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娱字乐,诗意融融
——浅谈字理析解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2016-03-03向艳峰

新课程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天门山王安石诗句

向艳峰

(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泗城镇镇洪村中心小学)

字娱字乐,诗意融融
——浅谈字理析解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向艳峰

(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泗城镇镇洪村中心小学)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而古诗词中描绘的画面,都是以文字叠加构成的。可以这样说,字是诗的灵魂,诗是字的绝唱。所以,把字理析解融合到古诗词教学中,既可以让课堂融洽和谐,又可以达到教学古诗词的目标。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以字理析解引导理解诗句意思,指引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理解用字的准确性,从而达到感情升华的目的。师生在古诗词教与学中“字”娱“字”乐,既让学生体会到汉字运用的精妙之处,提高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诗歌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留给师生的是诗意的无穷余味。这样寓教于乐,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更显得其乐融融。

字理;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感情,备受人们喜爱,而古诗词中描绘的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都是以一个个极其简练、形象的语言文字相叠加所构成的。当代彝族诗人普驰达岭在访谈录《文字有灵魂,诗歌不再遥远》一文中说道:“诗歌的魅力在于诗歌本身,用什么样的文字铺陈语言艺术审美的个性,我想产生的艺术效果是有区别的。”可以这样说,字是诗的灵魂,诗是字的绝唱,它们同是传统文化的见证者和传承者,更应该发挥它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作用。乘着古诗词这历史的车轮,展开汉字飞翔的翅膀,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纵观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我们不难发现,新课标中对汉字和古诗词的教学有不同的体验要求。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要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些目标呢?我认为,把字理析解融合到古诗词教学中,既可以让课堂融洽和谐,又可以达到教学古诗词的目标。下面就谈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字理析解。

一、以字理析解引导理解诗句意思

在诗句意思的学习中,突出凝练含蓄、意义深刻、令人深思的文字进行字理析解,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句意思。

如在《泊船瓜洲》的教学中,读到“钟山只隔数重山”时,引导学生找出“隔”这个字,进行字理析解:

师出示“隔”的古字,问:大家看隔的古字像什么?

生一:以前老师讲过,左边的“阝”表示山、山岭。

生二:它的右半边像一个三足鼎,是表示像鼎一样的炊具,三只脚相隔得比较远。

教师适时引导:那么山岭和三只脚的炊具有什么关系呢?

生三:我认为炊具的三只脚互相之间应该隔得比较远。

师:那么,大家认为这个“隔”字本来是什么意思?

学生争着回答:我认为一定是阻隔、隔开的意思,因为鼎的三只脚被山一样的鼎身阻隔了,所以不能在一起的意思。

师:你们真会说。是的,这个“隔”字的本义就是阻隔。(出示“隔”字的本义以及它的字体变迁)那么诗句中这个“隔”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认为是隔开的意思。

师:嗯,老师也是这样认为的。(在黑板上画出诗句中“隔”的样子)

一生突然说:老师,我认为还是距离的意思。

师:你真棒。诗人远离故乡,什么阻隔了他回家的路?

生抢答:钟山、长江、树木……

师:这是从视觉角度上的阻隔,就像它本来的样子。大家再想想,还有什么阻隔了它?

生沉思一会,回答:思乡之情、念亲之情、当个好宰相为百姓谋幸福的感情都让他无法回家,只能遥远的思念了。

教师及时总结:是啊!这是情感上的阻隔。这首诗写于1075年春,当时王安石接到宋神宗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担任宰相,于是他上京就任,乘船从京口到达瓜洲,回望故乡时,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以表达他“江水西岸烟树隔”的思乡之情。

这样,以字理析解为引导,可以使学生不但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还能体会到诗人用字之妙,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句的内涵。

二、以字理析解指引学生发挥想象

古人对诗词的用字极其讲究,往往要反复推敲后完成,所以古诗词的语言十分精炼,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字理析解进而展开想象,从而体会诗词的妙处。

例如,在《望天门山》的教学中,教师引导:李白不愧是个天才的诗人兼画家,他的诗《望天门山》不但能把天门山的静态美描摹出来,还能让我们从字里行间读出天门山的动态美,请同学们找找诗句中可以从哪些字看出这一特点呢?

当学生回答:“断、开、流、回、出、来”时,即从“断”字的古字以及它的繁体字“断”入手,讲解繁体“断”的意义:左边是用“刀”割断两束丝的意思,右边是一把斧子,用斧子砍断东西时要用力,因此,“断”字含有用力砍断的意思。

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天门山是怎样断开的?一个“断”字体现了天门山什么样的情景?让学生从古字的字理析解中,想象“天门中断”的情景,再次体会天门山的雄奇壮观。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继续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天门中断后怎么了?由此引导学生回忆“开”的字形分析,以字理析解,引导学生想象,让文字在诗句中活跃起来,达到体会“断”和“开”在古诗中文字魅力的教学目的。

三、以字理析解让学生理解用字的准确性

“字是诗的灵魂”,用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诗的意境。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以字理析解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用字的准确性。

