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宾语前置类型例谈
2016-03-03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金晓琴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 金晓琴
古汉语宾语前置类型例谈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金晓琴
文言文宾语前置代词疑问句否定句
学习文言文要落实的基础知识中,最根本的是字、词、句。其中“句”,我们必须要了解几种基本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疑问句、倒装句等等。而倒装句中常见的有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其中的宾语前置是高考考纲中规定的考试内容之一。下面我通过一些实例来谈谈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找出它的规律和特点,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在语法中,动词(这种动词一般是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后面。如果在某种条件下,宾语置于动词或介词前面了,这就叫宾语前置。因此,宾语前置又分为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两类。
一、动词宾语前置
我们先来看动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置于动词的前面。所谓否定句,就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句中有否定副词“不”、“未”、“无”、“毋”、“弗”,无定代词“莫”等这样的句子。如果句子的宾语是代词,则一般置于动词谓语之前,构成“否定词+前置宾语+动词”句式。例如:
(1)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2)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陈寿《隆中对》)
“莫之许”就是“莫许之”,其余各例类推。
这一类宾语前置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如果宾语不是代词,或者全句不是否定句,就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例如: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未绝鼓音。(《左传·鞌之站》)
(3)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
例(1)(2)中的宾语“王”、“鼓者”是名词,非代词,所以不前置。例(3)中的后一分句“其于我乎”没有否定词,即不是否定句,所以宾语“我”尽管是代词,也不前置。
这一类宾语前置句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
第一种情况请看例句:
(1)若不许君,将焉用之。(《左传·昭公四年》)
(2)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庄子·秋水》)
这两例中“君”和“子”一类词,虽然有一定的称代作用,但并不是代词,而是名词,在否定句中是不能放在动词之前的,古汉语中不能出现“不君许”、“不知子“之类的句子。
第二种值得注意的情况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律没有下文将要讲到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律严格。在先秦古籍中,也可以找到不少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不前置的例子。例如:
有事不告我。(《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常见的疑问代词有“何”、“谁”、“孰”、“安”、“胡”、“奚”、“曷”、“焉”等,这种句式的格式为“前置宾语”(疑问代词)+动词”。例如:
大王来何操?(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何操”就是“操何”,其余各例类推。这一类宾语前置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是疑问代词,二是全句必须是疑问句,且要求较严格。
3.文言中有时为了强调宾语,通过“之”或“是”把宾语前置。“之”或“是”复指前置宾语,构成“前置宾语+之(是)+动词”的句式。例如: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司马迁《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何功之有”就是“有何功”,其余各例类推。
这类宾语前置句如果要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唯(惟)……之……”的格式,副词“唯(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乃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如:
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4.其他的或为了强调,或根本平仄语势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于动词的前面,这在文言文中也不少见。例如:
秦城恐不可得。(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城恐不可得”就是“恐不可得秦城”,其余各例类推。
二、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与”、“自”、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它一般放在介词之后,但在以下情况下要置于介词的前面:
1.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要前置。例如:
(1)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2)何以战?确 _____(《左传·曹刿论战》)
“谁与”就是“与谁”,“何以”就是“以何”。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有时也置于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介词是“以”。例如:
余是以记之。(苏轼《石钟山记》)
“是以”就是“以是”(因此),其他各例类推。
3.介词宾语如果是方位词,也常置于介词的前面。例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东向”就是“向东”,不可理解为“东方”,其余类推。
以上对古汉语句法中的成分倒置中宾语前置作了一些粗浅的归类与总结,书海无涯,不能至善至全,只愿共同学习,为中国古文化的挖掘探索尽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