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
2016-03-03张君君朱宏斌
张君君,朱宏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杨陵 712100)
秦汉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
张君君,朱宏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杨陵 712100)
学界对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的研究已取得颇多成绩,主要涉及气候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水资源的分布与变迁、动植物的分布变迁、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五个方面。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将有助于今后秦汉生态环境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秦汉;生态环境;气候变迁;经济开发
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术界明显加强了对生态环境史的研究。在有关秦汉生态环境史研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颇多,涉及气候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水资源的分布与变迁、动植物的分布变迁、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五个方面。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助益。
1 气候变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历史时期,气候不断波动。竺可桢[1]将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分为: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是温暖期、西周前期是寒冷期、东周到西汉末是温暖期、东汉到南北朝为寒冷期、隋唐是温暖期、两宋则是寒冷期、宋末元初是温暖期、明清则为寒冷期。这奠定了学术界对古代气候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拓宽了其他领域的研究视野。刘昭民[2]、张丕远[3]在对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进行研究时指出,古代气候的变化对政治、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
20世纪50年代,文焕然[4]便开始对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状况进行考察。70年代,学术界出现了秦汉气候变化研究热潮。陈业新[5]以两汉时期的气候为研究对象,指出:在冷暖变动方面,两汉时期的气温比春秋时期气温要低,与今天相比较无大差异,仅有的区别在于具体的变动幅度上,前、后汉相比,西汉略冷,东汉稍暖,但其间有多次波
动,东汉末年,气候急剧转冷;在干湿状况方面,该期具有若干干湿相间的显著特征。由于气候的变化,对秦汉生态环境也造成很大影响,圃田泽湖地表水显著减少,湖域范围迅速萎缩。[6]蓝勇[7]认为秦汉时期气候与当今社会相比更加温暖湿润,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在更推向北方。关传友[8]也得出相似结论,他指出西汉时期陕西关中地区有大面积竹林分布,东汉时期趋于寒冷,陕西渭河平原及函谷关以东地区的竹林被大面积冻死,到东汉后期,随着寒冷程度的继续加剧,竹子的生存和生长受到很大威胁。气候的变化也影响着中国文明的变迁。有研究表明,距今3 000年至220年之间,新疆存在着一个冷湿的气候时期,雨水较多,雪线下移,造就了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丝路文明。[9]
人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在灾害史中,气候灾害占有很重要的比重。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对秦汉灾害史也开始给予关注。丁光勋[10]研究得出两汉时期国家体制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孙如琦[11]、杜民喜[12]认为两汉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与流民问题的产生密不可分。
2 水资源的分布与变迁
水是生命之源,对水的分布及利用情况进行研究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历史时期,鄱阳湖[13]、上海地区[14]、荆江地区[15]、南通地区[16]、开封水环境[17]、黄浦江水系[18]都发生过巨大变化,影响着河、湖、陆的变迁。坐落在江汉平原的云梦泽,在秦汉时期形状、位置大变,有的湖泊被填淤或东移。[19]
秦汉时期黄河流域的水文变化明显。史念海[20]对黄河泥沙及安流情况进行研究,指出:秦汉时期,在西安周围的河流中可以行船,后来由于河流流量减小,最终导致不能航运。[21]赵淑贞、任伯平[22]对东汉黄河流域安流情况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刘江旺、朱健[23]分析指出汉代黄河水患与黄河淤塞、河床增高、湖泊淤平有关。王尚义、任世芳[24]对两汉时期黄河下游水患及中游河口至龙门间土地利用方式带来的环境后果进行了研究。李元芳[25]分析了西汉黄河三角洲的特征。
在西北水环境的历史变迁方面,学者们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李并成[26-27]指出,西汉大规模开发猪野泽地区之前,这一地区尚处在自然水系时代。他还采用文献考证、野外观察,结合地貌学、地层学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配合卫星拍摄和航空拍摄的图像解译,将自然科学研究手段与历史科学研究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历史时期河西地区河湖水系的变迁展开研究。宋晓梅[28]对历史时期特别是秦汉罗布泊地区环境演变情况进行了探究,利用“二重证据法”分析新疆楼兰古城消亡的原因和罗布泊地区环境演变的过程。王永兴、阚耀平[29]以天山北麓地区、西北干旱区及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情况为研究对象,指出塔里木盆地在魏晋前存在着两个独立的水道系统,称为南河与北河。张莉[30]指出楼兰古绿洲的环境演变及其在4世纪末的最终消失都与塔里木河及孔雀河河水的空间分布密切相关。
