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2016-03-03王云波陈勤美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鹤岗科学探究

王云波陈勤美

(1.鹤岗师专附小 黑龙江鹤岗 154100;2.鹤岗市朝阳小学 黑龙江鹤岗 154105 )

浅谈在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王云波1陈勤美2

(1.鹤岗师专附小 黑龙江鹤岗 154100;2.鹤岗市朝阳小学 黑龙江鹤岗 154105 )

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学习科学。做到“敢想”“会说”“善问”“勤训”。

敢想 会说 善问 勤训

教师的改变是逐步的,自然的,但也可能是困难的,有的时候甚至是痛苦的,当面临这些挑战时,除了获得来自外部方方面面的专业支持,教师自身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设立长远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构建舞台,学生登台激情表演;教师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彻底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完全属于自己的时空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尽情遨游。因而,开发与创造就成为互为因果关系的关键。没有教师对学生的深度开发,就不会有学生的精彩创造。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教师在课堂中要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学习是快乐的,思索是快乐的”。在这样的求学探知中,使学生感受到他们自己才是课堂的主宰,从而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

我想,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一种倾向,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在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改变教学观念,让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科学知识;我的课堂用八个字代表:“敢想---会说---善问----勤训”

一、敢想

要想使我的课堂有效,首先要让学生敢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应该保护学生的心理安全。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我在讲《杠杆的科学》一课,在设计导入环节,我从学生实际生活环境设疑:学校里或上脚下有一块很重的大石头,工人叔叔用手搬不动,你们开动一下脑筋,用什么方法能使它移动呢?让学生大胆去想办法,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针对学生想出的多种方法揭示课题, 引人新知:(出示课件)一根棍子,当在棍下垫一块小石头或其他能支持棍子的东西,叫撬棍,用它撬重物时,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而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叫杠杆。

二、会说

要让学生会说。课堂教学中,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再加上小学科学学科特有的探究性和动手操作性,使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首先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其次,课堂中我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锻炼学生去说。组内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三、善问

在课堂教学中,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这对学生自己来说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得也最深刻。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培养学生这种自主探求,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如:我在讲《杠杆的科学》一课。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石块,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如果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以上两个实例说明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你还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或者你还有哪些疑惑?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敢于质疑,提出的质疑很有研究的价值,这就小学科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所在。

四、勤训

孩子的科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培养必须经历训练,尤其思维的训练,对于科学学科不是培养孩子“解题能力”而是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本质的区别,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小学科学的核心和最终的目的。小学科学如何对学生进行训练呢?针对我的课堂,我的教学,我的学生,谈谈看法:

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精心构思以下四类情况的训练习题:

1.答案不唯一。也就是一题有多个解答结果,而且大部分的题在解出不同结果的同时能总结出解题规律。

2.条件不唯一。学生通过对题目先从不同角度补上条件,然后解答。

3.问题不唯一。也就是使学生在补充不同问题中,得出不同的解答。

4.解法不唯一。一道题思考的方法不一样,那么它的探究策略也就不一样。比如科学拓展题,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验,可以从不同角度找到问题的答案,方法是不一样,可以实验,可以查阅,可以实地调查等等,但是结果可能是一样的。

通过设计"开放型"的训练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而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组成,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我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放在第一位,在小学科学课堂上让学生经历“敢想—会说—善问—勤训”的过程,让他们锻炼自我、展示自我,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鹤岗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座网红城市的日常
一座网红城市的日常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微量元素在鹤岗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如何把鹤岗打造成中俄界江旅游胜地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