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邦汉国的建立及其意义

2016-03-03梁中效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汉王汉中刘邦

梁中效

(陕西理工大学 两汉三国文化研究所,陕西 汉中 723001)

刘邦汉国的建立及其意义

梁中效

(陕西理工大学 两汉三国文化研究所,陕西 汉中 723001)

汉朝作为中华文明的全盛时期之一,对世界和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汉中物产资源丰富,战略地位优越,刘邦君臣发现并夺取汉中,进而建立汉国,是其一生事业的转折点。刘邦汉国的建立,上接三代,下启汉统,奠定了西汉、东汉、蜀汉四百年的汉文化基础,开创了绵延至今的“汉”文化符号先河,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谱系上占有重点地位。

汉中;汉国;文明

周秦汉唐是中华文明的全盛时期,对世界和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是“秦”“汉”“唐”,其中承上启下的“汉”似乎影响更大,今天中华主体民族称汉族、其语言称汉语、其文化称汉文化,都与之有关。而“汉”作为国名与文化符号,是从刘邦建立汉国开始的,因此对刘邦汉国的建立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1 刘邦君臣对汉中的发现

汉中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城名地,在夏商周三代已名闻遐迩。夏商时期巴国、褒国的建立与发展,西周时期褒国与周王室的和战关系,西周末年郑人南奔设立南郑,这一切都发生在秦岭与巴山之间的汉中盆地。但“汉中”作为地名或者行政区划的名称,当源自“汉水”。

汉水在先秦时期就是一条著名的文化大河,其本名“汉”,孟子说:“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先秦典籍中最早记载汉水的是《诗经》。《周南·汉广》《小雅·沔水》《大雅·江汉》《大雅·常武》等篇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写到汉水。在《诗经》中,汉水是一条美丽浩大的河流。由于其西北到东南的流向,与天上银河的方位相同,所以银河因汉水而得名“银汉”“天汉”“云汉”,在天人合一背景下,汉水也得到了“天汉”“地汉”“河汉”等美称。实际上,“天汉”之意源于《诗经》。《诗经·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1]528《诗经·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1]484这里的“云汉”即“天汉”之意,指天上的银河。

《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1]409诗中的“维天有汉”即是“天汉”。天汉、云汉的本意与汉水有关,具有多种含义:一曰吉祥。《左传》说:“汉,水祥也。”《汉书·五行志》说:“星孛及汉。汉,水祥也。”二曰美好。萧何说:“语曰‘天汉’,其称甚美。”三曰精华。《史记·天官书》曰:“汉者,亦金之散气,其本曰水。汉,星多,多水,少则旱,其大经也。”《史记索引》曰:“水生于金,散气即水气。《河图括地象》曰‘河精为天汉’也。”杨泉《物理论》说:“汉,水之精也。”四曰盛大。在《诗经·大雅·江汉》中,常将“汉”与“江”并称,“江汉浮浮”,“江汉汤汤”,使汉具有盛大之意。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漾言其微,汉言其盛也。”这一切都证明萧何的“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是先秦至秦汉之际人们对“汉”文化符号的普遍认识。到了战国时期,楚国在汉水中游的丹阳设汉中郡。[2]秦楚丹阳大战后,秦国夺取楚汉中郡六百里之地,在汉中盆地的南郑(今陕西汉中市)设汉中郡,南郑作为汉中郡的治所一直持续到西汉宣帝时期,宣帝之后郡治迁到安康盆地的西城(今陕西安康市汉滨区),东汉建立之后,郡治再次迁回南郑。[3]杨宽指出:秦国汉中郡“原为巴蜀地,秦灭巴蜀后,公元前三一二年又加上部分新得楚汉中郡地,建为汉中郡。郡治南郑”,“辖境较楚汉中郡为大。在今陕西秦岭以南,湖北郧县、保康以西,大巴山以北地区”。[4]680说明楚国最先设置汉中郡,因位于汉水中游而得名。秦夺取楚汉中郡之后,将上游的南郑、西城与中游楚汉中地合并设置汉中郡,汉中与南郑合一从此开始。宋人郭允蹈说:“南郑自南郑,汉中自汉中。南郑乃古褒国,秦未得蜀以前取之。汉中乃今金、洋、均、房等州六百里是也。秦既得汉中,乃分南郑以隶之而置郡焉。南郑与汉中为一,自此始。”[5]9林剑鸣参照谭其骧《秦郡新考》指出:秦汉中郡(今陕西西南、湖北西北地区),郡治南郑“原为楚地,怀王时置,前312年秦战胜楚于丹阳,取汉中地,重建郡”。[6]102据后晓荣考证:“秦汉中郡辖12县,分别是南郑、西成、成固、房陵、锡县、郧阳、上庸、沮县、旬阳、安阳、长利、武陵。其中沮县在《汉志》中属武都郡,郧阳在《汉志》中无,应为汉代所废。《汉志》汉中郡所记载的十二县,除沔阳、褒中二县不见外,皆见于此。”[7]386由此可见,秦汉之际的汉中,在行政区划上是指汉中郡,在首府治所上是指汉中(南郑县)、汉中盆地。刘邦君臣发现汉中战略地位的优越性并夺取汉中建立汉国是其一生事业的奠基石与转折点。

