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与名家近距离——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研究初探

2016-03-03吴永萍

现代语文 2016年26期
关键词:雪人共生文字

◎吴永萍

我与名家近距离——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研究初探

◎吴永萍

2011版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让学生利用网络促进语文学习。围绕“网络”“读写”“共生”,笔者带着学生们做了以下一些探索:一、搭建网络读写平台;二、读写交流活动展示;三、与作家作品共生在新的形式下,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研究活动,将课堂延伸至课外,读写相长,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互相促进,同步提高,让学生与作家拉近距离。这更能优化写作过程,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激情。

2011版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互相促进。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增加学生间的交流平台,让语文学习不再是个人的小事,而成为集体共同的大事,这是语文学习的必然发展之路。你学我学,大家一起学,让学生利用网络促进语文学习。因此,我决定成立班级读写共生QQ群。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时,他们沸腾了,教室里一片欢呼。围绕“网络”“读写”“共生”,笔者带着学生们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搭建网络读写平台

一般的读写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提前打印好文章,下发给学生。当堂写作,在老师的监督下,集体氛围的影响中,学生的习作质量较高。但是,学生只能在小组交流时看到一小部分同学的练笔;有些学生在课后的写作中,会产生懈怠心理。尤其是作品得不到分享和认可的同学,就会更加缺乏写作的积极性。在班级读写QQ群中,每一位同学的习作片段都发在群里,平时不认真写作的同学也不再怠慢。大家都很认真地阅读、写作。自己的文章能够让同伴阅读,得到同学夸赞,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写作已经不是老师要“我”写,而是“我”要写,“我”要写好。读写群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帮助学生获得认可、获得自信。以下的文字是学生感受的真情流淌。

生一:QQ读写作业群以一种创新的方式激起了同学们写作的兴趣。通常,我们并不能欣赏到所有同学写的作品,但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去发现每个人不一样的一面。或许,在平常的交往中,我们并不能感受到她(他)的细腻,但在QQ群一个又一个的对话框中,我们能发现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有着不一样的见解,不一样的感受。

生二:网络读写作业使我们能静下心来写作文,以作家的角度坦诚地表达情感,发表意见,在忙碌的学习中常常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通过阅读作家的文章和同学的习作,可以找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积累词句,汲取优秀的写作方法使我们的写作更加优秀。

生三:班级读写群能让同学们在作文方面互相学习,能让每位同学了解他人写作的优点并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读写群还能让大家共同进步,从而提升整个班级的写作水平。同时,读写群也让我受益颇多,我在其他同学的作文中学到了写作的方法,积累了好词好句;我意识到自己与一些同学还是很有差距的;我明白自己的阅读量还是不够,还应该多读书,并在读写群中认真练笔。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文质量有所提高。

以上文字学生写出了真实的心声。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动机是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他们的需要决定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者学习的核心因素,是学习者与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者自身交互作用的结果,它不能脱离具体学习过程和环境。动机的原初动力是个体因某种原因被唤醒。这种唤醒状态可能是内部原因,如兴趣、好奇心;也可能是外部原因引起,如某件事。在QQ群里交流,获得认同和欣赏,相互鼓励与成才,渐渐地成为激发学生写作的原初动力,于是写作动机也就被激活了。每到周五,学生们都很期待周末的读写作业。上课时就询问,这一周写什么。学生不再把阅读和写作当成是痛苦的事。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我看见了学生们的写作水平正在逐步提高。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他们得到尊重与赏识,动力有了,离成功也就近了。

二、读写交流活动展示

2011版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阅读滋养人的灵魂,培养对文字的热爱,激发内心的真善美。热爱阅读的人,大多善于思考,有了思考就会产生交流的需要,写作就是必然之事。阅读的缺失,会使学生“营养不良”。阅读对于写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写作没有阅读的指引,会信马由缰,没有章法。在读写活动中,读写表现出来的是相融互促、共生共长的关系。很多孩子觉得作家离自己太遥远,为了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笔者设计了几项走近名家的读写交流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重点介绍两项活动。