在东部沿海的水环境研究方面,由于辽渤海地区开发较晚,学者们对秦汉时期这一地区的河流变迁给予的关注较少。王子今[31]认为西汉时期渤海湾西岸曾经发生大规模的海侵,对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林汀水[32]对辽河海岸线的变迁情况进行了考察,他指出西汉后期海水可能淹没至大凌河、绕阳河、辽河下游三角洲地区,但后来海水退却,三角洲地区扩大。
3 动植物资源的分布与变迁
植物的分布变迁是生态环境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凌大燮[33]、马忠良[34]、董智勇[35]、周鸿[36]等学者对历史时期的森林变迁情况给予了关注。郭予庆[37]研究了河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他根据文献资料,阐明了远古先秦至明清时期河南境内的地理环境变迁状况。周炳中[38]从历史时期河南登封地区的地质、气候、植被等方面着手,分析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情况。朱士光[39]、王九龄[40]、于希贤[41]、袁森坡[42]等学者研究了华北地区森林的历史演变情况,多有涉及秦汉时期华北地区森林植被的变化。史念海[43]在对整个历史时期森林分布及变迁情况进行研究时指出,春秋战国以迄秦汉,陇山以西、渭河上游各地蔓延着极为广大的林区,木材取之不竭,民间房屋皆用木板构成。这些研究从历史发展角度阐明了秦汉时期植被的分布与变迁。
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秦汉时期,部分地区原始森林开始遭到破坏。有研究表明山东地区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原始林已砍伐殆尽,进入原始森林到光山裸岩的历史演变阶段。[44]史念海对黄河流域森林植被研究时指出:秦汉时期黄土高原绝大部分地区被农耕民族所控制,历代王朝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迁,在黄土高原北部大兴军屯
和移民充边,从而掀起了大规模毁林毁草垦荒造田运动,这造成了黄土高原森林草原的极大破坏。[45]另外,伐木修栈、畲田开发和山地垦殖都会对森林植被造成破坏。[46]倪根金[47]根据汉简,指出汉代居延地区正是由于不断毁林垦殖,破坏了森林资源,才导致了居延垦区衰落。
王子今[48-49]考察了秦汉时期的护林造林育林制度及湖泊、竹林、野生动植物的情况,指出秦至西汉五陵原植被的原生形态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保留的,山光水色,密林芳草,这也是人们向往的社会生活。在秦汉时期,黄河流域人类涉足较多,开发早,植被破坏严重,其他地区的植被还处在初始开发阶段或者仍处在原始森林期。
动物迁移与生态环境变化关系密切。中国园林动物历经了先秦起源期、秦汉魏晋唐宋繁荣期、元明清衰落期三个大的历史变迁阶段。[50]秦汉直到清代中叶,秦岭仍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许多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鹿以及熊、虎、野猪等仍大量生存。[51]苗瑞雪[52]分析了秦汉时期动植物的分布状况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动植物的影响。王子今[53-54]根据居延简牍分析了汉代居延地区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并指出孔雀生存在龟兹等西域地区的历史条件是值得探讨的生态问题。
此外,秦汉时期海洋动物的研究也受到了学者的关注。杨德渐、陈万青[55]在研究中指出秦汉魏晋时期人们对水生动物的辨识有了提高。
4 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变迁
对于秦汉时期传统农业经济的开发,学者们主要采用历史文献资料法、多学科交叉法、历史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制约角度进行探寻。徐卫民[56]、肖瑞玲、于志勇[57]分别探讨了秦汉都城及河套地区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李健超[58]指出:秦汉时期,经济增长使人口增加,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同时也给秦汉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王乃昂[59]研究也指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天然植被主要是疏林灌丛草原,秦汉时代森林覆盖率达到30%是可能的,后来由于人口增加和大规模土地开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朱士光[60-61]认为,黄土高原原始农牧业产生之前,这里大都为天然植被占据,秦汉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和农业开发,黄土高原区的森林开始遭到破坏。他还根据大量的历史文献记载及考古材料,指出秦汉以来近千年的开垦种植、放牧、砍伐及战争破坏,对黄土高原北部边缘与鄂尔多斯高原之间的环境产生巨大破坏,以至于唐时出现风沙侵蚀,并形成流动沙丘。随着秦汉时期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并引起自然灾害。但学术界也有另外的观点。赵世明[62]指出,秦汉时期,随着人口增长,水利建设加之屯田使农业逐步取代畜牧业,因而植被不断萎缩;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为有限,生态环境变迁总体上呈温和状态。王建革[63]认为秦汉时期人口压力并没有给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带来很大的破坏,也就是人类活动并没有超出自然界的自我净化能力。
