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与“再”重复义之对比研析
2016-03-03□庄艳
□庄 艳
“还”与“再”重复义之对比研析
□庄艳
副词“还”和“再”都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或状态的延续,外籍留学生经常将其混淆。如何对这二者进行理解、区别和选择使用,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副词“还”和“再”的语法功能异同及主要语法分布进行分析对比,为外籍留学生习得“还”和“再”的语用功能提供一定的借鉴。
“还”和“再”延续和重复语义功能语法分布
现代汉语中的副词“还”和“再”具有多个义项,在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或状态的持续”上,往往容易混淆。例如:
(1)a.他们打算明年还去那里度假。
b.他们打算明年再去那里度假。
c.回国后我们还没见过面。
d.回国后我们再没见过面。
例(1)中,不管a、b句中的“还”还是c、d句中的“再”,都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实施,意义上并无太大差异。事实上,“还”和“再”之间具有严格区分,彼此之间不能随意替换。外籍留学生经常造出这样的句子:
(2)*a.杰克再在图书馆里看书。
*b.凯特说她再要回一趟家。
*c.请你还多等一段时间。
*d.如果觉得困,不如睡醒以后还看。
很明显,例(2)a、b中的“再”应换作“还”,而例(2)c、d中的“还”应换作“再”。本文试图对“还”和“再”的典型语法分布进行分析研究,比较二者在语义和语用上的区别。
一、“还”和“再”的语义功能及差异:
副词“还”和“再”是一对常见的近义词,如果进一步辨析的话,会发现二者具有明显的不同。先看以下例句:
(3)a.何况当时他的家人还在英国,当然更有对英国效忠的义务。(CCL)
b.仍然有人还在延续对中国的梦想,也有人怀着猎奇动机关注着这个变化中的神秘国度。(CCL)
c.如果反应错误,该次呈现在以后还会重复,直到反应正确。
(4)a.没办法,我只好再站在路旁,等其他的过路车辆。(CCL)
b.他认为个人的智力成熟从出生到4岁发展到40%;4到8岁再发展到30%。(CCL)
c.我们除了巩固已有的基地外,今年还准备再扩大几个。(CCL)
例(3)中,“还”在句中分别表达的意思是“在英国”这一状态保持不变、“延续(梦想)”的行为动作仍然继续进行着、“重复”的动作行为将会继续进行。例(4)中,“再”在句中则分别表述了“站”“发展”和“扩大”等动作行为的重复或继续。因此,副词“还”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继续进行或状态情况持续不变,含有“仍然”“仍旧”等义;副词“再”往往用于表示同一动作行为或同一状态的重复或继续(刘月华,2006;张斌,2006;吕叔湘,2012)。分析以上句子可以发现,副词“还”和“再”所在的句子结构都涉及到两个同样或同类的行为事件,无论第一个行为事件是否在句中出现,“还”和“再”都表示后一动作行为及状态的重复进行或继续,但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与“还”相关的两个行为事件一般是从属的,“还”强调后一个动作行为的发生或状态的存在,与前一个在时序上是前后延续的,这种延续是中间没有停顿的、非间断的延续,行为状态具有“持续性”;与“再”相关的两个行为事件则相对独立,“再”更强调动作行为重复的次序,前后动作中间往往有个停顿阶段,前一动作行为结束后,才开始后一个动作行为,行为事件具有“重复性”(李忠星、陈顺,2004)。“再”要求重复的事件属于将来时域,而“还”句中的重复事件可以属于过去、现在或是将来。例(3)中的“在英国”“延续(梦想)”和“重复”分别属于过去、现在和将来持续的动作或状态,例(4)中的“站”“发展”和“扩大”皆属于未实现的或者一种经常性的动作或状态。
二、“还”/“再”和“在”
与“在”连用是“还”的一种较为典型的语法分布。例如:
(5)a.3G门户有一点跟土豆很像,我认为互联网地域的话语权还在北京。(CCL)
b.2006年的融资还没有花掉,还在账上存着呢。(CCL)
c.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资源的大量消耗,人类的影响程度还在加剧。(CCL)
