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抗战时期工业合作运动在西北小城镇的发展
——以陕西凤县双石铺为例

2016-03-03袁航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凤县事务所工业

袁航

(苏州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论抗战时期工业合作运动在西北小城镇的发展
——以陕西凤县双石铺为例

袁航

(苏州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民国时期西北地区工业落后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抗战期间兴起的一场工业合作化运动逐渐改变了这一现状。一批工业合作社的成立,成为了当时西北各地工业发展的有生力量,打破了多年来西北工业化沉寂的局面,带动了西北各地的经济发展,使得一些小城镇逐渐繁荣起来。有着模范“工合城”之称的陕西凤县双石铺,则是工合运动在小城镇繁荣发展的典型范例,其发展方式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抗战时期;工合运动;凤县双石铺;西北小城镇

抗战爆发后,中国的西部地区成为了抗战的后方基地,承担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担,一时间“开发西部”“建设西部经济国防线”等口号响彻西部大地。中国工业合作运动(简称“工合运动”)就是响应这一号召,由路易·艾黎、埃德加·斯诺、尼姆·韦尔斯等国际友人和徐新六、卢广绵等爱国民主人士倡导,在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兴建起各类工业合作社,组织民众进行工业或手工业生产的抗日自救运动。工合西北区办事处正是以救济难民、发展地方经济、稳定后方局势、支持长期抗战为目的而成立的,通过组织各种工业合作社生产军需、民用产品,力图在工业经济落后的西北地区打开新局面。

工合西北区办事处的工作范围涉及陕、甘、豫、晋、鄂、青等省,在各地均设有事务所,共创办工业合作社500多个,其中不乏像西安、兰州、宝鸡、天水、延安之类的西北重镇,但更多的却是像凤县双石铺、陇县、沔县、徽县之类的西北小城镇。这些小城镇虽然在战前默默无闻,但是随着抗战爆发、工合运动的兴起,逐渐走上历史的舞台,为战时经济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今学界对西北工合历史的区域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延安[1-4]、宝鸡[5-6]、兰州[7]这些西北重镇,而对一些小城镇的研究除山丹[8-9]外还很薄弱,甚至是空白,仅在各地的文史资料中偶有涉及。基于此,本文将视角集中在西北小城镇,以埃德加·斯诺笔下的工合模范城——陕西凤县双石铺为例,言说工合运动的发展。

1凤县双石铺开展工合的有利条件

凤县双石铺镇处于秦岭以南,气候比较温和,全年降水量充足,境内多河道且嘉陵江穿镇而过;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荒山荒坡面积大,农林牧业发达,盛产玉米、小麦、水稻、豆类、棉花、烟叶、洋芋、油菜等作物;加之其位于秦岭腹地,木材、煤铁、铅锌、黄金等资源也非常丰富。[10]59-96抗战爆发前,双石铺虽是一个总人口不到2 000人的弹丸之地,却居陕、甘、川三省之咽喉,随着宝鸡—汉中、西安—汉中、天水—双石铺的公路以及东河桥—双石铺轻便铁路的相继通车,使其成为连接西南和西北的交通枢纽。商业贸易也随之繁荣起来。20世纪20年代末,双石铺拥有各类商家银号40余家,不到十年就发展到360余家,总资本46万余元,[10]269逐渐奠定了其商贸中心的地位。加之战时沦陷区难民的涌入,以及文教卫生、邮政通信、银行信用、长话线路等机构设施的建成使用,使得双石铺这个西北小镇成为了工合运动发展的理想之地。

2凤县双石铺工合的组织建设

工合西北区办事处成立不久,卢广绵就经常派人去调查在双石铺开展工合运动的可行性,先行建立了工业合作社,开展生产活动。随着工合运动规模的扩大,成立了工合事务所,全面管理辖区内各工业合作社的一切事项。