惠富平[64]研究了汉代西北地区农业环境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徐卫民、秦怀戈[65]探讨了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自然环境变化情况。陈育宁[66]考察了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进一步指出自秦汉以来的过度开垦是引起沙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李并成[67-68]分析了瓜州这块绿洲的沙漠化过程,揭示了河西走廊古绿洲沙漠化区域的分布特点和结构特征。朱磊[69]指出:秦汉西北地区农业开发过程中,自然灾害越演越烈,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矛盾驱动力,这一时期是历史自然灾害的肆虐期。
学者对新疆地区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新疆塔里木地区、和田地区。樊自立[70]对历史时期新疆的绿洲、植被、沙漠变迁情况作了综合性的研究,他指出绿洲的形成和演变是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对塔里木河绿洲研究过程中,他得出:秦汉时期南疆大部分地区是以农为主,河流下游的自然植被是良好的,生态处于自然平衡;古代绿洲多数分布在河流下游,并提出了“引水移向山前地带阶段”形成“旧绿洲”的结论;新疆南疆绿洲形成演变分三个不同时期:以人就水时期、以水就人时期、以地就水时期;秦汉时期是简易引水灌溉,为以人就水时期,汉后由于人类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内地人口的大量迁入,人类活动下移到山前平原地区,出现了农牧交错发展时期。[71]新疆历史经历了牧业——农牧交错——农业的变化过程;水资源利用经历了从自然时期、小规模利用时期、大规模开发利用时期的变化过程;绿洲经历了由自然到人工和由低山带——盆地内部山前平原的转变过程;绿洲和城镇的放弃,不是由于气候变干、水量减少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为的活
动使地表水重新分配,引起局部地区干旱缺水,并受风沙和盐碱灾害所迫。[72]
秦汉时期,政府对西北地区的开发,对扦弥故地、新疆和田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73]殷晴[74]指出:新疆和田地区在西汉后得到迅猛发展,人口激增,不合理的开发,盲目垦殖,扩大耕地面积,是新疆和田环境恶化的种因。李吟屏[75]也对和田地区沙漠与绿洲的变迁有所研究,得出在汉朝和田地区沙漠面积略有扩大的结论。艾斯卡尔·艾灿别克[76]、方英楷[77]进一步对新疆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开发关系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历史时期由于重农轻牧,特别是秦汉以后的移民和屯田使大片草原转化为农田,对环境造成很大破坏。
惠富平、李琦珂[78]从农业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角度入手,指出秦汉时期气候温暖,长江流域水稻种植已由圩区向平原再向丘陵地区扩展。蓝勇[79]研究了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的关系。吕卓民[80]通过梳理有关资料,认为秦汉时期西北地区是以畜牧业生产占主导地位的,隋唐之后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经营开始上升到主导地位。张芳[81]根据太湖地区古代圩田的开发速度、规模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把太湖圩田的开发过程分为缓慢发展期、迅速发展期、转型及膨胀发展期、局部地区圩田发展期四个阶段,指出秦汉时期属于圩田缓慢发展期。谢丽[82]对西汉至唐朝时期楼兰古国和塔里木河中、上游地区的绿洲农业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证了荒漠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建立了“绿洲废弃周期”的理论模型,得出“在没有植被阻挡、地表粗糙度几乎为零的情况下,绿洲被风蚀或被风沙侵入的速度,也就是绿洲废弃的速度与风蚀或风沙侵入的速度成正相关”的结论。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秦汉时期关中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业开发奠定了自然基础,但过度的农业开发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83]战国秦汉时期,部分北方地区改良土壤,开发农田,还以淤灌形式修建农田水利工程,造成众多湖泊、沼泽、湿地被湮灭,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灾害。[84]历史时期河套平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情况[85]、秦汉河套平原农业灌溉情况[86]可以给予佐证。
陈业新[87]指出,秦汉时期西北地区的农业开发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自秦汉开始,西北地区的气候逐渐变干,而此时对西北地区大规模的农业开发也开始了。农耕日益扩大的总趋势,加剧了西北地区由气候变干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并使之呈现出不可逆转的特性。[88]王涛[89]进一步指出秦汉时期人类不合理开发是导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原因。惠富平[90]研究了西北地区农牧开发与生态变迁的关系,指出西汉中期是西北地区农业开发的第一个高潮,同时也引起了当地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秦汉时期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促进了一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刘晓满[91]指出南阳和汝南没有中原开发得早,从西汉末年开始,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质资源使当地经济突飞猛进。