丁立梅的作品通俗易懂又不乏诗意与美感。我选择了她的《那个被你伤得最深的人》,隐去了作者,选取了第一节和第四、五节内容贴进了读写群。

那个被你伤得最深的人

见过一个父亲的泪。他蹲在一堵墙外,满身疲惫的风尘。先是呆呆地看着街景,后来,他手捂住脸呜咽。双肩耸动,单薄的身影,像极深秋时,枝上一枚欲抖落的叶。眼泪从他指缝处,不住地溢出来,成小溪流。午后的阳光,照在上面,反射着惨痛的晶莹。他的头上,霜花点点。墙内,是看守所。他20岁的儿子,因跟人合伙抢劫,被关在了里面。

见过一个丈夫的泪。他寻找离家出走的妻,持了妻的照片,问每个过路人:“你见过她吗?”问得嘴唇皲裂。一年之中,他走遍大半个中国,妻的音信还是杳无。他把他的信息发到他能发到的角落,拜托每个好心的人,帮他留意。半夜三更,电话一响,他就奔过去查询,看是不是妻。一次,得了消息,某个大山沟里一户人家买来的媳妇,很像他的妻。他立马去寻,饿得头晕眼花,差点一脚摔下山崖。

后来的后来,妻还真的被他寻着了。其时,她已再度嫁人,养得珠圆玉润,坚决不肯跟他回家。五大三粗一男人,没法可想了,蹲在马路边,哭得号啕。

阅读父亲的泪,仿写母亲的泪。

生四:见过一个母亲的泪。她头发零散着,以往神采四溢的脸庞也变得消瘦蜡黄,一个人孤寂地坐在电视前,有声有色的电视在她眼中也不过是黑白的闪影,而她现在心中唯一思念牵挂着的便是已经离家出走多日的儿子。回想起几天前,她终是没有忍住儿子青春的叛逆,手指向大门,大脑发热气冲冲地对儿子说:“你走,有本事就不要回来。”儿子似乎又想说什么,终究还是摔门离去。一天,两天,几天过去了,她打遍了家中所有亲戚朋友的电话,却依然没有儿子的消息,他到底到哪儿去了?她的心一点点冷却,恐惧与不安一点点放大,她习惯性地走向阳台,望着回家的必经之路,心里自责着,近乎虔诚的祈祷着,祈祷儿子能够平安归来。微风拂过她的脸颊,细雨飘落窗台,思念担忧的泪水悄然流下。

这一段文字,描写了母亲的外貌、神态和动作。母亲面对儿子的叛逆,内心涌现出悲痛与祈祷。语言生动,文笔流畅。

阅读丈夫的泪,仿写妻子的泪。

生五:见过一个妻子的泪。她与他自幼青梅竹马,之后又成为夫妻。她与他相敬如宾,恩爱无比。可突然有一天,他突然不辞而别,她发了疯一样地寻找,拿着他的照片挨家挨户寻找着,一天,两天……终于在半个月后,在她不知道敲了多少扇大门后,她终于找到了他。门内,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身旁站着一个极其美艳的女子。他是他,可他身边的却不是她。她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拉着他的手问着为什么,可他一把甩开她,并将她推倒在地,说道:“我从来就没有爱过你!”她不敢相信地退了几步,泪如雨下,转头跑开。大雨倾盆而下,她一个人站在马路的中央,失了魂似的,呆呆的,像个破碎的瓷娃娃,喃喃道:“原来你爱的终究不是我。”此时她的脸上,已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

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为了完成写作而高效地阅读,阅读思维和写作思维都得到了发展。本段生动地描写了妻子在遭到丈夫无情的拒绝后内心的绝望。景物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妻子失落的心情。这段文字一贴出,立即获得其他同学的称赞。

隐去《那个被你伤得最深的人》的结尾段,学生阅读,感知作家是如何写作的,同自己的文字比较,最后给文章补写一个议论性的结尾。

生六:有些人,为你倾尽所有的爱,他们为你付出,不求回报。可有时候,你的一念,便会给他们带来常人所不能懂的伤害,但他们从无任何怨言,他们承受你带给的伤,他们默默地流泪。他们的眼泪,对你没有恨意,只有难受和无奈。所以,请珍惜为你真心付出的人,不论是父亲、母亲、丈夫还是妻子,当然,不要在无意间给他们伤痛,不要让他们为你的过失流泪。

