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教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016-03-03葛宏香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圆柱体教具长方形

葛宏香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第一小学 辽宁盘锦 124010)

自制教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葛宏香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第一小学 辽宁盘锦 124010)

自制教具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科技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地指导学生利用自制教具,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切实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自制教具 数学学习 能力培养

一、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运用自制教具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创造条件,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极好手段,它对增强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在教学中加入一两个带有趣味性的实验,对于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是极其有利的,自制教具正好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它不用象正规教具那样“正规”,它完全可以不拘一格从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中寻找素材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

二、自制教具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应用能力、操作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等。既有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关心社会、热爱科学素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目标。自制教具所取材料,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或一些废弃物,对这些物体的“再创造”, 培养了学生具有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热爱自然、关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自然而然的感受到爱护环境就在身边。例如:饮料瓶、易拉罐、吸管、小药瓶、泡沫塑料、塑料片等都是师生共同制作自制教具的常用材料。而且制作都比较简单、方便,有利于师生共同完成。这不仅容易做到人人动手实验,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动手能力及创造精神。

三、自制教具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无论是哪一类教育,也无论是哪一级学校只要有教学活动、有教学过程,就一定要使用教具。我们不能报以“拿来主义”的态度,而应根据教材的需要,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对象的不同来调整已有的教具,改造已有教具,更新已有教具,创制新的教具。这样,在教学使用中,才能得心应手。正如李正道博士所说的那样:“自制的教具,永远比买的好”。据说发达国家没有教学装备管理系统,其各级各类学校自制教具早已蔚然成风,不单是中小学开展自制教具,就是幼儿园、大学也是如此。教师和学生自己制作的教具,拆装、使用非常方便,在市场上根本无法买到。并且,随着教学和科研的进展,实验室的设备仪器不断被自制新作所替换。综上可见,凡是使用教具的地方,就必须有教具自制。换言之,自制教具是教学过程之一,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是普及实验教学的需要。

例如,我在教学《面积与周长的比较》这堂课时,要求学生和老师一起制作:利用一根铁丝做成一个长方形框,然后利用纸板做成一个长方形面,把它放进长方形框里,大小要合适,组合成一个长方形模型。然后告诉学生:在这个模型中,一圈铁丝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纸板面的大小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对照模型,对比面与线,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区分面积与周长的不同含义了。这样的自制教具虽然简单,但用起来教学效果很好,简单明了,学生一看即懂,是一种最经济、最容易制作的教具。这种教具虽然制作简单,但功效与多媒体教具不相上下,它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自制教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的使用自制教具,放手让学生在学习中操作运用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牢固握数学知识,而且可以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自制教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促进学生亲身探究自己发现、理解、验证数学知识,使学生认知内化从形象到理论的认知结构。恰当地使用自制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亲手操作,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可以从中得到“灵感”,而且使跨越式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易懂,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梯形的面积”时,用纸板做成简单的教具,根据教学内容用剪刀直接割补,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图形的变换,然后通过讨论、互学,从操作、比较、观察中得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能透彻地、全面地、灵活地理解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2]

五、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学生提供大量操作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如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我未采用正规的圆柱体教具模型进行拆分模型,让学生观察发现圆柱体侧面与长方形之间关系的教法,而是让学生自制了底面半径和高不等的一个个圆柱体,准备了直尺和剪刀,课中让学生亲自操作,把自制的圆柱体剪开观察。学生发现侧面展开后,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还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或,有时还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些发现让学生欣喜不已,都受到了启发,还有个同学有提出了不同的剪法。他是随便剪的,所以剪出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但是只要通过再一次剪拼,也就会得到如同上面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同时演示)。我及时给予表扬,这就是一种创新。学生在这样自主探索中学习,发现了新知,掌握了新知,体验到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与解决问题的快乐,提高了实践能力,激发了创新意识。

总之,自制教具的使用在教学中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突破了学生对理解认知上的抽象记忆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课堂的效果更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1]张红星.自制教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旬刊,2012(8):125.

[2]谭娟.浅谈自制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读写算:教师版,2015(42):175.

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大胆创新,通过自制教具,引导学生制作学具,并应用于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圆柱体教具长方形
我爱长方形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巧用假设来解题
分类数 不出错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找出圆柱体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