1938年9月和10月,工合西北区办事处在双石铺当地陆续组织成立了钨铁社、机器社、造纸社和耐火砖社;为了开发陕、甘两省的矿产资源,又于10月在此成立了陕甘驻双石铺采矿办事处,专门负责与各采矿合作社的联系。该办事处也经常与其他工业合作社联络。随着工业合作社日渐增多,这些合作社的登记、指导、贷款、考核等事务都需要一个常设机构来处理,因此工合西北区办事处将驻双石铺采矿办事处进行了改组,于1939年4月正式成立了工合双石铺事务所。该事务所在不同时期内先后设有合作、技术、会计、总务、妇女等股专门负责双石铺区内所有工业合作社的人事、统计、组社、技术、指导、贷款、审核、社员教育、发动妇女参加生产等工作,是当地工合的总枢纽。为了扩大工合运动的影响力,更是在1940年4月正式成立了凤县黄牛铺、甘肃徽县(后从双石铺事务所独立出来,升级为事务所)两个通讯处,以便于这两个区域内的工业合作社与事务所之间的联络,同时也加强了事务所对各个工业合作社的指导督查力量。

工合双石铺事务所的第一任主任是李国祯(四川人,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毕业,曾任邹平实验县合作委员会干事、四川省立民众教育馆合作导师等职[11]350),他是一位合作社专家,为工合运动在双石铺地区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先进理念,1940年1月因故调离。工合双石铺事务所的第二任主任是刘沛杰,他指导有方,工作成效显著。

3凤县双石铺工合的经营管理

工合双石铺事务所自成立后,便积极努力地从事组社工作。在事务所的指导下,该区工业合作社无论在规模、布局、资金运转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3.1双石铺工合的规模发展

在工合双石铺事务所成立之前的半年多时间里,双石铺地区已经有8个工业合作社建成并开展起相关业务;在事务所成立之后,又派出指导员在周边地区通过张贴标语、举办演讲、召开座谈会等手段向当地的手工业者以及从沦陷区涌来的失业工人、难民等宣传工合运动,民众反响非常热烈。截至1939 年12月底,工业合作社数量由8社增至25社,社员由149人增至324人,社股为1 240股,股金总额达11 480元。[12]64从当年各月组社的统计[13]来看,自1938年9月之后,双石铺的工业合作社数量就在不断增加,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社成立,尤其在1939年4月和11月这两个时间节点上,新成立的工业合作社数量最多。

3.2双石铺工合的撤并重组

1940年初,为了力求各工业合作社在销量上齐头并进,双石铺事务所将原有的25个工业合作社进行了重新调整。其中“兴华”砖瓦社、“胜利”印刷社、“亚光”炭木社等3社因经营不善,业务没有继续发展的可能,被清算解散;另外,将一面粉社合并至双石铺生产合作社联合社内,专供全区各合作社及其他工合团体的伙食;黄牛铺面粉摊油社与黄牛铺淀粉炭木社合并;又在凤县城内新组建了面粉、纺织、织机3个工业合作社。经过调整,人员和资金得到了合理配置,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工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力,也使得工业合作社的利益达到最大化。截至1940年4月底,双石铺地区共有工业合作社23个,社员361人,社股3 554股,股金总额为33 330元。[13]从上述数据中可知,工业合作社数量虽然比上一年度减少了2个,但社员增加了37人,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0%;社股增加了2 307股,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80%;股金总额增加了21 850元,较上一年度增长了190%。除社员增加不多之外,社股和股金总额几乎比上一年度增长了两倍,说明双石铺的工合事业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

3.3双石铺工合的产业布局

在工合双石铺事务所管辖的合作社当中,合作社经营内容涉及机器、造纸、纺织、采木、制革、耐火砖、陶器、水力磨面、军鞋、泥木、缝纫、砖瓦、采矿、织布、皂烛、供销等十几个行业。这些工业合作社中还存在一种特别现象,即机器、五金、矿冶等重工业合作社的比重不断增长。反映在社员、社股、股金总额等指标上,1940年,占工业合作社总数不及40%的重工业社,在社员、社股、股金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27.7%、40.3%和46.4%。[13]较1939年增长了39%、480%和285.3%。换句话说,即社员每百人中增加了39人,社股增加约5倍,股金总额增加约3倍!从贷款数额上看,这些重工业社占的比例也很大,如双石铺机器社和采矿社的贷款总额为100 700余元,占到该区贷款总额的45%。[13]这就说明,只要条件合适,工业合作这种方式不仅能发展手工业和轻工业,而且能在重工业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3.4双石铺工合的资金管理