这段文字看出小作者深刻的思考。人世间的大爱,就是亲人间无私的爱。那个被你伤得最深的人,就是最爱你的人。珍惜亲情,从现在开始。

最后,我将原文完整地贴在群里,学生一片惊呼,立即发表感言。我抓住时机,对他们大加赞赏,并建议群主,将群名称更为“10班小作家群”,学生们话语激动,情绪高昂,一个个兴奋得好像自己就是大作家一样。精神上受到引导,学生为生活在10班这个优秀的群体感到自豪。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学生都不甘落后,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之后,我向学生们推荐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学生们普遍觉得鲁迅的文章不好懂,产生了畏难情绪。于是,在学习鲁迅的散文诗《雪》之前,我先让学生写《雪人》的文章。

生七:今年南京的雪下得很大,埋没膝盖,到处有胖乎乎的雪人。我们家门口不知何时竟也坐立着一个矮矮胖胖的小雪人。

不知大家是不是约好的,一个个都跑来与雪人合影。有的小孩子甚至从家里拿件小衣服、小帽子、小手套给这个雪地中的小精灵戴。这样一来,小雪人显得更加可爱了!

第二天,直到8点多我才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看那个小雪人。我透过窗户向外看去,心中一紧,雪人怎么不见了?我连忙穿上外套跑到门外,发现昨天那小雪人待过的地方已化为一滩水了!我失落地蹲下来,望着天上的烈日,突然有一丝惊叹掠过心房:这是多么美丽啊!

后来,陆陆续续又来了许多孩子,他们也发现雪人不见了,满脸都是惆怅。我拉住一个快哭出来的小孩,说:“小雪人飞到太阳上啦!别伤心哦!”他们闻言,个个都绽开了笑容,像雪一样纯洁而灿烂。

这个雪人是由无数片雪花堆积起来,由人们双手塑成,它的形成是多么不易!它的存在换来了孩子们无比的欢乐!我想,小雪人为了美丽这一天,闪耀这一天,为孩子们带来欢乐,牺牲生命也没什么关系吧?它消失时或许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却给人们留下回忆!正因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活出精彩,活出价值。尽管一个人在世上只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尘土,但每个人都希望留下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作为学生,我们更应为自己生命中那刹那芳华而加倍努力!

我捡起雪人身上的树枝,又轻轻放在了湿地上。至少,它曾活过,它曾被爱过,它曾闪耀在这白得惊人的雪地之中!

记叙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写出特别之处。本文的小作者,写了雪人融化,飞到太阳上,留给孩子们快乐和幸福。文字里流淌着学生独特的思想。

学习《雪》时,学生们觉得鲁迅描写的江南雪景,很贴近自己的生活。原来大作家也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有着朴实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不可捉摸。没有了畏难情绪,课堂也变得轻松了。我趁势要求学生们仔细观察校园的景物,并仿写《雪》的第一段。

生八:校园的春,向来没有开过艳丽、多彩的鲜花。活泼的同学们觉得它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操场上的梧桐树,可是高大挺拔之至了,那是还在隐藏着的蓬勃的朝气,是青少年旺盛的活力。校园里有冰清玉洁的白玉兰,红中透紫的宝珠山茶,蜿蜒粗壮的藤蔓;树下面还有碧绿旺盛的含笑。小燕子确实没有,布谷鸟是否在这里唱歌,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下,同学们安静得上着课,也听见他们朗朗的读书声。

这个同学观察细致,连隐藏在树下的含笑也发现了。这一段贴出后,学生纷纷发来“强”的手势,能得到同伴的认可与称赞,这是生生共生的力量。还有同学询问“含笑”是什么花,位置在哪里。第二天语文下课后,笔者带着学生寻找含笑,认识含笑。读写群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连通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语文的丰富多彩和无处不在。

