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视野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类教材编辑研究

2016-03-03黄苏芬

关键词:工学应用型教材

黄苏芬

(宿州学院 思想政治教研部,安徽 宿州 234000)



【教育教学研究】

工学结合视野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类教材编辑研究

黄苏芬

(宿州学院 思想政治教研部,安徽 宿州234000)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走应用型本科办学之路的一些新型本科院校,给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带来挑战。在分析工学结合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编辑思政类教材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工学结合;应用型本科;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编辑

每种高校思政类教材的编辑出版都是一定时代背景的产物,目的都是解决相应时期青年大学生思想问题的现实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现代人才的需要。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不但高职院校的思政类教材要做出相应调整,如弱化纯理论,增加一些现代职业素质内容,而且在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针对工学结合对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关于深化工学结合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思政类教材方面做出调整、改动,力求教材在思想、内容、形式等方面体现工学结合的特色,符合培养现代高素质职业人才的要求。面对这种新变化,本人结合多年从事高校思政类教学工作的体会,对编辑人员在编辑应用型本科思政类教材时需要转变的编辑理念和创新的编辑方法,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意见。

一、工学结合的内涵及其对本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较早出现于英国。我国学界一般认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历,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1]早在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核心就是“工学结合”,明确提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使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前所未来的成果。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工学结合的一种富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在职业教育中得以推广和应用,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为了进一步解决“教”与“学”分离、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分离的现象,一些本科院校也开始转变办学理念,借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设应用型本科办学思路,纷纷调整专业方向,重新审视原来纯理论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下教育教学的改革。本科院校施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拥有更多校外自我支配的时间,逐渐从学生单位化到学生社会化,“学生自治”的氛围更加浓郁。学生扮演双重角色,既是学生,又是社会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科院校探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显得尤为迫切,特别是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类教材的创新,打造适应时代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已是摆在本科院校面前一项重要的课题。

二、工学结合下应用型本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编辑要了解工学结合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才能编制出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应用型本科思政类教材。工学结合下应用型本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点主要表面在三个方面:

1.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看,呈现社会性特征。

在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不但受学校教育管理,还要受实习、实训所在地的企业、社区、物业公司等部门管理。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改变只依靠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观念,积极寻找各种社会力量、多种途径参与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倡导社会性力量对主体性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承接与反哺,形成教育合力的一种重要力量或实现路径。

2.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看,呈现职业性特征。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否给学生步入社会带来强大的思想力量、对社会各种现象产生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让其适应从事专业相对应职业群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一些学生从事专业相对应职业群需要的规则意识内容,如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职业性的特征。

3.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看,呈现多样性特征。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主体、客观、教育的内容等等因素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不可能一成不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创新,呈现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多样性的特点。

三、编辑工学结合下应用型本科思政类教材的基本要求

编辑人员在编写应用型本科思政类教材时,头脑意识里要牢牢树立工学结合的理念,把握好工学结合的内涵,且重点从思想、内容、格式、文字四个方面把好关,力求教材呈现工学结合的特色,符合工作结合的要求,体现育人的时代性。

1.重视教材的思想深度,把好作品思想关。

“对图书思想性的把握是编辑的基本责任。”[2]作为思政类教材的编辑,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思想意识:一是理解工学结合的内涵。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思政类教材的编辑,如果不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了解工学结合的内涵和特征,特别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施行对学生思想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就无法编符合时代实际、符合本科教育及学生思想实际的教材,无法满足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的需要。因此,编辑要全面、深入了解工学结合方方面面的内容,了解透彻其内涵,为编写思政类教育方可自我提供理论依据;二要有高度的政治意识。政治立场要坚定,要清楚国家、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在编辑思政类教材时,不但确保教材内容思想的深度及意识形态的准度,还要善于在教材中融进一些未来思想意识形态的元素,体现教材的超前意识;三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高等教育是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编辑人员要有一种使命感去做好思政类教育的编辑。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材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内容思想高度如何,对学生的思想有着直接导向的影响。因此,一个编辑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树立对国家、社会及学生负责的编写态度,着眼培养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思想素质、职业素养,认真把好思政类教材的思想关。

2.重视教材的内容准确度,把好作品内容关

编辑在审核思政类教材的内容时,应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概念关。思政类教材是专业性较强的作品,其内容会涉及大量的社会、经济、思想、政治等方面的专业概念,作为一名专业编辑,要清楚概念的内涵,特别是要理解一些概念的上下位关系,有能力去纠正作者误用概念或概念上下位混淆的问题;二要把握好工学结合对内容的要求。目前的一些思政类教材只注重传统道德教育的说教,涉及学生感兴趣的职业问题的并不多,缺乏职业素质方面的内容,内容缺乏创新。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思政类课程效果的怀疑,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因此,编辑要加强与作者沟通,在保证教材传统理论的精华外,还要适当添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理论内容,特别是工学结合方面有关的职业精神培养方面的知识,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初步具备现代职业人所需要的职业思想素质。

3.重视教材的格式可目度,把好作品格式关。

在传统本科院校的思政类教材中,版面基本都是大篇的理论,如蚂蚁一般密密麻麻,学习者如果理论修养不深,翻开教材看到文字就会头痛。因此,作为一名编辑,要研究本科学生对版面要求的心理,研究时代编辑排版的发展趋势,从封面、封底到内容排版,要尽可能设计出既严肃又活泼的版面,达到“可目”的编排效果。编辑要重视教材的格式设计,要从教材的格式中体现出工学结合的元素,体现思想性、时代性,符合本科学生的阅读心理。

