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湖南岳阳巴陵戏走进学生的心灵
2016-03-03刘盈
刘盈
(湖南省浏阳市新文学校)
让湖南岳阳巴陵戏走进学生的心灵
刘盈
(湖南省浏阳市新文学校)
巴陵戏,是一种地方性传统戏剧。因形成和流行于古称巴陵的湖南岳阳一带,故名。其舞台语言、剧目、声腔、音乐、表演乃至演出习俗中承载着大量与岳阳有关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岳阳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的“活化石”,又是研究中国戏曲流变和地方剧种成型、发展的宝贵资料,极富历史文化考究意义。而巴陵戏随着现代文化市场的冲击已处于灭绝边缘,急需得到救助和保护。就平时的学习积累和个人兴趣爱好对巴陵戏的艺术特征和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论述。研究岳阳的历史文化和地方音乐文化,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地方文化,呼吁更多的人保护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地方文化遗产。
巴陵戏;艺术特色;传承;保护
一、巴陵戏的产生与传播
巴陵戏,原称“巴湘戏”,是融音乐、表演和舞台美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它的音乐、表演艺术和舞台美术也分别有着不同于其他戏剧品种的艺术特征。剧目以反映历史政治、军事斗争题材为主,是湖南东北地区地方戏曲的代表。巴陵戏最早出现在明朝末期,到民国中后期由于社会动荡、政治变革,巴陵戏每况愈下,濒临灭绝。仅存的2个班社流落到湘西一带22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返回岳阳地区。
二、巴陵戏的艺术风格
巴陵戏是湘东北地区戏剧的代表,是岳阳市及周边地区优秀的戏曲艺术和民间艺术的遗存。它的舞台语言、剧目、声腔、音乐、表演乃至演出场所和演出习俗,都承载着岳阳历史文化信息,深具地方特色。
1.音乐伴奏
伴奏,是戏曲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巴陵戏的伴奏形式就包括其中的第一种和第三种。而伴奏形式各个剧种也各不一样,大体来说中国戏剧的伴奏形式包括随唱腔托衬的伴奏形式、支声复调的伴奏形式、固定音型的伴奏形式、复述性的伴奏形式和对比性复调因素的伴奏形式。
2.声腔
巴陵戏声腔分为昆腔、弹腔和杂腔小调三种。其中以弹腔为主,兼唱昆腔、杂腔小调。弹腔,是巴陵戏里的主要唱腔,具有较完整的各种板式,以板式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各种情绪。各种板式都有其固定过门衔接唱腔,具有较完整的各种板式,以板式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各种情绪。因为西皮腔来自北方,二簧腔来自南方,所以人们习惯性地称弹腔为南北路。巴陵戏当中全唱北路的有《四郎探亲》,全唱南路的有《上天台》,但是多数戏都是南北路都唱。北路和南路在旋律与板式上各具自己的特点。
3.舞台语言
巴陵戏的戏剧语言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戏剧语言,在“中原音韵”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州韵”进行演唱,使更大范围的听众能接受听懂(所谓中州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另一方面因出源于湘北,所以结合当地的方言,使唱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在字音腔调上因为巴陵戏大多出自岳阳、湘阴等地,这两个地方语言属于北方语系和湘语系,因此一共包括六个不同的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上声、入声,长久以来艺人在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中对这些声调进行规范和加工,后来将阴平上声、入声归入去声。
三、巴陵戏的保护与发展
从1996年至2006年这十多年来,巴陵戏人才凋零艰难度存,一直没有新剧目产生,十年生聚,十年休息,在随团培训的一批小演员逐步成长的今天,巴陵戏开始活力再现,举全团之力推出了《今上岳阳楼》。
那么,传承与保护地方戏剧文化的今天,究竟如何保护濒临灭绝的巴陵戏呢?
首先我觉得应该将巴陵戏引进课堂,培养兴趣。可以将其编进中小学义务教育的教材当中,引用其中的代表作剧目,也可将之制录成戏剧光碟供学生欣赏与学习。因为巴陵戏是中国戏剧当中的大戏,其中的表演程式也是相当复杂,对演员的要求也相当高,功夫不会是一朝一夕能练就成功的,所以建议在社会上开设专门的巴陵戏演员培训班,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以不同的施教模式。此外也可在普通高等教育院的音乐系中以及专门的音乐学院中开设相关的戏剧专业课程,这是关乎教育方面。其次是在社会上,巴陵戏应当与时俱进,将其放在电影院或者是网络上供大家公共下载的方式或者各种公共场合公开放映以达到传播的效果。再次,为了给予大家积极性与热情,在学校里和社会上可以设置专门的巴陵戏曲大赛,适时给予丰厚的奖励。
巴陵戏作为湘东北民间艺术中的一份珍贵精神文化遗产,300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历尽风雨沧桑,它的发展需要广阔的舞台,它的繁荣离不开广大的听众。作为一个岳阳人,面对依旧还在风雨中摇晃的家乡文化遗产,我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更多的学者来了解、研究巴陵戏,让巴陵戏艺术在众多剧种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使巴陵戏这朵艺苑奇葩发展得更加繁荣、葱郁。
[1]林茵,李想.戏剧音乐辞典[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
[2]湖南省文化厅.湖南戏曲音乐集成·岳阳市卷[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06.
[3]付先丽.巴陵戏音乐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