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2016-03-03薛勇
薛 勇
(吉林省洮南市东升乡中心小学 吉林白城 137100)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薛 勇
(吉林省洮南市东升乡中心小学 吉林白城 137100)
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减少,针对性、实效性就能增强。这样,问题由学生提出,在老师的调控下进行的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动机和学习动机得以统一。
独立 指导 创造 保证
课堂无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只有打破老师越俎代庖、满堂灌输、要求学生统一认识、师问生答的传统教学观念,采取新的、有效的策略,鼓励学生自为研索、各抒己见进行相机点拨,组织质疑、析疑活动等,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自觉性落到实处。课堂上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同侧面所反映出的自主学习的共同特征,那就是:如何在教师的组织、指导、鼓励下,让学生自学、自解、自悟、自品、自得,从疑到悟,从悟到用,达到自主发展的过程。我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与探索,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方法。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独立性,变越俎代庖为自为研索
语文自主学习的独立性,主要指学生善于自学,独立思考,具有认识的独立性,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最终达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其路径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把大量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阅读实践中领悟知识,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思维代替学生的思考。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尽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自由读、自学、圈点批画、讨论等。学生完全投入读书实践中。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主要通过下列四种形式来体现。
1.读书:课堂上安排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书,高年级以学生默读为主。并要求学生读书时,圈、点、画、批,不断实践,使学生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鼓励学生读书后提出问题,检查读书的效果。
2.思考:学生读书时,读思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针对问题,对文章的词、句、段、篇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这正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理解语言的过程,达到思有所悟的境界。
3.议论: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后,再通过议论,让学生交流、改进、再尝试、再读书,从而积极主动获取新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
4.练习: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课堂上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作以巩固和提高学习效果。设计练习时,一是注意形式灵活多样,避免千篇一律;二是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题目;三是尽量含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性质;四是改革评价方式,用讨论汇报评价方式。
二、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创造性,变“统一认识”为“各抒己见”
语文自主学习的创造性,主要指学生变换思考角度,敢于质疑,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有独到之见解,能创造性运用所学知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赶进度,应付考试,强调所谓“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答案”。然而,学生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要经历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靠抄袭来实现。因此,教师的统一认识,不仅违背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而且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进行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我在讲解古代寓言《揠苗助长》的时候,采用以演助读的方式,再现情境。在粗读的基础上,学生分组熟读,设计表演的动作,然后派代表进行汇报表演,并联系课文进行评议,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读读、想想、做做,并分小组上台表演,再现情境。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大胆指出错误,并各抒己见,评议表演优劣,找出文中依据,说出理由,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改变了过去一问一答或只读不想的做法。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水平的过程。
三、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变“满堂输”为“相机点拨”
语文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主要指学生能主动地阅读、观察、思考、敢于质疑问难,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改过去学生呆坐静听、老师写、学生抄、等待灌输,学生处于被动应付地位的做法。彻底改变教学中出现的“牵引不出,干脆抄给”的倾向。要在学生阅读时,做好激发、引导、点拨、小结的工作。
1.激发:老师在上课之初,向学生提出明确的阅读任务,结合理解课题,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学习热情。在阅读课上,创造一种与课文思想感情相协调的课堂气氛,并把学生带人文章的意境里,让学生置身于文章之中,学习语言、感受形象、体会感情,让学生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索状态。引导:指导学生自主读书,老师要有明确的合理思路,精心设计学习步骤,提示科学实用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指明道路,并在学生求知兴趣最高的时候,提出最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又是学生经过努力才能答得出来的,有利于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
2.点拨:在学生自主读书时,会遇到让人意料之外的障碍,老师相机点拨。对学生理解不正确或不透彻的地方及有争论的问题,给予指点,使学生明确认识;对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老师进行必要的讲解和说明,在学生“山穷水复疑无路”之时,老师点拨,使其“柳暗花明又一村”。
3.小结:在学生讨论时,老师抓住时机进行小结,小结包括学习一个段落后小结和学习全文后总结。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小结内容要简明扼要。
总之,开展自主学习的途径有多种,在教学中只要采用合理的方法途径,就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升,学生就会主动轻松地掌握知识,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令学生向往的积极愉快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