陈雄[92]在研究宁绍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中指出,秦汉时期此地区人口稀少,土地开发利用低,环境保持着原始生态状况。秦汉时期南方一些地区在农业开发的同时也形成了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局面。西南夷的部分河谷平地和郡县治所周围的农业生产是达到了中原农业发达地区水平的,而这些农业发达地区是被广大的未开发地区和牧业区所包围的,“这种农业开发格局与秦汉政府对西南夷地区的开发方式以及西南夷地区自身的自然条件与社会习俗是分不开的,它也保证了西南夷地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93]北方一些地区的经济结构也促进了良好生态环境的维持。张生寅[94]指出,秦汉时期河湟羌人独特的经济社会结构是对青海草原资源环境的一种精巧利用与主动适应,对维持草原人地关系平衡、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历史经验表明,人与自然是可以以有效的方式和谐共进的。
5 生态环境的保护
随着自然环境日益恶化,自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开始关注历史时期的环保行为与生态思想,试图从历史经验教训中吸取精华,促进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潘佑找[95]说道: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在人类面临环境严重污染的今天,我们要认真地挖掘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重温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教义,反思我们反自然、破坏自然的行为,这对扭转当前农业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局面、发展可持续生态农业大有裨益。
古代陕蒙晋大三角地区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河系变迁、土地沙漠化问题严重,朱士光[96]利用考古发掘、文献史籍与野外考察资料,分析论述陕蒙晋大三角地区历史时期几个农业生态环境变迁问题,指出秦
汉时期河套地区就有盐碱问题以及人类活动对这些现象的形成造成的影响,为陕蒙晋地区的综合开发与整治提供了背景材料。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倪根金[97]分析了秦汉时期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自然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及防治污染的方法。陈业新[98]将生态与政治结合起来,对秦汉时期的生态职官进行了考察。余文涛[99]对我国古代环境保护思想以及古今环境变迁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孙宏恩[100]认为秦汉时期对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视和实施的相应管理措施,减缓了生态恶化速度,培养和教导了民众生态保护意识。王福昌[101]分析了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环境破坏行为、时人的环保的认识及具体环保措施,指出秦汉时期江南的环保措施得到进一步完善。“读史明鉴”,诸如党超[102]、关荣波[103]、谢继忠[104]等学者都对秦汉时期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及环保措施展开研究,为当今的生态和环境的保护提供了理论指导。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是古代农业社会开发的早期阶段,森林资源还相当丰富。除了中原黄河流域人类较早涉足的地区生态环境受人类影响较大外,其他地区特别是南方两广等地几乎无人涉足,大部分生态环境仍处于原始状态。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秦汉自然灾害现象总体记录的很少,而这段时期的灾害几乎都属于自然灾害,人类可能对大自然的破坏力量是十分微弱的,是在大自然的自我净化和包容的程度内。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的研究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对动物变迁、环保思想、南方地区、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等的研究取得的成绩甚微,秦汉时期生态环境史的研究从广度和深度上仍有很大拓展空间。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进一步对历史时期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15-38.
[2]刘昭民.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
[3]张丕远.中国历史气候变化[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文焕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5]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J].历史研究,2002(4):76-95.
[6]黄富成,王星光.先秦到秦汉“圃田泽”环境变迁与文化地理关系考略[J].农业考古,2014(1):151-156.
[7]蓝勇.中国西南历史气候初步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2):13-39.
[8]关传友.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竹林分布的影响[J].农业考古,2003(3):208-210.
[9]李江风.新疆气候[J].气象,1978(9):17-18.
[10]丁光勋.两汉时期的灾荒与荒政[J].历史教学问题,1993(3):17-21.
[11]孙如琦.西汉流民问题初探[J].青海社会科学,1986(4):68-74.
[12]杜民喜.试论汉代的流民问题[J].绥化师专学报,1987(2):58-65.