双石铺各工业合作社资金的来源除社员自筹外,还包括国民政府行政院和工合总会拨付的基金、金融机构的贷款、国际团体和海外华侨的捐款、私人的投资等。最初,各合作社组建主要依靠社员自筹和上级下拨基金,但由于抗战爆发以后,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贬值,物价飞涨,仅靠下拨的经费和社员认缴的股金远远满足不了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后来还通过从陕西银行和金城银行贷款、接受东南亚爱国侨胞及各国工合促进委员会的捐助来维持。最初的贷款情况并不太乐观,据统计,自1938年9月至1939年12月底,双石铺区内各社通过事务所申请的贷款总额为234 450元,实际下发的款项只有160 972元,[13]只占总额的68.7%。鉴于双石铺在工合西北区的重要性,针对这一情况,工合总会调集多方力量给双石铺各合作社增加贷款额,截至1940年4月底,已增贷款约70 000余元。此外,双石铺事务所的工作人员不辞辛劳,奔波于各大金融机构,争取更多的贷款。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中国银行决定在双石铺投资150 000元,双石铺事务所也与凤县合作金库签订了投资100 000元的合同。自从有了更多的贷款后,各合作社资金运转流畅,业务开展顺利,在短期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各工业合作社在资金的积累上,从无到有,从亏损到盈余,都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在1939年,由于大部分工业合作社都处在开创时期,所以业务的推进效率并不高。到了1940年,各社已初具规模。在这23个工业合作社中,除去有3社在当年4月因登记证暂未下发,未正式开始营业外,其余各社4月份的生产总值(按行业分配)如下:食品类为16 000元,土木石类为3 800元,纺织类为33 280元,机器五金类为18 321元,矿冶类为3 380元,服装类为1 800元,化学类为510元。[13]至于利润,虽然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但各社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盈余,甚至有少数在上一年度亏损了的工业合作社(如军鞋、采木等社),不但已经弥补了亏损,而且获得了部分盈利。

3.5双石铺工合的典型社

在工合双石铺事务所管辖的合作社当中,经营管理得比较好的有机器社、制革社、水力磨面社、耐火砖社等,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机器社。该社是由“复东”机器社和“华一”铸铁社合并而成,社址在双石铺东关关帝庙处。其开办过程也极为曲折艰辛,最初没有生产设备,只能从经过双石铺的西迁工厂中暂借,待到盈利后才有了自己的家当。[14]363-364该社利用靠近嘉陵江的地理优势,以江水为动力用水轮机带动机器生产,全社近200名社员在工程师果潘初的带领下生产出横机、造纸机、纺纱机、锅炉、英式机床等质量过硬的机器设备,尤其以横机最受各工业合作社的青睐欢迎,在整个西北区内都颇有名气。该社不光生产各工业合作社所需的机器设备,而且还可以制造手枪、步枪等军械产品,供给中国军队使用,难怪埃德加·斯诺在参观完机器社后感慨道:这是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重”工业方面的第一个尝试。[15]183此外,该社用水轮机带动柴油发电机发电照明,除供本社自用外,其余电力供应全镇照明,造福了全镇百姓,使双石铺的百姓第一次用上了电,百姓交口称赞,都说是工合把双石铺照亮。[14]364机器社的经营管理完善,人员结构稳定,资金运转也较为流畅,正是这些因素促使双石铺机器社发展迅速,成为西北区内较大的一所重工业合作社。

4凤县双石铺工合的附属机构

双石铺的工合事业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大力发展生产合作社的同时,也建立起了诸如教育、医疗、供销、运输、住宿、科研等方面的配套设施,既方便了自己,又给全镇的百姓带来了福利,从而进一步带动了小城镇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4.1工合教育