首先,刘邦本人率先发现了汉中的战略地位。刘邦在攻下南阳之后挺进关中,同时派郦商将军沿汉水干流西进攻夺汉中。《汉书·郦商传》:“从下宛、穰,定十七县。别将攻旬关,西定汉中。沛公为汉王,赐商爵信成君,以将军为陇西都尉。”[8]1604“旬关”,颜师古注曰:“汉中旬水上之关也,在今洵阳县。”“先言攻旬关,定汉中,然后云沛公为汉王,是则沛公从武关、蓝田而来,商时别从西道平定汉中。”[8]1604也就是说,夺取关中与攻夺汉中是同时进行的,说明刘邦极为重视汉中的战略地位,将其视为关中与蜀中之间的战略要冲。

其次,刘邦臣僚对汉中的发现是从萧何开始的。《汉书·萧何传》载,秦王子婴投降之后,刘邦进入咸阳宫,大家都在抢夺金银珍宝之时,唯独萧何抢先接管了大秦帝国最机密的国家档案,“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8]1554萧何虽然起自“主吏掾”,但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政治眼光,非一般“刀笔小吏”所能比拟;拥有秦朝国家档案之后,他对天下山川形势和汉中战略地位的认识,也非寻常人所能企及。因此,当项羽封刘邦到较为闭塞的汉中盆地时,刘邦不愿就封,萧何一语定乾坤:“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8]1554由刘邦与萧何的对话可以看出,虽然经历了焚书的秦火之劫,但萧何仍然熟悉先秦典籍。其中的“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是萧何说服刘邦的关键,因为楚地人既信天命,又熟悉汉水。颜师古在注解“天汉”时说:“孟康曰:‘语,古语也,言地之有汉,若天之有河汉,名号休美。’臣瓒曰:‘流俗语云“天汉”,其言常以汉配天,此美名也。’师古曰:‘瓒说是也,天汉,河汉也。’”[8]1554萧何的话坚定了刘邦称汉王夺取天下的信心。

再次,刘邦君臣对汉中的发现是由张良谋划的。张良世代为韩国姬姓贵族,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秦灭韩之后,张良改姓易名,成为坚定的反秦斗士。他熟悉天下山河形势,也了解秦、蜀、楚之间的山川险要,最终帮助刘邦获得了巴蜀咽喉之地汉

中。《史记·留侯世家》:“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王赐良金百镒,珠二斗,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9]1628实际上,项羽与范增设计的策略是将刘邦安置在被塞的巴蜀,像秦朝对待流放的罪人那样,“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蜀”,然后层层设防,“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将刘邦困死在蜀地,以解除东返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后的最大隐患,但最终项王许之以汉中地。得到汉中就等于打开了刘邦集团冲破围堵的通道和门户。刘邦领兵到汉中时,张良又护送“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为刘邦集团取得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四,刘邦君臣对汉中的发现是由韩信等人促成的。刘邦进出汉中,除了张良、萧何等老臣之外,以韩信为代表的青年将领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在项羽帐下时,“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9]2026韩信是在刘邦离开关中前往汉中时“亡楚归汉”的,到汉中后依旧不被重用又离开,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可见青年韩信既了解汉中,又清楚刘邦“上不欲就天下乎?”故而才随刘邦到汉中。而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之时,他的《汉中对》(也叫《登坛对》)则进一步坚定了刘邦冲出汉中、夺取天下的战略目标,实际上是为大批年轻士卒树立了榜样。韩信为刘邦集团利用汉中贡献了智慧。

