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在书香浸润中成长

2016-03-03

关键词:读物课外阅读读书

芮 俭

(安徽省亳州市估衣小学 安徽亳州 236800)

让孩子在书香浸润中成长

芮俭

(安徽省亳州市估衣小学安徽亳州236800)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语文素养的提高;没有积累,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读写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但是,开展课外阅读也是一条重要途径。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四大基本理念的具体理念之一,拓展阅读是语文教学贯彻这一理念的具体表现。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语文素养的提高;没有积累,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读写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但是,开展课外阅读也是一条重要途径。下面,笔者就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经过低年级的学习,到了高年级大都具备了阅读儿童读物的能力。这时,他们幼小的心灵对扑朔迷离的大千世界充满了好奇。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1.课内制造“悬念”,引导学生课外解决“悬念”

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与课文主题相仿但艺术特色有差异的作品,或根据作文命题的要求,向学生推荐题材相仿而表现手法不同的作品。例如,教学《将相和》时,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劲头十足。学完课文后他们意犹未尽,特别想知道廉颇和蔺相如后来的故事及赵国的命运。“既然赵国将相和睦,同心协力,为什么最后仍败于秦国?”这一问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时,我因势利导,向学生推荐《上下五千年》,让他们自己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当学生拿到书时,他们欢呼雀跃,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2.掌握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低年级儿童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到了中高年级,他们的兴趣就转向战争题材的小说和惊险神秘的故事了。看了电视或书籍后,学生还喜欢模仿其中的语言、动作等。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的转移,及时向他们推荐有益的读物。如发现学生对电视剧《西游记》《水浒传》等感兴趣,教师就应推荐学生读《西游记》《水浒传》等书籍。因为,来自学生自身的需求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

3.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面,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

知识是相通的,教师应指导学生读各种门类的书,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教师在向学生推荐文艺作品时,可以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书中的某些动人的情节,吸引学生去通读全书;也可以从介绍作者入手,号召学生去阅读。在推荐游记、传记之类的作品时可以用直观方法,如用地图、山水画、人物画像等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每周用一节语文课指导课外阅读

1.指导学生独立阅读

中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要想办法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教给他们一些读书的方法,如读、画、批、写等。为了提高阅读效率,老师课前应告诉学生一节课时间有限,要选好内容,集中精力认真读一两篇即可。这样,学生才会有所收获。

2.指导学生分析读物

对于课文读物中的一些优秀作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我经常采取两种形式进行:一是老师讲述,学生评论;二是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当然学生的讨论不能漫无边际,一般要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例如,在分析《我的姐姐》这篇作品时,我提出了两个问题:① 作者写了姐姐的几件事?什么事?表现了姐姐的什么品质?② 为了突出主题,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然后,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分组展开讨论,最后全班讨论。在这样的分析活动中,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受到了思想教育,学到了许多好的写作方法。

(4)If Michael had set a good example for Ben,his son would not have become a workaholic just like him.

3.指导学生欣赏读物

对于一些内容生动,情节感人、语言优美、读起来郎朗上口的作品,教师要推荐给学生读,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获得美的享受。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1.集体评书

全班同学读同一本或同一篇文章后,谈谈对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的看法,就是集体评书。学生可就“你觉得书上哪些地方写的最好?为什么?”这样的话题展开讨论,相互启发,共同探讨。

2.介绍读书的方法

有些学生读书,只求速度和数量,并不关注文章的情节、语言、和写法。为此,教师应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① 多查。查字词典,解决疑难字词;② 多想。读过以后要想想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以及对自己有何教育意义;③ 多问。自己通过查和想还弄不懂的,就要问老师、同学或家长。④ 多写。即摘录好词佳句,写心得体会,记主要情节,给文章编提纲等。

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并把学生写得较好的心得体会和内容接受张贴展览,以供观摩。教师还可根据教育计划或节日活动 的要求,给学生一个范围,要求学生选读这方面内容的书或文章,然后举行座谈会,交流体会、感想。

4.开展“四个一”活动

“四个一”活动就是每人每月读一本课外书,每人有一本“垒土集”、一本“浪花集”、一本“剪报集”。

“垒土集”是摘抄课内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的小本子。“浪花集”是用来积累写作素材的本子。具体地说,就是学生把生活中星星点点的事情真实、具体的记录下来,为以后作文积累素材。为此,我常把报上的“真人真事”读给学生听,让他们明白应该怎样写和写什么,同时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及时记录。“剪报集”就是学生把日常看到的报纸、杂志上的好的文章剪裁下来,粘贴成册,供以后阅读和参考。

通过开展“四个一”活动,学生爱读书、勤动笔的好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5.开展竞赛活动

组织学生课外阅读时,教师还应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如比谁读书认真,叙述精彩;比谁读书有收获,表现有进步;比谁团结互助,积极借书献书等。

总之,阅读教学只有坚持课内外相结合,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拓展,大力开发阅读空间,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在书香中快乐成长,才可以焕发出独有的魅力,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读物课外阅读读书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