工合运动是一场生产与教育相结合的运动,正如路易·艾黎曾经指出:“训练一般有技术能力的社员及职员是今天工合社刻不容缓的事情。”[16]自双石铺事务所成立之后,便针对不同的人群大力开展教育训练工作。首先,双石铺工合事务所为培养和教育工合社员子女学习文化,掌握知识技能,设立了工合小学,有初级班和高级班,校内还设置了幼稚班,除招收社员子女入学外,还招收一些当地儿童,学生最多时有一百五六十人,其中女生占三分之一左右,有效地解决了双石铺当地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其次,双石铺事务所妇女股发动成立了妇女识字班,主要的受教群体是当地的农村妇女。为了减少妇女在训练班、合作社学习工作的障碍,上课除了授以识字教育外,还经常进行时事讲演。[17]识字班规定每天最低限度识字三个,每月考察一次,每个月要知道十个抗战常识,对此妇女们很勤谨,很努力地学习,毫不懈怠。[18]第三,双石铺事务所妇女股还发起成立了妇女纺织训练班,旨在发动本地区妇女及逃难而来的女工友参加合作纺织、纺纱织布的学习。妇女培训合格后进入相关合作社,生产出来的布匹、军鞋、被服等产品,大都运往前线,既为抗战作出了贡献,[19]22-28也使自己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可谓是一举两得。第四,双石铺事务所为了培养干部管理能力,提高社员的技术水平,开设了社员干部训练班,有世界合作史、中国合作史、合作理论、合作社法、会计、纺织、机械等课程。通过培训,干部的管理能力和社员的技术水平日渐提高,为各个工业合作社增加了很多效益。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国际友人、工合的创办人之一路易·艾黎先生借鉴了美国传教士约瑟夫·贝利的做法,于1940年秋季开办了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用半工半读的方式为工合培养技术人员,并且把双石铺作为工合在内地的一个培训中心,培养出一批有能力的工业合作社的领导人和技术带头人。建校初期,学校只有何家坪坡上的三间房子,其中一间是纺织车间,另外两间是教室兼宿舍,学生只有十几个人。1941年英国人乔治·何克来此当校长,经过他与艾黎的不懈努力,学校越办越好,1942年建立了新校舍和作业室,学生发展到80多人,开设了纺织、机械、化工、会计、英语5门专业课程和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基础课程,还添设了一台机床、一台小型汽油发动机,开办了机械车间。双石铺、宝鸡,甚至更远的一些地方的工业合作社开始把学徒工或自己的子弟送来上学。此外,学校还安置了许多从沦陷区迁来的难民子弟和贫苦人家子女,其中不少是孤儿,给他们提供住宿。[20]398-399该校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各工业合作社进行实习,毕业后直接进入事务所或者各工业合作社就业。这种类似于现在校企对接合作的办学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4.2工合医院

抗战爆发后,涌入双石铺的大批难民不仅吃住没有着落,还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不少难民患有传染病,而当时附近几个乡镇都没有完备的医疗设施,使得地处交通要道的双石铺防疫形势十分严峻。为了解决当地缺医少药的问题,推动疾病防治工作,西北工合办事处就在双石铺成立了工合医院。一方面可以对工合职工及家属进行保健防疫,另一方面也可对地方卫生、疾病治疗给予极大的帮助和促进。《培黎通讯》中《工合医院——拯救生命的诺亚方舟》一文这样描述:“该院聘请青年医生唐文贺(毕业于辽宁医学院)担任院长,有6名医护人员和6张病床,逐渐配备了万能手术台、冷光源无影灯、牙科常用器械及旋转椅、输液及消毒釜、分析天平、美制X光机等一批先进医疗器械。”自1939年5月开办以来,医院医生除规定正常门诊时间外,如有紧急病症,不分昼夜,随时出诊,日诊病人数不下二三十人。传染病横行时,医院为工合社员及家属、百姓种痘防天花,打防治伤寒和霍乱的预防针。据1940年上半年统计,该院开办一年时间里,门诊接待病人4 092人(其中百姓1 938人),出诊病人252人(其中百姓158人),住院8人,接生9人;1939年种牛痘878人(其中百姓563人),1940年种牛痘976人(其中百姓718人);1939年注射霍乱疫苗达2 058人(其中百姓1 711人)。[20]393医院不仅对社员和百姓收费非常低廉,还为贫民、难民做了大量的免费医疗服务,当地百姓无不赞誉其为“济世活人的工合医院”。[20]393工合医院不光治病救人,还与当地政府联合发起成立双石铺公益建设委员会,统筹该镇卫生事宜,制订小镇卫生公约,修建公厕,凿筑水井,制作垃圾箱,雇用清洁工打扫街道、厕所,发动百姓共同维护小镇环境,使原本污秽不堪的小镇变得干净整洁。