综上所述,秦汉之际的汉中,是长江与黄河之间、巴蜀与三秦之间的战略要地,“汉中乃秦、楚、巴、蜀必争之地,秦得之而全据上流,以谋楚矣”。[5]9萧何对汉中的发现,为刘邦找到了一块可靠的根据地和龙兴之地,为汉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华阳国志·汉中志》说:“汉沔彪炳,灵光上照。在天鉴为云汉,于地画为梁州。而皇刘应之,洪祚悠长。萧公之云,不亦宜乎!”张良利用与项伯的关系说服了项羽,为刘邦取得汉中及此后冲出汉中的大战略进行了顶层设计。韩信起初人微言轻,但他的“亡楚归汉”代表了一批头脑清醒、志向远大的年轻人对刘邦的信心、对汉中的信心;他的利用汉中、“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大战略亦坚定了刘邦的信心与决心。

2 刘邦汉国建立的过程

刘邦汉国的建立是在巨大的外部压力和严峻的内部危机之下实现的,是中华和世界文明史上一个转危为安、由弱变强的政治典范,是中华二千年帝制时代立足西部由南向北统一天下的成功范例。

第一,项羽分封与汉国诞生。秦失其道,天下逐鹿。刘项入关,争夺九鼎。为了早日推翻暴秦,楚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因此,刘邦入关占领咸阳之后,废除秦朝残酷刑法,封存府库财物珍宝,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恢复社会秩序,严格管束部下,维护民众利益,秋毫无犯,还军霸上,以待诸侯,“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唯恐沛公不为秦王”。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刘邦欲为秦王,他曾对关中百姓讲,“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当他得知“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时,遂派兵守函谷关以拒项羽。势力强大的项羽攻破函谷关进入关中,直逼刘邦。在张良的策划及樊哙等人的努力下,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计谋虽未能实施,但迫使刘邦屈服,于是“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三分关中,立秦三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9]258封三秦王的目的在于围堵汉王刘邦,“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在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的较量中,最了解关中、汉中与巴蜀的是刘邦集团,不仅是因为刘邦先入关中,而且在占领关中的同时,派郦商“别将攻旬关、定汉中,”占领了汉中郡,控制了巴郡、蜀郡,萧何又掌控了秦朝机密档案,这是项羽集团所无法比拟的,也是项羽未能定都关中的原因。日本著名“史记学”专家泷川资言指出:“恽敬曰:‘自淮阴侯斥项王不居关中而都彭城,史家亦持此说,后之言地利者祖之,以为项王失计,无有大于此者。’余谓项王之失计,在不救雍、塞、翟三王,而东击齐,不在都彭城。”他认为项王所直辖的九郡,是“项王所手定也。军于手定之地,不患其不安。民于手定之地,不患其不习。国于手定之地,则诸侯不得以地大而指为不均。据天下三分之一,以争中原于腹心之间,此三代以来未有之势也。彭城者,居九郡之中,举天下南北之脊,关外之形胜必争之地也”。他进一步认为“关中者,固汉王所手定也”。而秦汉之际诸侯各收其地而王之,因此“以秦之地付三王,此秦汉之际诸侯之法也。使三王

者据全秦之胜,扼全蜀之冲,包南山之塞,窒栈道之隘,终身为西楚藩卫,则朝贡征发,何求而不可!”[10]211泷川资言的观点可谓独树一帜,循其逻辑,也可以说:关中、汉中、蜀中,“固汉王所手定也”。汉中者,居秦蜀天府之中,举天下南北之脊,高屋建瓴,虎视东方,此刘邦统一天下之道也。