4.重视教材的文字严格度,把好作品文字关

文字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在编辑思政类教材文字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注意论文语言。思政类教材基本是以理论为主,其文字学术性、专业性较强,明显有别于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体裁的语言。编辑要有这方面的语言积累及敏感度,重视教材语言的严谨性,坚决把不严谨、不规范、不是思想政治范畴的文字删去;二是丰富时代新词语积累。编辑要不断掌握实践中富有生命的词语,在编辑思政类教材时,更要熟悉工学结合下行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词语,如职业素质、生涯设计等方面的词语,并要有意识地在教材中渗进这些新元素。

四、编辑工学结合下应用型本科思政类教材应注意的问题

编辑人员在编审思政类教材时,要认真分析、发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艺术性地处理好。

1.处理好传统与创新关系“教材作为传承知识的载体,不但要介绍真理,还要介绍追求真理、发现规律的方法”。[3]编审思政类教材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立足“继承”,着力“创新”,达到“发展”的目标,在教材的内容中体现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的有机统一。编辑人员既要承认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仍然发挥作用、广大师生还认同的内容,要尊重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尊重历史,尊重学术,也要根据工学结合的有关要求,增加原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没有的、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自我思想素养提高的需要。当然,理论的创新不是容易的事,不能把简单添加几个新名词、新语句就看作是理论创新,编辑要与作者密切交流,多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更新理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2.处理好内容与形式关系“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精神产品,同任何事物一样,也是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体。”[4]我们知道,思政类教材是内容严谨的作品,一般要求内容大于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从内容看,应用型本科思政类教材的内容要真正体现工学结合的内涵,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这些内容,能转化为自身内在的精神力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从形式上看,无论是封底、封面的设计,还是文字的编排,都应围绕内容进行,体现工学结合的新元素,透露工学结合的信息。但是,由于一些作者对工学结合的内涵理解不深,在拟写思政类教材时,容易理解为简单弱化教材理论性,删去一些内容就是符合工学结合的要求,或者认为只要在封面或相应位置标榜工学结合字样就是时代作品了。对于此类情况,编辑要对工学结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严谨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3.处理好理论与应用关系“职业教育教材在改革之初曾努力摆脱原有知识体系下的单纯理论讲述,在强调实践性方面有所突破,继而逐渐打破原有理论框架,改为以应用为主线,辅以理论知识的介绍。”[5]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理论教育一般是倡导够用原则,注重理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这也可以看作是编辑应用型本科思政类教材的一个准则。在编辑思政类教材时,既要有意识弱化理论,摒弃一些过于深奥的理论,突出一些实践性较强、学生容易消化的内容。同时,还要勇于打破原有理论框架,突显应用主线,辅以理论知识的介绍,这样有助于将理论与应用融合起来。同时,还要保持理论的系统性。思政类教材的作用,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还要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如果一味强调理论的实用性而断章取义地破坏理论的系统性,这也是不可取的。因此,编辑人员要加强对思政类教材书稿理论结构体系的审视,内容可以写得通俗易懂,但不能是散乱缺漏。既要把握好教材应用性的特点,又要关注教材的理论体系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系统完整。

4.处理好编辑与作者关系。一般来说,作者如果理论水平不深,对于思政类教材这种理论性较强的作品,是很难从内容方面进行创新,更多只是文字方面的编辑。但从编辑学角度来讲,不同编辑的思想使作品具有不同的特色,一部作品应是作者思想与编辑思想的完美结合,作品中应体现编辑的思想与风格,体现编辑对原作品的再生思维。因此,在编辑思政类教材时,编辑不要被动地去审核文字,不只是文字的纠正者,而要带着批判、怀疑的学术态度,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不断丰富作品的内容,提高作品的思想深度。当然,在进行理论批判时,编辑既要判断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又要保证论述的过程合乎逻辑,要勤于向一些名家请教,善于与作者沟通,以达到共识,共同推进思政类教材的完善。

总之,在工学结合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类教材的改革体现着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时代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编辑人员不仅要“具有更扎实的文字功底、更广阔的学术视野、更丰富的知识储备,并应掌握标题艺术”,[6]更要深入地理解工学结合内涵对编写思政类教材的要求,充分理解教材编写的新理念和新形式,加强与作者沟通交流,充分实践、多方论证,整体把握好教材的质量,打造精品教材,实现教育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1]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52-54.

[2]张欣.日语图书编辑方法谈[J].编辑之友,2011,(9):86-87.

[3]刘荣.例说经管类教材的编辑特点[J].中国出版,2011,(7):42-43.

[4]张孟青.职业教育教材改革的新特点与编辑的新视角[J].编辑之友,2011,(2):34-37.

[5]秦小珊.编辑人员的基本功底锤炼刍议——以旧报刊为视角[J].湖湘论坛,2011,(5):117-118.

[责任编辑石晓博]

Editing of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k-Study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HUANG Su-fen

(Dept.ofIdeologicalEducationTeachingandResearch,SuzhouUniversity,Suzhou234000,China)

Work-study education mode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brings about challenge to ideological education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work-study education mode on ideolog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diting ideolog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at college.

work-study education mode; applied university; ideological education; editing teaching material

2016-03-25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缺失与对策研究(2012jyxm542)

黄苏芬(1982—),女,安徽当涂人,宿州学院思想政治教研部讲师,历史学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

G620

A

1008-777X(2016)04-0082-04

猜你喜欢

工学应用型教材
盐工学人
——宋辉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