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指导视角的高等院校贫困生思政教育分析

2016-03-03谭丽莎刘裕巍

关键词:贫困学生贫困生教育工作者

谭丽莎 郑 昊 刘裕巍

(沈阳建筑大学学生工作处 辽宁沈阳 110168)

基于就业指导视角的高等院校贫困生思政教育分析

谭丽莎郑昊刘裕巍

(沈阳建筑大学学生工作处辽宁沈阳110168)

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对于我国高等院校的就业问题更是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特别是对高等院校中的贫困学生,更是要站在就业指导的视角上,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本文就高等院校贫困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浅谈如何做好高等院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积极就业。

就业指导 高等院校 贫困生 思政教育

引言

当前,高等院校大规模的招生,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优秀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给高等院校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在经济新态与人口新态叠加效应的冲击下,劳动市场竞争越来越强,就业岗位越来越少,怎样正确指导高等院校学生积极就业成为了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在高等院校中,贫困生的思想较消极、压抑,对就业持有悲观看法,使得贫困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借助科学合理的方法,站在就与指导的视角上,激发贫困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

一、高等院校中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及就业现状分析

高等院校中,大多学生来自农村、偏远郊区、下岗职工等家庭。因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又因家长缺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得很多贫困生到了高等院校后,出现了自卑心理,性格较为孤僻,责任感较强又缺乏自信,孤独压抑、害怕挫折,在就业择业面前,没有自己的想法,出现茫然失措,焦虑恐惧的心理现象。

就目前就业情况看,高等院校中的贫困学生,缺乏择业的主动性,将自己摆在弱者的位置,不主动参与就业竞争,特别是在遭遇就业挫折的时候,没有独立、主动的就业观念。另外,有的贫困学生在就业面前,存在一定的功利心,不能正确的看待就业过程中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心理易产生偏差、嫉妒、怨恨心理。还有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错选职业类型,对一生的发展方向都产生严重的影响[1]。

二、加强高等院校贫困生的思政教育对策

在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中,教育工作多以形势政策、就业指导、政治理论为主,忽略了对贫困生的思政教育和人文关怀。在一些帮扶贫困的活动中,对贫困生的精神资助缺乏,使得学生背负贫困生的标签,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贫困生的思政教育,积累自己的就业指导经验,协助贫困生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合理规划贫困生的就业、职业发展方向,指导学生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念。

1.加强贫困生就业指导

(1)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要充分融入就业指导思想。在讲解国家政策方针时,要对就业政策着重讲解,特别是国家对高等院校学生的就业辅导政策,更是要进行专题讲解,让高等院校的贫困生感受到国家对高等学生的关怀,增强学生的就业积极性。

(2)在对学生进行时政教育时,教育工作者要重点分析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使贫困学生对就业形势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把握,为贫困生就业、创业提供重要的信息保障[2]。

(3)在进行思想教育时,高等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对贫困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指导,让学生将自身的就业抱负和职业倾向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对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规划,明确就业方向,避免高等院校贫困生在择业的时候出现盲目无措的现象。

(4)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高等学生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避免学生受到社会上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选错职业。法制教育可以让学生对非法职业的性质、特征有所了解,知道非法职业对自身发展的危害。

2.加强贫困生心理辅导

就业心理辅导是高等院校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高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心理辅导,有助于帮助贫困生摆脱心理困境,树立就业理想,提高生活信心。

(1)在心理辅导中,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定期开展贫困生的就业心理调适工作,帮助贫困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健康、端正的积极心态面对就业问题。对那些有自卑、焦虑、压抑的高等贫困生,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正视自己,正确看待就业中遇到的不公平对待,使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坦然面对。

(2)高等心理辅导员要帮助高等贫困生建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观。高等心理辅导要针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着重辅导,客观分析当前的职业需求,以及高等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帮助学生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目标,让贫困生具备一定的求职择业技能。另外,高等院校要适时调整贫困生的就业心态,避免学生出现功利心理、攀比心理[3]。

(3)高等院校心理辅导员要引导高等贫困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因贫困生在自我观念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所以高等院校心理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全面、正确的认识自己,充分挖掘自己的特长,并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使其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求职过程中懂得扬长避短。

结语

总之,面对现代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高等院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特别是贫困生的思政教育,教育者更是要以指导就业为主,对贫困生进行适当、必要的心理辅导。只有帮助高等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使其在就业形势面前,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自己的价值。

[1]潘玉琴,谷荣荣.高等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原因分析及思考[J].科技信息,2013,(06):49-51.

[2]陈颖燕.高等院校思想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的建设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5(28):5-6.

[3]王正扬.论高等院校贫困生心理状况及教育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报,2014,11(33):97-98.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贫困生教育工作者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