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探析

2016-03-03单红娟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前置交流探究

单红娟

(江苏省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沐阳 223600)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探析

单红娟

(江苏省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 江苏沐阳 223600)

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体现“以生为本”,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这些目标正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贯彻和落实这些目标,就是如何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生本教育 小学语文 前置性作业 小组合作

一、什么是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大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理论的显著特征是有利于学生的感悟和依靠学生的感悟,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观是关注生命、关注状态,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学改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学。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1]

二、生本课堂具体表现形态

生本课堂具体表现形态与— —“四突出”“三个转变”和“四个基本理念”。

1.“四个突出”

(1)突出学生:生本教育的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2)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和探究。(3)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突出探究:生本教育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与拓展。[2]

2.“三个转变”

(1)变教师灌输式的教学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2)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3)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3]

3.“四个基本程序”

前置性学习-小组交流-班级汇报-总结巩固(延伸拓展)

三、构建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1.前置性学习

前置性学习是立足于预习又高于预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指的是教师教师向学生教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前置性学习的内容是多元的,可以研究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也可以就课文内容展开初步的学习,了解文章的内容,挖掘文章的主题等,可以赏词品句,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等。也可以就文章内容提出疑问,在思索中展开的初步学习。前置性学习内容可以放在课前先学,也可以放在课中先学,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为学生学服务。前置性学习就是个人先学,所以前置性学习要从设计教学转到设计学习,教师要精心设置,要有侧重的体现以下几点要求,①有基础:读文识字,了解课文大概内容。②有探究:学生围绕教师布置的自主学习任务个体进行独立学习。学生针对课文的重难点(包括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方面)等进行自主探究,形成初步感悟,教师梳理自主探究重难点时产生的问题。探究性问题应该是针对课文重难点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要抓住课后问题来设计。这些问题就是前置性学习交流、探究的主线,这些问题开放,不同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感受。

1.交流释疑

前置学习结束即进入思维碰撞、互动提升的交流释疑阶段。生本课堂就是在互动中不断提升、在交流中超越自我、在思辨中碰撞智慧。交流释疑首先进行小组交流,即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自主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小组发言情况,随时进行点拨、启发、训练,引导学生有效精读,提升学生学习水平。所以此环节,展示是主线,点拨是关键,训练是重点。展示点拨、训练活动交互进行,生本、生生、师生对话相得益彰。小组交流展示要形成规则,要引导学生规划小组学习方案,明确小组成员自主管理,分工合作职责,各尽其责,学会尊重、倾听、思考、交流、讨论、整合,保证合作学习的有序和有效。例如“戚晶莹老师教学《黄山松》一课时,在学生结合学习卡自主学习后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学习成果,然后全班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小组发言,抓住“苍翠、坚韧、窈窕”等词,排比句、拟人句等句子,引导学生有效精读。交流释疑中的互动交流是真实生动的,教师要巧妙点拨,发挥学生学习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角色作用。

2.班级汇报交流

小组交流之后,无论是学会的还是没有学会的小组都要在班级层面进行交流。班级研讨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小组交流中已经学会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分享,二是交流小组学习中存在的分歧、疑问和没有学会的知识。如果某个小组的学习中存在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学生上来讲解,帮忙解决。在此阶段,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教师点拨是课堂教学最后的安全系数保障。

3.拓展延伸

只教课文的时代已经过去,从“教语文”到“教阅读”的时代已经到来。归纳小结,深化文本感悟,领会写作方法,归纳学习策略等。欣赏语言迁移运用语言。拓展学习空间,延伸学习内容,课内外结合都是拓展延伸的具体体现。

生本教育这一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体现积极、快乐、高效学习状态,即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自议、自得,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与感受,关注学生的创造性与主体人格的培养,尽可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的,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这样的课堂正是我们所期盼的,正是主体性凸显的生本课堂,是高效课堂的具体体现。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2]孙小娟《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的研究》2011-08-31

[3]教育文摘《“先学后教”是“生本课堂”的核心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前置交流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