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常态下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016-03-03

许昌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钧瓷常态文化

郑 永 彪

(北京邮电大学 世纪学院, 北京 102101)



论新常态下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郑 永 彪

(北京邮电大学 世纪学院, 北京 102101)

新常态下,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传统模式遭遇重挫。但显而易见,文化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文化创意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性地位更加凸显。在新常态背景下,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牢牢确立“文化为魂、创意为本、关联社会、服务人民”的产业发展指导思想,积极塑造个性化、层次化的钧瓷文化创意品牌体系,形成“匠心独具、顶天立地”的钧瓷产品体系,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积极鼓励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机遇,提升文化交流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加快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新常态;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

引言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同年7月29日,他在和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又一次提出:“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1]

自习近平同志提出和重申适应新常态这一重大理论概念以来,新常态一词遂成为当下中国的新词、热词、高频词。梳理和概括党的十八大以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动营造的新常态,主要有经济新常态、从严治党新常态、社会治理新常态、文化强国新常态、生态文明新常态等。[2]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中,阐述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新机遇、怎么适应新常态等关键点。习近平指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呈现出三个不同于过去30年的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3]这三个特征是一个具有内在统一的逻辑体系。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非意味着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化解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关键的关键是深化改革。改革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同时还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家的重要价值功能。

从严治党新常态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新风貌,是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伟大创造。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思想教育从严,着力解决“总开关”这一根本问题;干部选用从严,着力形成正确的导向和风气;管理监督从严,着力规范管班子带队伍的制度措施;惩治腐败从严,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改进作风从严,着力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常态;制度治党从严,着力完善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纪律约束从严,着力强化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的全党意志;落实责任从严,着力构建党委抓、书记抓、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格局。从严治党新常态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主动适应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巩固从严治党的新常态,重点在突出“五个新”: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形成作风建设稳固的新态势;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打造风清气正的新局面;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并重,开启刚柔相济的政党治理新思维;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权力运行制约监督的新规律;把抓党建与抓发展有机结合,形成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新格局。[2]

改革开放后,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沃土,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借鉴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文化不断得到繁荣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通过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全社会激发出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通过大力弘扬作为我们民族“根”和“魂”的中华文化,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华文化正得到丰富和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正在进一步加快,国家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高。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常态,关键在抓好“五个始终”,即: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始终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深入大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始终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努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始终强化队伍建设这个重要保障,牢牢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主导权。[2]

新常态是一个长久的时期,面临许多新挑战和新机遇,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助力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是我们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一个最基本的考量要素。因此,研究钧瓷文化产业今后的发展必须在新常态的视野中展开。

一、新常态下钧瓷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

钧瓷原产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名列宋代五大名瓷之一。自北宋晚期起钧瓷成为皇家御用品,被誉为“国宝”。改革开放以来,民窑发展迅猛,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上官场奢侈消费文化的弥漫和熏染,钧瓷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空前的繁盛时期。特别是近十多年来钧瓷作为国礼在重要外交场合和外事活动中的频频露脸,逐步被推上了艺术品和奢侈品的地位。一方面,钧瓷艺术品和奢侈品地位的确立引导许多钧瓷企业跟风转向设计和生产高档礼品钧瓷,以赚取高额利润;另一方面,不断的炒作引导钧瓷价格无序上涨。以孔家钧窑和大宋官窑为代表的钧瓷文化企业,长袖善舞,各领风骚。其他窑口迅速跟进,在高昂的价格面前,钧瓷演变成为送礼办事的礼物,利润巨大。面对纷至沓来的上级政府官员,地方政府成为钧瓷消费的主力军,一时间钧瓷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看似红红火火,然而内在的危机却在不断积累和叠加。

随着新常态的到来,特别是从严治党新常态的形成,《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的严格执行,过去严重依赖政府购买和公款消费的钧瓷行业步履维艰,发展陷入停滞。进而以前隐藏在钧瓷产业繁华景象背后的影响钧瓷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缺魂、创意乏力、人才匮乏、脱离生活、小富即安、各自为政、管理落后、标准混乱、无序竞争、良莠不齐等问题浮出水面。如今面对断崖式政府采购市场的萎缩,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深受重创,许多钧瓷企业经营困难,难以为继,有些企业甚至陷入了破产倒闭的境地。

2015年下半年,笔者走访了禹州市一些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型钧窑,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大家都感受到了新常态对钧瓷文化产业的巨大冲击,都认识到过去的情况很难再出现了,钧瓷暴利时代已经终结。面对新常态对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许多钧瓷企业主陷入困惑,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在思考如何破解难题,突出重围,实现钧瓷的新超越。