[13]谭其骧,张修桂.鄱阳湖演变的历史过程[J].复旦学报,1982(2):42-51.
[14]张修桂.上海地区成陆过程概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79-85.
[15]周凤琴.荆江历史变迁的阶段性特征[J].历史地理,1992(10):273-287.
[16]王涛.近7000年来南通地区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S2):193-202.
[17]吴小伦.开封水环境的历史变迁[J].农业考古,2014(3):162-167.
[18]满志敏.黄浦江水系的形成原因述要[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54-59.
[19]谭其骧.云梦与云梦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12):1-11.
[20]史念海.黄土高原主要河流流量的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2):1-36.
[21]史念海.论西安周围诸河流量的变化[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55-67.
[22]赵淑贞,任伯平.关于黄河东汉以后长期安流问题的再探讨[J].地理学报,1998(5):463-469.
[23]刘江旺,朱健.两汉时期黄河水患与黄河下游生态环境变迁之考察[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163-164.
[24]王尚义,任世芳.两汉黄河水患与河口龙门间土地利用之关系[J].中国农史,2003(3):118-125.
[25]李元芳.西汉古黄河三角洲初探[J].地理学报,1994(6):543-550.
[26]李并成.猪野泽及其历史变迁考[J].地理学报,1993(1):55-60.
[27]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8]宋晓梅.历史时期罗布泊地区环境演变过程[J].干旱区地理,2009(1):107-111.
[29]王永兴,阚耀平.塔里木盆地南部2000年来的环境变迁[J].干旱区地理,1992(3):36-43.
[30]张莉.汉晋时期楼兰古绿洲环境变迁动态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1.
[31]王子今.论秦汉辽西并海交通[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22-27.
[32]林汀水.辽东湾海岸线的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
(2):1-13.
[33]凌大燮.我国森林资源的变迁[J].中国农史,1983(2):26-36.
[34]马忠良,宋朝枢,张清华.中国森林的变迁[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35]董智勇,佟新夫.中国森林史料汇编[G].北京:中国林学会林业史学会,1993.
[36]周鸿.古今森林的变迁[J].云南林业,1992(3):25.
[37]郭予庆.河南地理环境的历史变迁[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73-76.
[38]周炳中.河南登封自然生态环境演变初探[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3):36-38.
[39]朱士光.历史时期华北平原的植被变迁[J].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4):79-85.
[40]王九龄.北京地区历史时期的森林[J].农业考古,1983(2):34-42.
[41]于希贤.北京市历史自然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45-58.
[42]袁森坡.塞外承德森林历史变迁的反思[J]河北学刊,1986(2):26-31.
[43]史念海.论历史时期我国植被的分布及其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3):43-73.
[44]李继华.山东森林的历史演变[J].农业考古,1987(1):219-225.
[45]史念海.黄土高原森林和草原的变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46]马强.汉中地区生态资源的历史变迁及其成因[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9):48-55.
[47]倪根金.毁林与汉代居延垦区的衰落[J].灾害学,1994(1):65-68.
[48]王子今.秦汉时期的护林造林育林制度[J].农业考古,1996(1):156-160.
[49]王子今.西汉“五陵原”的植被[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5):1-6.
[50]郭凤平,方建斌.中国园林动物变迁的主导因素初探[C]//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3.
[51]李健超.秦岭地区古代兽类与环境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4):33-44.
[52]苗瑞雪.动植物与秦汉生态环境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53]王子今.简牍资料所见汉代居延野生动物分布[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63-67.
[54]王子今.鬼兹“孔雀”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81-88.
[55]杨德渐,陈万青.中国古代海洋动物史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0(2):80-86.
[56]徐卫民.秦汉都城与自然环境关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7]肖瑞玲,于志勇.秦汉时期人类开发活动对河套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22-25.
[58]李健超.秦岭地区古代兽类与环境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4):33-44.
[59]王乃昂,颉耀文,薛祥燕.近2000年来人类活动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9):12-19.
[60]朱士光.历史时期黄土高原自然环境变迁及其对人类活动之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85(1):76-90.
[61]于希谦.略谈秦汉时代的自然环境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3):41-52.
[62]赵世明,雍际春.秦汉时期关中—天水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1):79-83.
[63]王建革,陆建飞.从人口负载量的变迁看黄土高原农业和社会发展的生态制约[J].中国农史,1996(15):77-85.
