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实现途径解读

2016-03-03

关键词:梯形数学知识信息化

周 荥

(长春市双阳区西顺小学,吉林长春 130600)

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实现途径解读

周荥

(长春市双阳区西顺小学,吉林长春 13060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时代逐渐到来,并对社会各行各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小学基础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小学教师只有基于信息化环境变化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才能真正构建有效课堂,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本文以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实现途径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师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信息化环境 小学数学 有效课堂 实现途径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基于当前信息化时代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教师只有紧随时代潮流结合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合理创新,才能够真正完成对有效课堂的构建,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下面本文就对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优化措施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和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构建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首先应该重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对特定数学知识的探究[1]。具体来说,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具有教学形象性强、声像并茂、图文并茂、新鲜的优势,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教师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合理的激发和培养。

如教师在对小学数学中“统计”类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猴子过生日请客”的场景,首先为扮演不同动物的学生分配形象化的描述语言,其次借助学生演绎的庆贺场面提出相应的问题:在此次宴会中共出现了几种小动物?如果对小动物种类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几种?分别怎样划分?这样,小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教学情境中能够有效生成深入探究的兴趣,切实构建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师也能够借助情境教学让学生对“统计”部分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学生的数学素养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培养。

二、再现学生生活,对教学内容加以丰富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加强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不仅能够让学生借助自身原有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相关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认识,还能够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加以培养,促使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切实提升教学成效[2]。因此新时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要想逐步构建有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的生活情境加以再现,让学生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场景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在充分凸显数学知识实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师在对“比的应用”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借助照片拍摄技巧引入比的应用相关知识。在课前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在校门口自由的拍照,并将电子照片上交,教师对学生的照片进行合理的分析,进而选取三张较为典型的照片,第一幅照片人物较大、背景较小;第二章照片人物较小,背景较大;第三章照片人物和背景的比例适中,组织学生对照片的拍摄效果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对比探究中对比的应用知识形成更为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样,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就完成了对有效教学课堂的构建,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也能够得到适当的培养[3]。

三、化抽象为具体,提升教学形象性

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相对较强的学科,但是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差,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因此教师要想构建有效课堂,逐步提升教学效果还应该注意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提升教学实践的形象性,方便学生完成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为有效课堂的构建创造条件。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借助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合理转化,降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难度,为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提供相应的保障。

如在对“梯形的面积”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相对抽象的知识点形成更为直观的认识,就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对不同梯形的旋转、组合形成直观的认识,将不同的梯形拼接成为平行四边形或者长方形,这样学生通过对梯形变形活动的直接观看,就能够对梯形面积的计算形成较为明确的认识,并且学生在观察梯形面积演示视频的过程中,自身空间感还能够得到一定的培养[4]。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完成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也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这一教学方法的重视,在信息化背景下注意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构建有效数学课堂,在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的同时,也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当前信息技术在社会上的应用现状,信息化教学已经逐渐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小学数学教学才能够紧随时代发展潮流,促使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自身数学学习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加强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有效课堂,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教育和指导,在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下一个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蒋文意.信息化环境下有效课堂教学的分析--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例[J].新课程·上旬,2014(11):185-185.

[2]胡建华.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2(12):297-298.

[3]杨红正.浅谈信息化环境下愉悦数学课堂的构建[J].速读(上旬),2015(7):173-173,174.

[4]崔冬青.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4):114-114.

猜你喜欢

梯形数学知识信息化
梯形填数
月“睹”教育信息化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月“睹”教育信息化
梯形达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梯形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