二、新常态下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机遇

新常态意味着新挑战,更意味着新机遇。客观地说,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整体稳中有进,为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经济环境,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比较牢固,外部环境不断转好,内生驱动力量逐步增强,相关企业自身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展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随着钧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推进,项目推介活动的开展,信息沟通平台的搭建,高端人才的引进,金融创新的深入,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服务环境明显得到优化,保障体系也日渐完善。新常态背景下,为探索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我们必须对新常态下的经济文化形势有个基本的分析和判断。

第一,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新、创造、创作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公众提供独特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内居民的消费观念逐渐由过去吃、穿、住、用、行向学、健、游、安等转变,文化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内的文化创意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在当今新常态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性地位会更加凸显,文化创意产业将面临新的战略机遇。[4]

第二,大众文化消费稳步增长成为经济新亮点,文化消费市场呈现个性化、多元化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偏低,增速比较缓慢,我国居民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还未得到有效满足。研究数据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当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进入“井喷时代”。2014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了70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将从商品性消费逐渐转移到精神和文化消费上来。但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并未呈现快速增长,更未出现“井喷”现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长期以来低于GDP增长速度。但是,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肯定会不断攀升,文化消费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第三,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经过多年的培育,已经实现稳定发展,中国“盛世收藏”的历史传统,也为文化艺术品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展现了一个宽阔的、良好的市场前景。从国际经验来看,当国民收入达到8000美元时,人们才有可能形成对艺术品收藏的兴趣,而人均收入在10000美元时,艺术品收藏的社会机制才有可能得到健全。[5]234-235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70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将从商品性消费逐渐转移到精神和文化消费上来。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主要艺术市场的共同特征是当代艺术门类在近年内突然得宠,独领风骚。中国元素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赢得了收藏者的共鸣。[6]从未来的发展看,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越往后越具有文化精神和审美趣味,中国人的心态会朝着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更为包容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由于教育条件和生活条件比父辈们有了很大的改善,有机会接受当代艺术的熏陶并培养出对当代艺术的爱好,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将成长为一个很有实力的艺术品消费群体。

第四,在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业是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是调整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是生态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新常态为钧瓷文化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和广阔前景,旅游消费也是钧瓷文化产品可持续消费和消费升级的重要动力源泉。因此,在新常态下做好钧瓷文化旅游对繁荣弘扬钧瓷文化,加强禹州钧瓷对外交往,提升地区软实力,推动禹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新常态下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201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文化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第8项明确提出了弘扬中原大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发展指导方向,并给出了明确的内容。2012年,河南省文化厅发布《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更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建设目标。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钧瓷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比较完善的政策环境和保证。为发挥新常态下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笔者认为,钧瓷文化创意产业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第一,牢牢确立“文化为魂、创意为本、关联社会、服务人民”的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指导思想。“文化为魂”,就是通过大力弘扬作为我们民族“根”和“魂”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作为原产于中原地区的钧瓷,尤其需要着重体现中原文化和黄河文明,这是钧瓷的魂。“创意为本”,就是把创意作为钧瓷产业发展的引擎,在钧瓷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上突出创意的重要作用,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类审美实践自然而然的发展趋势。“关联社会、服务人民”,就是钧瓷产业的发展一定要联系社会,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既要有人气,满足人民大众不断提高的追求高雅艺术生活的精神需求,更要接地气,创造出服务于人民大众日常生活的钧瓷产品。

第二,创造有利条件,加快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一是政府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和发展,鼓励以资金、资源为纽带实施兼并重组,提高产业市场集中度,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二是要引导企业科学发展、内涵发展,鼓励钧瓷窑口公司化、规模化、特色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三是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发挥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方联动作用,形成较为完备的行业规范、标准体系,建立诚信体系,促进企业规范化经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四是在减少微观管制的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加强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第三,塑造个性化、层次化的钧瓷文化创意品牌体系。目前国内对钧瓷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还处于模仿型排浪式的低层次阶段,企业也只是简单地复制再生产。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需求层次逐级得到释放,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逐渐成为主流,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所具有的创意价值和文化内涵。这就要求钧瓷生产商对消费者偏好更为敏感,主动丰富产品的核心价值。同时,要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具有“供给创造需求”的特点,没有好的文化创意产品,相应的需求就很难被释放出来,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不够显著。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创意人才和市场潜力巨大,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海内外影响力的区域品牌。政府应该根据本区域优势资源特色,广泛吸引与本区域发展相关的、声誉良好的文化创意企业入驻,积极打造相关文创企业龙头,培育优质的产品品牌,将碎片化的文化资源和内容进行集合,依次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地域品牌,最终打造出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钧瓷品牌,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

第四,大力调整钧瓷文化创意产品结构,形成“顶天立地”的钧瓷文化创意产品体系。“顶天”,就是注重钧瓷的艺术性,“立地”就是注重钧瓷的实用性,二者不可偏废。钧瓷文化产品既要有标志性的国礼等经典作品,满足高端性文化消费,更要立足居民文化消费现状,贴近群众、社会、生活,生产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适销对路的系列化钧瓷文化产品,引导居民文化消费不断增长,最终实现不断提高全体居民文化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的目的。同时,要适当调整目前钧瓷市场定价过高的产品的比重,文化消费定价过高,中低收入消费者难以承受,抑制了普通消费,单纯靠高价位反而不能换取高额利润。