[64]惠富平,王思明.汉代西北农业区开拓及其生态环境影响[J].古今农业,2005(1):80-85.
[65]徐卫民,秦怀戈.秦汉时期的关中自然环境[J].南都学坛,2013(5):22-24.
[66]陈育宁.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的形成和发展述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6(2):69-82.
[67]李并成.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州[J].敦煌研究,1994
(3):71-81.
[68]李并成.河西走廊汉唐古绿洲沙漠化的调查研究[J].地理学报,1998(2):106-115.
[69]朱磊.汉唐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灾害研究[D].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70]樊自立.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利用与生态平衡及土地沙漠化[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3):27-31.
[71]樊自立,艾里西尔,王亚俊,等.新疆人工灌溉绿洲的形成和发展演变[J].干旱区研究,2006(3):410-418.
[72]樊自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塔里木盆地绿洲演化的影响[J].中国沙漠,1998(4):308-313.
[73]殷晴.湮埋在沙漠中的绿洲古国——扦弥故地考索[J].新疆社会科学,1985(1):65-79.
[74]殷晴.和田地区的环境演变与生态经济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1987(3):49-55.
[75]李吟屏.和田地区沙漠与绿洲的变迁——从文字史料与考占资料得到的启示[J].新疆大学学报,1985(3):70-80.
[76]艾斯卡尔·艾灿别克.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消失[J].新疆环境保护,1994(2):20-23.
[77]方英楷.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兴衰与保护[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1):115-123.
[78]惠富平,李琦珂.历史时期长江流域农业生态变迁述论[J].池州学院学报,2011(4):1-9.
[79]蓝勇.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1):153-169.
[80]吕卓民.略论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历史发展与演变[C]//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3.
[81]张芳.太湖地区古代圩田的发展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C]//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3.
[82]谢丽.绿洲农业开发与古楼兰古国生态环境的变迁[J].中国农史,2001(1):16-26.
[83]方原,唐穆君.论秦汉关中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39-41.
[84]黄富成.略论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农田水利开发——淤灌与环境的关系[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2):106-109.
[85]马波.历史时期河套平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4):121-136.
[86]王飞.农业开发与水环境营建——论秦汉河套平原引黄灌溉区农业发展[J].生产力研究,2012(8):36-40.
[87]陈业新.秦汉时期西北开发史鉴[N].光明日报,2000-12-08(C3).
[88]杨红伟.论历史上农业开发对西北环境的破坏及其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2005(1):240-243.
[89]王涛.论秦汉时期人类不合理开发是导致西北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性因素[D].郑州:郑州大学,2005.
[90]惠富平.中国古代西部农牧业开发与生态变迁[C]//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East—AsianAgriculture History,2007.
[91]刘晓满.河南两汉文化区域变迁原因探讨[J].南都学坛,2006(1):20-24.
[92]陈雄.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宁绍地区土地开发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6-9.
[93]王勇.秦汉时期西南夷地区的农业开发[J].中国农史,2002(3):18-23.
[94]张生寅.论秦汉时期河湟羌人的经济社会结构及与青海草原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J].青海民族研究,2010(3):116-119.
[95]潘佑找.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对农业环境保护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96]朱士光.历史时期农业生态环境变迁初探[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0(2):106-112.
[97]倪根金.秦汉环境保护初探[J].中国史研究,1996(2):26-37.
[98]陈业新.秦汉生态职官考述[J].文献,2000(4):41-47.
[99]余文涛.中国的环境保护[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
[100]孙宏恩.秦汉时期生态环境教育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965-17966.
[101]王福昌.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环境保护[J].社会科学杂志,1999(2):61-65.
[102]党超.论两汉时期的生态思想[J].史学月刊,2008(5):114-120.
[103]关荣波.略论先秦两汉时期的生态保护[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40-42.
[104]谢继忠.从敦煌悬泉置《四时月令五十条》看汉代的生态保护思想[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114-117.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History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ZHANG Junjun,ZHU Hongbi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NorthwestA&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Shaanxi,China)
The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achieved quite a lot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which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the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of water resources,the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of flora and fauna,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The paper focu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se studies to facilitate future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Qin and Han dynasties;ecological environment;climate change;economicdevelopment
K232
A
1672-2914(2016)05-0028-07
2016-05-21
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2014rwzd0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36)。
张君君(1992—),女,湖北襄阳市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科技史。
朱宏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