感体验就不是单调的、乏味的、被动的,而是鲜活的、有生机的、主动的。又比如学习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教师如果只是教条地范读课文或是机械地切割文段,从而草草地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是绝不能够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的,学生也不可能从本文中获取有用的人生意义,也就不能实现本文被选入教材的真正意义。教师不妨引导学生选取课本中描写海伦失明后童年生活的片段,特别是莎莉文老师用心去教海伦感受周边世界的片段,挑选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分教色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其中蕴含的痛苦与坚韧,以此激发学生对待一切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珍惜,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达成本文的情感目标。

总之,语文教学是是一种建立在师生交流基础上的教学活动,情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没有情感互动的语文课堂是灰暗的,没有生机的,学生也无法真正地融入到课堂中去,一切学习目标的达成都变成海市蜃楼。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擅长在课堂上有目的的进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效地达成预先设定的情感目标,从根源上切实解决学生“情感缺失”的问题。

(陆玲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226100)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交流目标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