4.3工合供销处

双石铺供销处成立于1939年10月,设业务、会计、总务三股,隶属于事务所(后为工合联社)。供销处的主要业务是负责供给双石铺事务所各部门及各工业合作社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辅料,同时经销各合作社的所有产品。刚开办时只有一间门市部,每月的贸易额约在800元左右。后来为了扩大规模,供销处租了三间楼房拓展门面,事务所又拨给其流动资金4 000元,致使其月销售额增至2 800余元。[12]131贴有“工合”商标的各种棉布、毛毯、袜子、皮箱、皮鞋、衬衣、毛巾、手套、肥皂等日用品很受双石铺百姓的欢迎。而像机器社等一些重工业合作社的产品(如仿英制千尺机床)也通过供销处来销售,产品在西北各地的工业合作社颇受欢迎。该处独立核算,每年都有所盈利。工合供销处的设立,活跃繁荣了小城镇市场,调整了生产消费供需平衡。另外,由于它设有门市部,接触人群广,起到了宣传工合事业的作用,给双石铺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

4.4工合运输站

西安—汉中、宝鸡—汉中、天水—双石铺公路以及东河桥—双石铺轻便铁路的相继通车,使双石铺成为了交通枢纽,因此西北工合运输处就在双石铺成立了工合运输站,设有站长和会计各一人。站里备有汽车,主要承担工合所属单位和各合作社所需的机器设备及原材料的运输业务和车辆加油任务。此外,在运输力量有余时,还帮助镇上的其他单位运输货物,增加收入。该运输站不仅方便了工合系统中的运输,也帮助镇上其他单位解决了不少运输困难。

4.5工合招待所

随着工合运动在双石铺的发展壮大,加上其位于交通要道,原本宁静的小镇变得喧嚣起来,一时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西北工合办事处于1941年在此设立工合招待所,一方面为各地工合人员到双石铺参观、访问、办公时提供住宿,一方面对过路商人、旅客等开放。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收入,还缓解了小镇来往旅客住宿紧张的状况。

4.6工业试验所

工业试验所原是位于西安的陕西省建设厅的附属机构,后因经费问题停办。1939年由工合西北区办事处投资与陕西省建设厅合办,因考虑敌机轰炸而迁往双石铺。新的试验所每月由工合西北区办事处、陕西省建设厅分别出资863元和600元作为日常开办经费,双方还拿出20 000元流动资金用于试制火碱、肥皂、漂白粉、味精、酱油等民用品。[21]100该试验所为工业合作社和其他行业做了许多有实际意义的检测试验,为提高各类产品性能、保证质量、满足当时民众生产生活消费作出了一定贡献。

5结语

工合运动在双石铺的扎根、发芽、壮大,不仅实现了其支援抗战、救济民众的目标,而且带动了双石铺的发展。无论是开办工业合作社,还是开展妇女儿童普及教育,亦或是发展医疗卫生、服务、科研等事业,工合双石铺事务所都注重与当地的密切联系,注重对基层民众的启蒙、培养、动员,把双石铺从战前一个默默无闻的贫穷山区小镇,变成了工业、教育、医疗、供销、运输、住宿、科研全面发展的西北名镇,正如《凤县志民国时期资料汇编》中西北大学经济调查组之描述“军政机关林立,万商云集,市面之发达,竟成日新月异之象”,工合运动对双石铺的开发为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树立了很好的标杆。双石铺这样的小城镇之所以会因工合运动而兴起,除了工合加强与地方、民众的联系之外,还因为其所开办的事业覆盖面广,而且大多扎根于小城镇和乡村,可以因地制宜地发展投资小、见效快的小型工商业。它使得当地民众亦工亦农亦商,逐步脱贫,还吸收了附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难民、失业工人、伤残军人等进社就业,既解决了他们的生存问题,同时也稳定了社会局面。这种发展方式对于解决当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所形成的“民工潮”及其系列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的办学模式对于落后地区的人才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种半工半读学习,校企对接合作的职业技术教育方式,就是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对于解决农村乡镇企业中遇到的人才不足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启示。由此可见,双石铺工合运动的成功模式是当前中国落后贫困城镇地区实现有效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选择之一。

