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相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16-03-03冷雪艳刘进涛沙珍珍
■冷雪艳 刘进涛 沙珍珍 崔 婧
(作者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000)
高职会计专业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相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冷雪艳刘进涛沙珍珍崔婧
一、现代职业教育的理性选择: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
职业教育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契合的,其教育目的具有更大的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这种教育属性被很多人理解为与人的教育价值背道而驰,不符合教育价值初衷。笔者认为,现代职业教育除了要与国家宏观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高科技研发创新的需要相结合,还应该关注人的价值的提升,关注人综合素养的提升。而综合素养则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个人的素质、文化涵养、职业精神等,尤以职业精神为甚。
职业精神是通过职业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每个行业有不同的职业精神。具体到会计行业,因为行业具有专属性、技术性和社会性,其整体职业精神的需要更为迫切。职业精神的发挥最终还是会计人员通过职业行为体现出来,具体体现在从业人员的信仰、职业理性、操作行为上面。会计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根据社会上会计及相关岗位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对其进行专业技能、职业精神的培育,考取会计专业从业资格证书,达到行业准入资格,以此满足求职的基本需要,自身价值同步提升,最终通过个人努力及其职业规划,实现个人最终价值的全面提升以及社会整体价值的最大化。这个过程也即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实施路径。
二、高职会计教学中职业精神培育现状分析
(一)专业感知度低,学习兴趣不高,职业精神意识不够
在大学伊始,大部分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不高,大部分停留在自我想象的层面,把会计认为简单的记账工作,对职业精神的认识更无从谈起。因此,如何提升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度,成为学生日后专业学习深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实践教学中缺乏职业精神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特色之一,实践教学可以分层次教学。目前,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基本技能、综合技能的培养上,着重职业技能的训练,对职业精神、素养的考虑甚少。
(三)考核机制单一,注重专业技能的考核,缺乏职业精神因素考核
目前来看,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主要有笔试、机考和实践技能操作等,现阶段,高职院校对学生学业的评价除采用闭卷笔试外,还采用开卷考试、上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等形式。这些考核方式主要针对的是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考核,涉及职业精神的考核几乎没有。
三、高职会计专业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相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一)专业课程及实践教学中融入职业精神的培育
首先,应加大公共课的课时,包括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增加人文类职业素养课程。其次,专业课程中融入职业文化、职业责任、职业态度的考核,融入价值观的培育,在专业课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考核评价上融入企业文化。在实践课和顶岗实习中用企业文化引导学生,用企业的行为规范、守则要求学生。在平日的校内实训课和校外顶岗实习中就应该让学生意识到爱岗敬业、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勇于承担、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感受所在企业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通过真人真事感染学生,用企业成功人士的榜样、事迹感染学生,让职业精神始终贯彻在实训教学和社会实践中。
(二)多元化提升专业认知度和兴趣度,加强职业精神的感知
学生入学伊始,可以考虑由会计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入学教育,包括专业的认知、专业能力和素质能力要求、专业名人记、专业大事要览等。同时,会计专业是一门证书导向的专业,如何提升学生专业考证的动力也应该是入学教育中重要的内容。
(三)推动校企文化融合,实现职业教育育人价值
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曾强调,要“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可行的途径是将企业文化理念引入学校文化的构建中,渗入日常教学的育目标中。在学校向企业的过渡中,不仅实现职业技能的无缝对接,而且实现价值观和理念的趋同。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粹,其中也包括职业教育中所需要的职业精神因素。对于会计专业来讲,可以考虑在现有课程体系中,考虑开设有关传统商业文化、诚信文化的课程,开设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多元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讲座等一系列课外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对人文素养、职业精神的关注。
(作者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000)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