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顶层设计的思路与实践

2016-03-03林岚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顶层思想品德生活化

林岚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王石初级中学)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顶层设计的思路与实践

林岚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王石初级中学)

预设驱动教学,生成引领课堂。把握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落实思想品德学科课标“教学建议”部分的“五个要求”,既需要课堂教学有微观的艺术教学设计,更需要课堂教学有宏观的自然教学顶层设计。

从教学设计走向教学顶层设计,既需要教师的教学设计一览众山、顺接地气,更需要教师的教学设计高屋建瓴、直指课程。教学顶层设计需要教学设计去粗取精、化繁为简,教学顶层设计更需要处理好从课程到课堂、从课堂到课程的辩证关系。撑起思想品德学科教学顶层设计的“脊柱”有三:

一、相依于“知”:教学顶层设计要切合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

“知”是教学顶层设计首先要搭建的“脊柱”,课堂教学“知”的顶层设计既需要从教的顶层设计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顶层考虑和系统思考,更需要从学的顶层设计上对学生认知进行顶层考虑和实践操作的思考。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准确把握课程的德育性,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应准备把握综合性,以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处理的主要关系为线索,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科学设计,避免将这些内容割裂开来,分块进行教学”,这两条规定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知识主内容”、着重“知识主内容的联系”。教学顶层设计“知”,需要对教学内容的“知识主内容”和“知识主内容的联系”进行设计。教学顶层设计的“知识主内容的联系”包括“个体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基本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关系、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依存关系、法律和个人国家社会生活的关系、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关系等”。

“知”的教学顶层设计还要切合学生认知。学生认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生在教学中获得认知;二是教学环节总设计能培养学生的认知习惯。切合学生认知的教学顶层设计就要仔细设计好学生认知两个层面的“入”“融”和“出”,让学生认知收放自如、灵动且切合学习的自然脉搏。

二、落脚于“能”:教学顶层设计要突出素养涵养与学以致用

“能”是教学顶层设计必须搭建的又一“脊柱”。教学顶层设计的“能”,在教师教的层面要顶层设计教学素养的涵养,在学生学的层面要顶层设计学以致用。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规定“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观察、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的“素养涵养”从顶层设计不仅要处理好“能力”“素养”与“习惯”的辩证关系,更要处理好“当前素养”与“今后素养”的辩证关系。教学顶层设计的“能力”不仅仅是“素养”,更是学生探究未来生活的“习惯”;教学顶层设计的“素养”不仅仅是“当前素养”,更是“今后能力”。从课标所要求的“能力目标”来看,教学顶层设计的“能”应当包括“调控情绪的能力、爱护环境的能力、逐步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等”,教学顶层设计要对如上的“能”进行全线思考,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学建议”同时指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这些规定就要求教学顶层设计在“能”的设计中要突出学生的学以致用。教学顶层设计的学以致用应当包含两个层面的回归:一是回归情境本身,教学顶层设计应该考虑到操作情境的具体类型,通过该类情境的运作完成知识主内容及其联系的实践运用;二是回归现实生活,教学顶层设计应该考虑到践行,践行既包括解决生活中的真实困惑,更包括创新的开展学科活动和社会活动,优化课程品质。

三、聚焦于“意”:教学顶层设计要注重情感体验与价值生成

教学顶层设计必须搭建的最后一个“脊柱”是“意”。“意”即意向,即指向教师教的“情感体验”和学生学的“价值生成”。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这一规定其实就在规定教师的教学和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注重“情感体验”。这部分课标同时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这一规定则旨在要求教学顶层设计要考虑情感体验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系统性。情感体验的顶层设计要满足如上的两个要求,教学顶层设计就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从课标所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看,“情感体验”教学顶层设计的内容应当包括“自尊自信的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意识、孝敬父母的品质、尊重他人的品质、诚实守信的品质、乐于助人的品质、有责任心的品质、追求公正的品质、热爱劳动的品质、注重实践的品质、崇尚科学的品质、自主自立的品质、敢于竞争的品质、善于合作的品话,又没人知道他丢失了广告宣传页。如果你是小亮,你会怎么做?

由于上述情境是初中学生现实生活中真实经历过或者是其他方面了解过的,因此,学生积极融入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并纷纷发言“如果是我,我会……”通过发言与交流、归纳,学生很好地明白了上述两个情境真正想要表达的含义:要做一个信守承诺的人,要勇于承担责任。如此一来,不需笔者天花乱坠的阐述,也不需要笔者一板一眼的讲解,学生便对“承诺”与“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而这恰恰正是“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关键优势所在。

3.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组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既要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累积,更要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的现实生活之中,并能灵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难题”。现代素质教育的这一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与生活化教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理念不谋而合。

初中思想品德知识要想更好地“回归于生活”,离不开生活化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有意识、有针对性地组织贴合现实生活的丰富实践活动。笔者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会充分放手,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时间与空间,而这一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获取了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如,在学习了“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一节内容之后,笔者就向学生布置了一项实践活动作业:认真观察生活,思考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这一作业既与学生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又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的实践参与兴趣及热情更为高涨。他们纷纷从现实生活中的小事出发,总结、归纳了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做法:随后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节约用纸,回收废纸;不用、少用一次性筷子及包装;选用节能灯;使用环保电池;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做饭;义务参加环境保护等公益宣传活动;珍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上述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了之前所学的知识,而且更使学生真正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掌握了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方法,真正获得一举多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是一门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其基础是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实际经验。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不能照抄照搬教材,或者缺乏阵地一一展开具体知识点,而应当在充分挖掘所教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将其灵活运用到相关内容的实践教学之中,如此,才能促使学生在熟练掌握知识的同时,真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品质,也才能真正发挥思想品德课程之于初中生健康、茁壮成长的引领性作用。

[1]颛孙伟伟.教学回归本真 生活引领成长: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初探[J].科学大众,2014(2).

[2]童志刚.预设无痕 过程仿真 拓展有机: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操作策略的实践探索[J].文教资料,2008(4).

[3]彭海泉.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8(6).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顶层思想品德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加快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