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教学方法研究
2016-03-03刘文龙
刘文龙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第二中学 湖南永州 425700)
高中历史课教学方法研究
刘文龙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第二中学 湖南永州 425700)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充满了新鲜感,然而在改革带来生机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因此本文在高中历史教学课改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如何能够在高中历史课堂上使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对高中历史课教学方法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
高中历史课 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课堂教学也展开了进一步的改革,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担负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期盼,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真正学到东西是进行当下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堂上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们通过备课,采用多种方法,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在高中历史课课堂中,教学方法则需要适应历史课自身的特点,真正实现在课堂45分钟之内使学生接收最有用的东西。[1]
一、更新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根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历史新课标中提到,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并且将学生作为主体进行开展课堂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整节课讲课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主体,是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同时,教师应建立和平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并且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真正做到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成为学生的朋友,在历史课上减少束缚,摆脱单纯的“讲课、背书”模式,使学生与老师能够轻松的吸收知识、教授知识。[2]
当然,以学生为本并不是指一味的迁就于学生,这样的课堂就会像一盘散沙,丧失新课改原有的意义,达不到教学目标,在老师烦恼的同时对学生也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按照新课改建议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且真正理解,并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后开展课堂活动。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记得有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指导老师,事实确实如此。兴趣的存在可以使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尤其是历史这种文科类,需要大量记忆的课程,饱满的热情可以加深理解并促进记忆。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现阶段进行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首先,历史课开始时需要一个良好的开端,引人入胜,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节课的教学便已经成功了一半,可以通过使用学生喜欢的图片、歌曲等进行导入式教学,由于均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便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参与课堂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不断完善教学效果
在进行历史课教学时,应做到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现阶段教学资源丰富,像文字资料,图片图像,视频动画等比比皆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做到视听结合,更好的吸收新知识。通过多媒体放映视频,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到当时的真实情况,引起内心深处的共鸣。如,当讲到人教版《鸦片战争》时,通过多媒体放映了当时鸦片战争的背景,学生们真切的体验到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在学生共鸣悲愤的同时也更有利于记忆。当讲到祖国统一时,通过多媒体图片的展映,切实感受到了学生们散发出来的爱国之心以及祖国统一的自豪感。因此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不断完善教学效果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当然在使用多媒体时也应适度,不能滥用,如视频放映过多则会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当回到课堂上时,学生的思想不能集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依据课程的特点选择放映时间以及放映内容,PPT是无法完全代替书本内容的,因此在完善教学成果时应当注意这一方面。
四、以问题为核心,设计教学内容
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同样需要以提起学生的课堂兴趣为宗旨,以问题为核心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产生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在设计问题时应遵循以下几种原则:针对的教学目标要明确、问题新颖有趣、难易程度适中。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提出问题之后,给予学生一定的线索以及引导,是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进行分享,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在所提出问题的引导下,在以问题为中心的引导下,将课标要求的核心知识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益。当然课堂问题设计需要注意:(一)要“悬”。好奇心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源泉。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寻找最佳处创设悬念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急于追下去的心理,而注意力更加集中,求知欲更加旺盛。(二)要“精”。设计的“精”,是指教师在设疑时围绕中心、总体设计,在“关键”(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决不随心所欲地在不重要的地方胡乱设疑。创设的问题要小而具体,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讲求过程、不重结论,具有可思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体味思路,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增强课堂的实效性。[3]
五、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以增强教学效果
叶澜教授有句名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只有学会反思,一个人才能不断矫正错误,不断探索和走向新的境界,增强教学合理性和有效性。教师要经常反思:课堂上是否真正关注了学生?知识是给予的还是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的?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场所,只有不断反思课堂教学,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
以上这些是我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粗浅认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广大历史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我相信:只要我们能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出发,把握教材内容,明确课标要求,大胆探索,灵活教学,摒弃陈规陋习,追求不断创新,我们的课堂就会更加有效。
[1]于玲.追求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山东教育,2008(Z2).
[2]阮巧玲.高中历史课堂若干关注点评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5).
[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