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化学教学策略的转变

2016-03-0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化学课新课标建构

张 健

(河北遵化市堡子店中学 河北遵化 064200)

新课标下化学教学策略的转变

张 健

(河北遵化市堡子店中学 河北遵化 064200)

随着高中化学新课改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其对日常教学工作也产生了越来越强的导引性效用。许多化学教师,也开始结合化学课的课程特点,将新课改的新理念恰当灵活地运用到化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促进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对化学课教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理念依归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教学,就是为了实现化学课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相,围绕化学课的科目特点和一定的教学内容,通过崭新教学方法的引入,来以其生动、直观、形象、载体丰富等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对化学课内容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其参与到教学中来。并且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日常生活中各种现实困难的应对方法,从而实现预设教学目的,强化教学效果的授课模式。

二、新课标下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品质的培养

长期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时代的主潮流,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呢?

1.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

(1)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

(2)课堂中设计多种参与方式,培养严谨的科学学习习惯

我在课堂中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使自己发挥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多让学生各抒已见,多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究。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我常组织学生广泛地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推理、概括中自行得出结论。

例如学习《化学必修1》氯气溶于水时,为了搞清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我设计了一个探究的实验:将新制的氯水分别加到紫色石蕊、FeCl2、Na2CO3和AgNO3等溶液中观察有何变化,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首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各抒已见,相互启发,教师再巡回点拨,最后在广纳众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效果较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指导、点拨、评价的主导作用。学生通过实验中,亲自去发现问题,使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探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了表达能力;归纳总结,促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与提高。

2.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创造力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有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是推动全体顺应环境、挖掘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动能。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呢?

(1)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它自形成以来就与生产、生活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备课中应该收集和参考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材料,创设课堂教学的活泼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发散性思维,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或结论。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得到“活化”和发展。

(2)挖掘教材中的材料,培养自主探究品质

素质教育说到底,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潜能,培养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材料,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高峰体验中”不断产生内在的学习原动力,促进学生不断探索,主动发展。

三、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教学

随着教改的深入,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都亲身经历,都有收获,实验不再是少数尖子生的专利。从教学实践来看,研究化学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完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改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要,只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在教学中应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总结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个性健全的人才。

四、新课标下化学教学更应注重联系生产实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考试改革的积极推进,新高考方案的成功实施,新课标、新高考为中学化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中学化学教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化学教师应积极反思过去和现在的化学教学,理解新的教学理念,建立新的高中化学教学观。

总之,在课改推进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性的优势。努力转好“四个建构”:建构教学新理念,建构师生新角色,建构互动新范式,建构教学新手法出发,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始,注重求异思维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实验探索和研究,让学生感受在化学课学习中所取得的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商”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将素质教育切实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化学课新课标建构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有毒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