例(5)a中的“在”是动词,表示行为主体“话语权”“存在于北京”的状态,“还”在句中表述了“存在于北京”的状态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例(5)b中的“在”为介词,构成的介词短语表示“存”的位置,“还”用于表述“存”的动作行为从过去前一直持续到说话的时间;例(5)c中的“在”是副词,表示“加剧”这一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还”表述了“加剧”从过去直到现在一直都在延续。以上三句话中“还”的后面都与“在”连用,“还”分别表述了从说话之前到说话的时候,句子行为主体的动作行为没有间断地持续着。例如:
(6)*a.3G门户有一点跟土豆很像,我认为互联网地域的话语权再在北京。
*b.2006年的融资还没有花掉,再在账上存着呢。
*c.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资源的大量消耗,人类的影响程度再在加剧。
如果将例(5)中的“还”一一置换为“再”,会发现置换以后句子皆无法成立。这是由于“在”在句中表示的是行为动作或状态持续,“再”强调动作行为在一个阶段结束之后的重复(蒋琪、金立鑫,1997),且重复事件属于将来时域,这与句子的语义相冲突。
三、“还”/“再”和实义动词
“还”和“再”作为副词修饰表动态的谓词,有时在句中可以互换。下面是一组语义相近的句子:
(7)a.明年你过生日,我们还去为你祝贺。
b.我回沈阳还走这条路。
c.明年你过生日,我们再去为你祝贺。
d.我回沈阳再走这条路。
以上例句中的言语主体说话之前,动作行为已经进行过或正在进行当中,分别使用“还”和“再”表示同一动作进行的继续或重复。尽管基本含义一样,但二者表义的重点各不相同。例(7)a和例(7)b中的“还”分别表述了言语主体正在实施“去为你祝贺”“走这条路”的行为动作,以后还接着“去为你祝贺”、接着“走这条路”,强调施动者“去”和“走”的意愿在时序上的延续关系,偏向于客观陈述;而例(7)c和例(7)d中的“再”则分别表述了言语主体“去为你祝贺”“走这条路”的行为动作已经停止,打算重复开始同一个动作行为,“再”更倾向于主观陈述。在一定的语境下,究竟用“还”还是用“再”,取决于语用上的选择。例如:
(8)a.我听说这个人很坏,品行不中,具体是什么人,请你们再调查调查。(CCL)
b.别管我,你们再继续往上走走吧。(CCL)
c.我还希望你们再写一些有关犹太劳动人民历史的文章。(CCL)
*d.我听说这个人很坏,品行不中,具体是什么人,请你们还调查调查。
*e.别管我,你们还继续往上走走吧。
*f.我还希望你们还写一些有关犹太劳动人民历史的文章。
例(8)a、例(8)b和例(8)c这3个使令语气的句子中,如果将句中“再”替换为“还”,句子将无法成立。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在祈使句中,言语人认定施动者已经结束或打算结束某种动作行为,用“再”表示请求施动者重复停止或打算停止的动作行为,关注点在于动作行为“又一次”重复,而“还”并不能强调次序。假设施动者的动作行为一直在继续且没有停止的意愿,言语人则没有做出请求或使令的必要,因此“还”一般不用于祈使句中。另外须注意的是,当动词重叠或后面带时量补语、动量补语时,动词前面也只用“再”而不用“还”(杨淑璋,1985)。例如:
(9)a.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CCL)
b.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毕业生中,绝大多数再上几年学以后仍返回故土参加建设家乡的各项事业。(CCL)
c.回过头来再看看,连朝阳人自己都不禁大吃一惊。(CCL)
d.望写稿的同志注意这个问题,用题再斟酌斟酌,选用不会发生歧义的标题。(CCL)
四、“还”/“在”和形容词
有些谓词可以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不表动态。理论上说,一种状态或性质一旦存在就可以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性状消失之前,它都可以保持并且延续。表性状的形容词以及表心理、精神、自然状态等的状态动词就是典型的一类。例如:
(10)a.我们久别重逢,谈笑风生,他还那么乐观。(CCL)
b.直到今天,流品观念在中国人脑里还很深。(CCL)
c.在家里非常穷的时候,他还那么喜欢喝酒。(CCL)
例(10)中的谓语成分“乐观”“很深”“喜欢喝酒”分别表示一种性质或状态,这种性质或状态具有不间断性,“还”在句中表述了该性质或状态一直延续。反之,由于形容词及状态动词所表示的性状不存在间断性,因此以上句子就不能用表示间断后重复的“再”来表示延续。如:
