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现代诗歌教育的意义
2016-03-03黄正刚
◎黄正刚
浅谈中学语文现代诗歌教育的意义
◎黄正刚
新课改以来,传统诗歌的教育被提到了应有的高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代诗歌的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今的学生几乎不读现代诗歌,对于现代诗歌有着较深的隔膜。不少语文教师受自身素养的限制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对现代诗歌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误区,教学中无视现代诗歌应有的属性,漠视学生独特的审美感受,使现代诗歌的教育成为了“异端”。因此,探索现代诗的教学现状,认识现代诗歌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成为了当下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现代诗歌教育是语文学科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长期以来,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一直争论不休。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部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基础学科,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学好其他课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要在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的同时,遵循语文学习的特点,开展语文教学。为此,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感悟和体验,树立生活化的语文课程等理念。这些理念突出了母语教育的重要性,母语教育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要通过教“语文”塑造具有现代意识的中国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审美功能,通过课程学习,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
新课标提出的许多理念,拓展了语文教育的内涵,升华了语文的教育功能和语文教育的境界,是对长期以来语文工具性弊端的归正。但是,由于轰轰烈烈的应试教育和极端功利思想的影响,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过多地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质,使语文教育逐渐沦为了“语言教学”,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长期缺席,语文教育日益世俗化。在此背景之下,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的“文”缺少了必要的依托,文学教育日益边缘化,更不必说现代的诗歌教育了。
诗歌被誉为“文学中的文学”,是最丰富、最活跃、最具抒情意味的文学体裁之一。诗歌以其浓缩的语言、丰富的感情、瑰丽的想像,独特的表现方式,高度集中地再现了社会生活和人类的心灵世界。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是人存在的领域。……所以语言不仅仅是交际,更不仅仅是工具”。人文性和工具性,两者相互依附,互为表里,不是各自为政的两个方面。失去了人文,语言的工具意义也就没有了赖以存在的价值,而如果迷失了语言工具,人文性也就变得无所依附,缥缈虚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现代诗歌教育,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一方面,作为文学中的文学,诗歌本身就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无穷魅力在现代诗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教育是现代诗歌教育的重点所在;另一方面,现代诗歌具有强大的唤醒和育人功能。现代诗歌的语言是典范的现代汉语,不仅文质兼美,富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而且在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等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现代诗歌,能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从现代诗歌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获得美的感悟与体验,从而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开启心智、体验人生。现代诗歌教育是语文学科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二、现代诗歌教育是语文教材建设的客观需要
新课程改革后的中学语文教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缺少必要的关联和呼应,在课文的选材上仍然存在不少弊端。
首先,中学语文教材形式、内容、主题依然过分强调语文课程的教化公用,文学色彩略显单薄。以苏教版为例,教材的编写者力图通过学生认知的发展,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教材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但是教材的指导思想依旧以教学生如何做人为主。从教材所选的课文的体裁上看,虽然文学性有所加强,也选编了一定比例的现代诗歌,但是从教材的目标指向看,编者却好像在有意无意的淡化所选现代诗歌的文学价值,编选现代诗歌的意图依然没能摆脱出对学生的理想教育、信念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桎梏。
其次,中学语文教材高举科学主义大旗。从所选文章的体裁来看,教材中的科技类说明文数量有着明显增多的趋势。以新编的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科技类实用说明文的数量就达到了26篇。编者选择这些反映时代进步的科技类实用文,其目的无非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科技知识,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毋庸讳言,这类文章在引导学生崇尚科学、掌握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等方面确实功不可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文章也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更有时代性和针对性。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些教材功利主义的色彩过于浓厚,语文教材的人文品味和文学价值也被人为的削弱了。
再次,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者们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教材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思想,在教材中选取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但是,在文学作品的选择方面,存在重散文、小说,而轻诗歌的现象。教材中的散文、小说的篇幅和数量远远多于诗歌的篇幅和数量。而所选诗歌中,又存在着厚古薄今的弊端。中学教材所入选的诗歌以古典诗歌为主,现代诗歌的篇幅和数量相对古诗来说,简直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而从为数不多的现代诗歌选材来看,又存在着重视现代诗歌(指五四运动到1949年这一阶段的诗歌),而轻视当代诗歌的现象。郭沫若、冰心、徐志摩等人的诗歌出现在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但是历史新时期崛起的诗群,如顾城、北岛、舒婷等人的诗歌在各种版本教材中普遍缺席。这一方面反映了教材编写的中庸思想,也暴露了教材与时代的文化隔膜。我们认为,现代诗歌是对传统诗歌精华的传承与发展,当代诗歌是现代诗歌的延续。只要是优秀诗歌,无论古今中外,都可以选入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的接受诗歌教育的熏陶,确立学生诗歌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现代诗歌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教育有重大的意义
诗教是中国古代教育子弟的传统。孔子所倡导的诗教是包括礼、义、德、行、等方面的相互融合的和谐教育。诗教的目的不是为了造就诗人,而是以诗歌为内容,进行“人”的教育。而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也是提升人才素质,提升综合国力,使人才的培养能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同时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共荣共生的需要。
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有过这样一句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名言:“充满劳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他用诗意的语言诠释了人类栖居大地的两种方式:其一是世俗的,功利的方式,另一种是诗意的、审美的方式。“充满劳绩”是人自身存在的基础和本能,满足了人的物质需求;“诗意地栖居”是对世俗和功利的提升,指向人的精神世界的富足。“充满劳绩”与“诗意地栖居”相互依存,两者的和谐组合是人的最高境界。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人,就应该追求诗意的栖居。
现代诗歌是现代人精神的依托,是现代人“生命中最伟大的事件”,正如当下流行的一句话,“生活不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要想让现代诗歌的精神能够抚慰我们的心灵,使素质教育纵深发展,语文教育就必须在课程的设计中突出现代诗歌教育的重要功用。通过课程设计,为学生打开现代诗歌殿堂的大门,领受诗意的光辉,丰富人生体验,为“诗意”的人生奠基。
(黄正刚 江苏省震泽中学 21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