讲解王安石《泊船瓜洲》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时,我先出示“绿”的古字,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兴致勃勃地讲述:左边像一束丝线,表示绿色大多用于染丝帛。右边是一个取井水用的辘轳,表示绿色近似井水的颜色。它的本义是表示绿色。

师:我们都知道,井水是绿色的,绿得像碧玉一样,通透、纯净,让人赏心悦目。因此王安石选用了这个“绿”字。

这时候,有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这个“绿”字是王安石经过反复推敲才选用的。

师:哦?还有这回事?那你来给同学们讲讲。

于是,这位学生给同学们讲了王安石推敲“绿”字的故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我适时把他说的王安石先后用过的字写在黑板上“到、过、入、满”,然后询问:为什么只写出了四个字?不是说他用了十多个字,最后才选择“绿”的吗?你们也来当回小诗人,如果是你,你会在这里用什么字呢?同学们的兴致立刻就上来了。随着同学们热烈讨论,一个个鲜活的文字跃然黑板上:拂、吹、映、来、赶……哈哈,同学们的词汇可真丰富!但我想,既然王安石经过了反复推敲才决定用“绿”字,一定有他独特的地方吧!请大家读读诗句,仔细体会一下。

经我这么一说,孩子们沉默下来了。过了好一会儿,有一个声音小心翼翼地响起:老师,王安石一定是想表达春天的到来,江南两岸一片新绿,那颜色像井水一样纯净、通透,令人赏心悦目,而我们说的那些字,只写出了春风的到来,却没有写出颜色和感受,所以我觉得不太合适!大家都很赞同她的说法,我也点头称赞。

正想往下讲,又一个声音冒了出来:春天又不是只有绿色,还有那些鲜花的颜色呢?我觉得用“染”才好,染就可以有很多颜色了。既然有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我们当然要尊重学生的积极性,那就继续讨论吧!我放手让学生在组内交流用“绿”好还是用“染”好。

讨论过后,学生纷纷上台汇报。最后我总结出这样的结论:春天是以绿色为主,它是生命蓬勃向上的象征;“染”虽然可以染出很多颜色,但是就像染发一样,只是表面的,时间久了就会褪色。而绿是自然的、由内到外产生的,就像井水一样,永远都是那么碧绿、通透。王安石当时那种思念家乡的情感也是像井水一样通透、纯净,由心而发,自然就会让人回味无穷。另外,从用词来看“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当动词用,既有“来到”之意,又有“绿色”之义。

四、以字理析解达到感情的升华

人们都说:“诗是字的绝唱”,诗中“一字一倾城,一字一垂青”,多少古诗词因为一字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也是因为这个名句,使诗句中的那个字成为锤字炼句的典范,饱含诗人多么深邃的意境和情感。因此,在教学古诗词时,抓住重点的字进行字理析解,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提高析字用词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感受意境中升华感情。

如在教学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师:读了这两句诗,你们知道它写的是什么吗?

生:这两句写的是景。

生:这两句诗还是在表达诗人感情的。

师:你们说得都很对,从表面上看,这两句全是写景,其实诗人却是在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出示诗句)你们认为诗中哪个字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生:孤、唯。

师:那么,这两个字是怎么表达他的感情呢?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孤”的古字。(出示)它像什么?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左边像一个包布里的婴儿。

教师马上纠正:不是包布,应该叫襁褓。

学生继续回答:左边是一个还在襁褓里的婴儿,右边是一个长在瓜藤上的瓜。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从这个“孤”的古字,你们能猜到它的意思吗?

生抢答:是一个婴儿就像瓜藤上只有一个瓜一样孤单。

师:真的很像。“孤”字本来的意思就像你们说的那样,表示孤单。所以孤单也表示只有一个的意思。那么,长江上真的只有一个帆船吗?

生:那么大的长江江面上不可能只有一个帆船的。

师马上问:你们来说说,诗人为什么在这里要用“孤帆”?为了表达什么呢?

生七嘴八舌地回答:诗人送的只是孟浩然一个人,所以眼里只有他乘坐的那条船……他的注意力只在好友乘坐的那条船上……他是为了表达他的心已经陪伴着好友往广陵去了。表达了他舍不得好友走……表达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

师:是啊,诗人虽然在诗句中没有用“友情”“真挚”这样的字眼,却在“孤”“唯”这样的字里行间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中,让我们体会到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

总之,“字是诗的灵魂,诗是字的绝唱”这是对古诗词用字的高度概括,师生在古诗词的教与学中“字”娱“字”乐,既让学生体会到了汉字运用的精妙之处,提高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诗歌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留给师生的是诗意的无穷余味。这样寓教于乐,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更显得其乐融融。

[1]刘淑玲.让学生做语文学习的主人[J].宁夏教育,2002(3).

[2]黄爱文.词语字理析解[J].小学教学设计,2010(7).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天门山王安石诗句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北陂杏花
王安石修改过王籍的诗吗?
天门山
《望天门山》
王安石的坏习惯
唐·李白《望天门山》(草书)
中国·庄河天门山第二届冰雪节
初夏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