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式深入内涵的差异教学探究
2016-03-03招远市泉山学校
■招远市泉山学校
(作者单位:招远市泉山学校,山东烟台 265400)
◎教学流派◎
从形式深入内涵的差异教学探究
■招远市泉山学校
泉山学校在近二十年的差异教育探索中,本着“以生为本,尊重差异,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的理念,从最初的走班教学到班内显性、隐性分层差异教育,再到今天班内点式互动教育模式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努力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最适合于他们的教育,逐步形成了具有泉山学校乃至招远特色的差异教育教学文化,在提升教学质量、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一、课改背景
泉山学校成立于1996年,位置属于当时的城乡接合部,非常偏僻,尽管是公办学校,但生源复杂,少部分学生来自政府机关、厂矿企业,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周边农村。不同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导致学生之间差异特别明显。如果采用“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标准”的教学评价,而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学习的不同需要,便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不宜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性。在建校初期,明显出现了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的尴尬局面,学校的教学成绩也一度在当时的4所公办初中处于落后的位置。基于这种现状,学校领导决定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差异教育的实验。
二、班内显性分层教学
为了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有效地解决学生个体差异问题,解决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矛盾,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班级,使学科水平接近或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走到一起,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1996年建校开始,学校曾实行过“分层次走班教学”模式,即将同一个年级的学生根据各自不同学科的学习情况划分成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秀生,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爱好、发展方向编排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班。但“分层次走班教学”的弊端很快暴露出来:分层走班打破了原有的行政班,教学班不固定,学生走班上课,班主任无法与学生快速有效沟通,一旦出现问题,班主任不能在第一时间有效介入。师生之间感情联系淡薄了,沟通交流少了,不利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于是就有了2001年开始的“班内显性分层差异教学”实验,即在同一班级内对不同学生进行异质教学的策略。从各类学生实际出发,保留原有行政班级,各学科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在学生本人自愿的前提下,根据学业成绩,将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划分成学困生(A)、中等生(B)和优秀生(C),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分层次、分梯度安排不同的任务,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指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
此时,我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一个标准、一个模式、一刀切的弊端。在前期的实验过程中,我们面对学生的学习差异,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教学策略,形成了班内分类指导、分组教学与合作学习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有五个要点:一是正视差异,合理分类、分组;二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进行差异备课,从目标、内容、教法三方面做出有针对性的不同教学设计;三是差异授课,把“讲堂”变成“学堂”,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重点和以自主学习为主,加强课堂教学的区别对待和分类指导,引导自学,点拨讲解,分层练习,巡回答疑;四是小组合作,提倡“小组互助、以强带弱”,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质疑问难,互教互学,达成教学目标;五是分层评价,采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将评价分为“任务完成”、“课堂表现”、“小组贡献”三个方面,激励学生学有所得,共同进步。
随着实验的进一步深入,这种班内差异分层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原则,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程度、参与范围的广度实现了班级差异教学的基本目标,在一定时期内有效提高了班级的巩固率、优秀率和合格率。参与课题实验的教师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教师对教材、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和科研能力,涌现出了大批优秀青年教师。
但在实验的过程中,班内差异教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在这个阶段,我们采用班级分层评价表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教师对每个小组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分数的形式直接进行评价。虽然很直观地体现了每个小组每个同学的表现,但是除了评价维度过于单一,还存在着以下弊端:由于采用显性分层的做法,有的教师在提问时直呼学生的层次,无形中给班内学生贴上了等级的标签,虽是对优秀学生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学困生的一种伤害;对一些学生有鞭策作用,但对另一些学生的打击不可忽视。在困惑中,我们尝试实施了班内隐性差异教育。
三、班内隐性差异教学
班内隐性差异教育是教师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差异出发,力求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从而使各类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达到最充分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各种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求知欲,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教学实验的探索中改变了前期显性分层的做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存在学习差异的不同学生,教师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前提下,将学生隐性分层并且不定期调整学生的层次,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差异,助力学生发展,促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获得进步的快乐。
(一)科学调查,全面隐性分层。教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教师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隐性分层。通过对全班学生平时的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及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兼顾学生的自尊,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和教师考查相结合的办法,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并且使学生明白分层教学的目的,了解分层教学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作些调整,合理地进行升降,消除学生的心理不平衡状态。
(二)合理安排小组。在隐性分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学习小组的划分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为了避免实验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避免优等生产生骄傲情绪、学困生产生自卑心理、中等生产生气馁情绪,我们采用了隐性分组的方法,即将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按一定规律组合在一个小组,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各类型组学生间网络式的交流互动形式,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进行教育教学。
(三)隐性分层教学的实施。教师心中有差异,高效和谐地进行差异教学。学习目标分层,将原来统得过死的划一性教学目标,改为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弹性目标。检测练习分层,在课堂提问、练习时,学困生以记忆性练习、模仿性练习、迁移性练习为主;中等生以变式性练习、理解性练习、综合性练习为主;优等生以综合性练习、探究性练习、创新性练习为主。对学生评价的分层,我们以目标参照的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纵向差异评价为主,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整的功能。
在隐性差异教学实践中,令人欣喜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嬗变。隐性的、只存在于教师心中的每一个学生全方位的差异,让每个个体在课堂学习中体面、精彩而有尊严。我们在班内隐性差异教学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打破了过去的唯成绩论,实行了多元评价的方式,从公民素养、道德品质、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实行全员评价,即让教师、学生、家长全面参与评价;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注重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隐性分层教学克服了普通意义上分层教学的缺陷,避免了可能带给学生的负面心理挫折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也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各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大收获。随着实验的进一步深入,这种隐性差异教育模式也出现了一些困惑:尽管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但教师发现,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总有一小部分学生置身事外。如何找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点,真正让所有的学生动起来,真正让差异教育走进学生的内心,有效地以点带面,全面引爆课堂,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差异教学模式。
四、点式互动教学探索
所谓点式互动教学,是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已有的各种学习差异,结合教学现场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学习情态,及时地、适时地进行分类点拨、个别指导、个性激励的教学形态。利用多种资源进行的“双边”教学活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其学会合作和交往。教师通过教学实际,让师生在课堂上全面动起来,学生全员参与,从中体验、感悟,在感悟中发现、提高,从而激发创造性发展的素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大力倡导老师在互动中创设宽松的思维环境,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发表独特见解的空间,让学生围绕学习内容展开自主探究,大胆发言,让思维的火花不时在差异课堂中闪烁智慧的光芒。在这个阶段,我们的切入点是:重点突破课堂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组与组间互动、优生与差生互动等,让课堂真正“动”起来。总之,重点探究课堂上一切互动元素间的互动潜力的挖掘,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进行差异化教育。一是搞好课前问卷和预习;二是精心设计,少讲多练,增加学习中的互动元素;三是注重课堂形式创新,创造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协作”。
实践证明,“点式互动”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灵,恰当地找到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点,充分考虑了中学生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表现欲的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个性,提高了学生全方面的素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总之,点式互动差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在轻松愉快、主动参与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受到了尊重,消除了传统课堂教学的许多弊端,是班内差异教学的一大突破。
五、总结
近二十年来,我们一直坚守着差异的理念,并运用科学的方法不断探索,从最初的只关心形式上的差异,到后来的真正走进每个存在差异个体的内心,我们实现了从形式到内涵的巨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更重视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主体的全面发展。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先后被评为“烟台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教育创新先进单位”、“山东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
探索无止境,班内差异教学实验没有终点站,只有加油站。我们将虚心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淡化分数,以人为本,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拥快乐,智赢未来,为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人生远大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招远市泉山学校,山东烟台265400)
(责任编辑:孙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