这一环节,学生先写作《雪人》,后阅读鲁迅笔下江南的雪景,再学习鲁迅江南雪景的描写,观察校园的景色,学着仿作。由浅而深的阶梯式学习和训练,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与作品的距离。学生普遍认识到,了解了写作背景,理解鲁迅的作品,不难;有了仔细观察,认真写作,成为作家,也不难。班级里,愿意读,喜欢写,越读越写越有兴趣的风气越来越浓。

三、与作家作品共生

叶圣陶先生认为,把学生放到学习环境中,给他们自由的时间和展示的平台,让他们自学、互学、交流、研讨、尝试、实践、总结、创新,他们就会长出一片丰收的庄稼,就会长成各种不同风貌的参天大树或道旁风景树。每个学生都是一片独特的语文风景。教师有效性地指导学生阅读,引导他们感悟,学生吸收得多,才能进步。学生初一时,纯朴简单,我推荐他们阅读丁立梅的作品,清新淡雅的文字,浓浓的生活气息。初二时,读读鲁迅、林清玄的作品,增强学生的思辨性,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通过之前的“我”与作家近距离接触,学生感觉作家离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遥远了,写作也没有以前害怕的那么高深了,与作家拉近了距离,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自信,正如下面两位同学的心声。

生九:从前,我非常敬佩作家,他们像魔术师,赋予平凡的文字非凡的意义。一串串犀利的句子如钢刀,如利剑,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鲁迅,以文字做武器,与反动派激烈的斗争,想唤醒群众麻木的思想。丁立梅,用真情的泪水,勾起我爱的回忆,晶莹的露珠,悄悄涌进我的心扉。林清玄,更是一针见血地抨击了当代死气沉沉的教育制度。

现在,我也在漫天的文字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角,探索文字的奥秘。大量的书籍充实了我的思想,使我偶然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些作家是我们的榜样,我要一步一个脚印,跟上他们的步伐。

生十:丁立梅,在真淳中发现美;鲁迅,在斗争中树立魂;林清玄,在菩提中凝坚韧。之前的我,总会虔诚地捧着书,十分崇拜这些作家,崇拜他们优美的语言,崇拜他们丰富的经历,崇拜他们淡然的心境。随着我渐渐成长,我发现,其实我也可以用文字书写这大千世界的真善美。在阅读写作中,这一惊喜的发现让我感觉我与这些作家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他们为什么会写出如此美妙的文字?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有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为什么我们写作时会发现没有素材,不知道要写什么?其实,在生活中有着许多的素材,只要我们努力,试着去学习,我们也能书写出不一般的精彩文章。

这两位同学,原先的写作水平一般。平时的课堂练笔,选材老套,没有深刻的思想。经过读写群阅读与写作的训练,他们的进步是明显的。

语文教学有共性,但是,语文教育,更多的是需要有个性的教师。学生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大多在进行着没有兴趣的写作。没有兴趣的写作只能是无病呻吟。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学生喜欢的读写方式,增加学生的兴趣。“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应运而生,读写相长,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互相促进,同步提高,让学生与作家拉近距离。学生的留言,洋溢着他们对网络读写活动的热爱。

生十一: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东西开启了网络化,就连我们的读写作业也跟上了时代。作为一名资深手机党,我非常赞同这种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把作文换成这种方式真的让我没有一点压力!觉得写作文其实也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呀。看着别人的文章,跟大家在一起评论,心情也变得十分好。通过这种方式的读写作业,我发现原来每个人都能当作家,重点是在于你自己乐不乐意,有没有兴趣。而读写作业偏偏抓住了我们对于网络的热爱,让我们产生了更浓的写作兴趣。

黄厚江老师提出:“读写共生的写作教学,是把读的过程和写的过程紧密融合起来培养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必须以写为主,读是为了写。读为写提供了写作的话题,为写提供了典型的借鉴。”在新的形式下,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研究活动,将课堂延伸至课外,更能优化写作过程,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激情。教师在感受到学生成长的同时,也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不断完善自我。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互助,促进个体生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体验到生命的充实与愉悦,都获得了进步和提高。

(此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B-b/2015/02/071)、南京市教研室第十期课题《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吴永萍 江苏省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 210018)

猜你喜欢

雪人共生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雪人伴童年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热爱与坚持
共生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雪中的雪人
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