第五,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对小微钧瓷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经济下行压力和就业压力并存的情况下,应积极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促进创意变成就业的机会和创业的资本,化压力为动力,让包袱变财富。开心麻花等小微文创企业的成功凸显了文化创意产业组织的新特征,即生产小型化、专业化、个性化。在文化创意产业中,雄厚的资金、厂房、设备等物质资本不再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决定性要素,创意和人才才是企业脱颖而出的重要保障。政府要主动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微钧瓷企业提供税收、资金、人才、市场、专利保护等方面的全方位的支持。

第六,推动钧瓷文化旅游业发展壮大。钧瓷文化旅游,就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学习了解钧瓷文化,体验钧瓷制作,让钧瓷文化渗透进旅游活动的旅游模式。禹州市政府提出“全景禹州、全域旅游”等口号,旨在借助禹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古镇、窑址、自然山川及秀美环境,创建具有世界性视野的旅游项目与旅游模式。而在这个新的旅游模式中,钧瓷和钧瓷文化正是主题。钧瓷的收藏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生活价值等价值形态将会不断吸引文化旅游者,成为“全景禹州、全域旅游”及“两美禹州”的文化灵魂和活水源头。相信不久的未来,钧瓷文化旅游将是经济新常态下钧瓷文化产业和禹州现代旅游业的重要支撑和永恒魅力。[7]

第七,抓住“一带一路”和国家积极鼓励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机遇,推动钧瓷大规模走出去。经贸从来和文化密不可分,无论是古丝绸之路还是今天的“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肯定也会给河南带来摆脱困局的机会。要通过经常性地举办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与创作交流活动,推动钧瓷艺术大师在国际性的文化艺术论坛上放言发声,提升钧瓷在艺术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要通过打造具备国际陶艺家来禹州开展艺术创作条件的阵地,让世界各地的陶艺家认识钧瓷、爱上钧瓷、宣传钧瓷、推广钧瓷;要通过组织钧瓷企业经常性地走出家门和国门,参加世界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开阔眼界,兼容并蓄,创作出与时代同步、与世界接轨、在全球范围内焕发新时代独特艺术魅力的钧瓷作品,壮大钧瓷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它的繁荣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未来发展。钧瓷作为具有千年历史传承的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与当今的汝瓷、官瓷、哥瓷、定瓷相比,无论是声誉、地位还是实力,一直居于前列。钧瓷与生俱来的工艺创新和艺术创意基因,奠定了钧瓷的历史地位。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钧瓷行业协会和钧瓷企业,要积极顺应新常态,助力新常态,与市场联手将钧瓷文化创意产业高效地转变成支柱产业,将丰富的钧瓷文化历史资源有效地转化为产业资本、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全方位促进钧瓷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禹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

[1] 许耀桐.“新常态”与政治新特征[DB/OL]. http://cpc.people.com.cn/n/2014-12/16/c389394-26219243.html.

[2]李后强,邓子强.全面准确把握新常态的内涵和特征[N].四川日报,2015-02-25(8).

[3]顾钱江,张正富,王秀琼.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 [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10/c_127195118.html.

[4]王杰群.新常态下文化创意产业提升路径[DB/OL].http://news.gmw.cn/2015-03/28/content_15228500_2.htm.

[5]林日葵.艺术经济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

[6]孔国华,寇博.中国卷入百万美元画价风潮[J].时代财富,2008(7):62-65.

[7]张金伟.钧瓷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N].许昌日报,2015-02-27(6).

责任编辑:师连枝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of Jun Porcelain Based on New Normal

ZHENG Yong-biao

(Century Colleg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2101, China)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new normal”,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form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of Jun porcelain has been taken a hit. But apparently, cultural consumption has become a new point of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With the huge potential of the creative product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markets,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s more prominent. Thus, in order to create an individualized and hierarchical brand system in the background of “new normal”,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of Jun porcelain requires a guideline with “culture as soul, creativity as basis and people as objects of servic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of Jun porcelain also asks for huge efforts to promote popular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with the help of the strategy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actical opportunity of culture stepping-out encouraged by China.

new normal; culture of Jun porcelain; creative industries

2016-02-01

郑永彪(1970—),男,河南许昌人,博士,北京邮电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世纪学院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中心副主任,许昌学院中国钧瓷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社会艺术协会文化旅游和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钧瓷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钧瓷文化创意产业。

G124

A

1671-9824(2016)03-0037-05

猜你喜欢

钧瓷常态文化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
谁远谁近?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