(11)*a.我们久别重逢,谈笑风生,他再那么乐观。(CCL)
*b.直到今天,流品观念在中国人脑里再很深。(CCL)
*c.在家里非常穷的时候,他再那么喜欢喝酒。(CCL)
五、“还”/“在”和能愿动词
“还”和“再”都可以和能愿动词同时使用,“还”可以修饰能愿动词,而“再”不能。例如:
(12)a.李福还想问下去,诸葛亮闭上眼睛不回答了。(CCL)
b.如果杰米扬能做出各种不同风味的汤,福卡还会到他家里喝汤的。(CCL)
c.这些功能的有效发挥还要依托于功能完备的网络教学平台。(CCL)
以上例句中行为主体之前实施过“问”“到他家喝汤”“依托”的动作行为,“还”置于能愿动词前面表示后来打算或有可能重复实施该行为动作,语义指向是能愿动词“想”,表示意愿或可能性的重复。而“再”一般不用在能愿动词前面,例(12)中的“还”不能直接用“再”替换。但如果将“再”分别后置放在能愿动词后面,则句子都能成立,如例(13)。此时,“再”的语义指向是后面的实义动词“问”“到他家喝汤”和“依托”,表示行为事件的重复。
(13)a.李福想再问下去,诸葛亮闭上眼睛不回答了。
b.如果杰米扬能做出各种不同风味的汤,福卡会再到他家里喝汤的。(CCL)
c.这些功能的有效发挥要再依托于功能完备的网络教学平台。
有时在假设句中,“再”也可以前置修饰能愿动词。例如“警方再想将其纳进视线便又是难上加难了”“以后我们再要追他,就很困难了”。
六、“还”/“再”和否定词
“还”和“再”与否定词连用时结构也有所不同。“还”一般置于否定词前面,构成“还+否定词(不/没)”的结构;而“再”与否定词搭配时结构较为灵活,既可前置也可以后置,构成“再+否定词(不/没/别)”或“否定词(不/没/别)+否定词”的结构。
(14)a.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还不完善。(CCL)
b.那时语言研究处于从属地位,还没发展为独立的学科。(CCL)
c.学习的目的将不再局限于应付职业的要求。(CCL)
d.自从大学毕业以后,我就没再走进哪座学府的门。(CCL)
e.联储局在检讨货币政策之时,再不需要考虑这一海外因素。(CCL)
f.给她画完后,她再没提出要采访我的要求。(CCL)
否定句中搭配结构不同,“还”和“再”的语义指向也有所不同。例(14)a和例(14)b中的“还”分别修饰否定形式的谓词“不完善”“没发展”,客观陈述动作行为“不完善”“没发展”这一状态的延续或持续,“还”具有强调否定的作用。例(14)c、例(14)d中的“再”置于否定词后谓词前,“再”仅仅修饰限制行为动作“局限”“走进”的重复发生,“不再/没再”表示该行为动作的不/没重复或不/没继续,一般也多用于客观陈述。而当“再”修饰否定形式的谓词时,语气更加强烈,常有“永远不/没”之意,主观色彩也较为浓重。以例(14)e和例(14)f为例,“再”置于“不/没”前面分别表示自“检讨货币政策”之时起,“需要考虑”的动作行为不重复发生;自“画完”以后,“提出采访”的行为事件没有出现过,“再不/没”的引申义是加强的否定,有时候“再”和否定词之间加“也”表示进一步加强语势。关于“还不”与“还没”“再不”与“再没”“不再”与“没再”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不”和“没”的差别,与事件发生的时域有关,本文则不作探讨。
(本文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频度副词在汉英中介语中的偏误研究”[项目编号:2013WYXM0079]。)
[1]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32-238.
[2]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678.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642.
[4]李忠星,陈顺智.“再”与“还”说[J].南开语言学刊,2004,(1):85-92.
[5]蒋琪,金立鑫.“再”与“还”重复义的比较研究[J].中国语文,1997,(3):187-191.
[6]杨淑璋.副词“还”和“再”的区别[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3):56-61.
(庄艳广东广州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51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