[1]张志强,胡民新.路易·艾黎与延安“工合运动”[J].理论学刊,1985(5):46-49.

[2]菊池一隆.陕甘宁边区的中国工业合作运动[J].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1993(22):125-159.

[3]井上久士.抗战前期陕甘宁边区之经济建设[M]//卢广绵,寿祝衡,齐福霖.回忆中国工合运动.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4]李声满,孙宝根.论抗战时期的延安工合运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3):144-146.

[5]张淑晖.抗战中的宝鸡工合[M]//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陕西军民抗战纪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6]陈仙樵.宝鸡工合的产生、发展与结局[M]//卢广绵,寿祝衡,齐福霖.回忆中国工合运动.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7]焉寿先.中国工合运动在兰州[M]//政协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14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8]张翰赟.1942—1949年山丹“工合”运动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9]周书元.山丹培黎学校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

[10]凤县志编纂委员会.凤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11]卢广绵.工合西北区办事处所属各事务所主任名录[M]//卢广绵,寿祝衡,齐福霖.回忆中国工合运动.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12]姜漱寰.工合运动在西北[M].宝鸡:工合西北区办事处,1940.

[13]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办事处.双石铺事务所工作实施概况[J].西北工合,1940,3(9):31-49.

[14]安锡畴.西北“工合”史略[M]//凤县文史资料:第17辑.凤县:政协陕西省凤县委员会学习联络文史委员会,2011.

[15]埃德加·斯诺.斯诺文集:第3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16]路易·艾黎.工合的技术训练问题[J].中国工业,1944,23:19-22.

[17]尚季芳,张春航.经济与思想之改进:战时工合运动与西北社会变迁[J].历史教学,2013(4):23-32.

[18]任柱明.西北区妇女工作[J].西北工合,1939,2(1-2):97-117.

[19]成训,唐剑,翟国良.“工合”运动在凤县[M]//宝鸡文史资料:第11辑.宝鸡:政协宝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3.

[20]文尤才.中国工合运动的天堂——凤县[M]//凤县文史资料:第17辑.凤县:政协陕西省凤县委员会学习联络文史委员会,2011.

[21]朱健.工合历程[M].北京:金城出版社,1997.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Cooperation Movement in the Small Towns in Northwest China During theAnti-Japanese War——Take Shuangshipu Town,Feng County in Shaanxi Province for an example

YUAN Hang
(College of Humanity,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 215009,Jiangsu,China)

It is an uncontroversial fact that the region in Northwest China is backward in industry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The rising Industry Cooperation Movement gradually changed the situatio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The establishment of lots of industrial cooperatives broke the deadlock of industrialization being backward in many years and brought abou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Northwest China so that some small towns became prosperous in the region.The Shuangshipu Town called the“Model Gung Ho City”is the symbol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Cooperation Movement.Its development pattern still has reference value nowadays.

during Anti-Japanese War;the Industry Cooperation Movement;Shuangshipu Town in Feng County;the small towns in Northwest China

K265

A

1672-2914(2016)01-0086-06

2015-11-23

袁 航(1990—),男,陕西宝鸡市人,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猜你喜欢

凤县事务所工业
设计事务所
共营与共赢:凤县企业为何乐于“进村”
设计事务所 芬兰PES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LLA建筑设计事务所
2017 年度业务收入前100 家会计师事务所信息
工业人
惠安盐路与周边市场网络的形成
凤县大红袍花椒(凤椒)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陕西凤县羌族文化中的“体育元素”以舞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