第二,道由子午与出散入秦。公元前206年的春天,项羽与刘邦等诸侯各归封地。《史记·高帝本纪》:“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正义》韦昭云:“杜,今陵邑。”《括地志》云:“杜陵故城在雍州万年县东南十五里。汉杜陵县,宣帝陵邑也,北去宣帝陵五里。《庙记》云故杜伯国。”《集解》李奇曰:“蚀音力,在杜南。”如淳曰:“蚀,入汉中道川谷名。”由上述记载可知,刘邦“从杜南入蚀中”,所经行的可能是子午道。在汉中褒斜道入口处的石门隧道中,有一块刻于东汉建和二年(148)的《石门颂》摩崖石刻明确记载:“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11]这里的“子午”,即“子午道”。这是最早明确记载刘邦到汉中为汉王所经行的是子午道的石刻文献。严耕望认为:“此道之开通不能迟于战国、秦世。西汉此道盖久堙,平帝元始五年,王莽复开,始名为子午道。”[12]669陈直则认为:“《高祖纪》之蚀中,则疑为子午谷之别名,因《石门颂》明云高祖受命,道由子午是也。”[13]68辛德勇认为:“刘邦率其部从杜南入汉中的行军路线,应该说基本已有定论:即沿子午谷路南行。”[14]101钱穆则主张刘邦入汉中所经行的是褒斜道,他指出:“《读史兵略》云‘杜县在长安县西南。《通鉴》胡注引子午、洛谷二道证蚀中。然从杜南入,则子午谷也。’今考子午谷南口,尚在洋县东一百六十里,自此径赴南郑,无缘更至褒城。《史》言张良送至褒中,此乃褒斜连云栈,至是始已也。其后沛公引兵从故道出袭雍。汉虽有故道县,疑本云从故所从道,即烧绝栈道处出袭雍耳。然则沛公当时盖自杜南沿南山北麓西行而入褒斜也。”[15]1007笔者认为刘邦到汉中的行军路线是子午道,这是先秦商周入巴之道,也是周秦获取巴盐、巴茶之道。《华阳国志·巴志》:“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16]25巴人活动在汉中盆地至武当山一带的汉水上游,是中华盐文化与茶文化的开拓者,而子午道是秦、巴交流的主要通道。《三秦记民谣》说:“武功太白,去天一百。孤云两角,去天一握。山水险阻,黄金子午。蛇盘与栊,势与天通。”[17]22民谣实际上讲了褒斜道、米仓道、子午道等三条古道。《华阳国志·汉中志》在叙述“东三郡”时也说:“山水艰阻,有黄金、子午,马聪、建鼓之阻。又有作道——九君抟土作人处。”《水经注·沔水》在叙述黄金峡以东的子午道沿线水系时说:“汉水又东合蘧蒢汉口。水北出就谷,在长安西南。其水南流,径巴溪戍西,又南径阳都坂东。坂自上及下盘折十九曲,西连寒泉岭。《汉中记》曰:自西城涉黄金峭、寒泉岭、阳都坂,峻崿百重,绝壁万寻,既造其峰,谓已逾崧岱,复瞻前岭,又倍过之。言陟羊肠,超烟云之际,顾看向途,杳然有不测之险。山丰野牛野羊,腾岩越岭,驰走若飞,触突树木,十围皆倒,山殚民阻,地穷坎势矣。其水南历蘧蒢溪,谓之蘧蒢水,而南流注于汉,谓之蒢口。”[18]438-439邓少琴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由南郑到安康之间,有多处记载与巴蜀有关的地名和一些文物事迹。汉水以南的支流发源于巴岭巴山不足为奇,而特异的是汉水以北之子午河道,竟蒙‘巴溪’之名,汉高祖率賨民还定三秦,系出‘故道’而暗度陈仓,不由此子午谷道。而子午谷道,汉世已立专称,《水经注》舍专称而用古名,此或为得之当地自古相传之地名。”[19]19由此证明秦、巴两国的食盐贸易主要由子午道完成。《后汉书·南蛮传》:“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说明了秦与巴关系密切。在陕西宁陕县江口猫儿梁、江口菜籽梁等地都发现有战国秦汉时期子午古道遗址。[20]10张良皋指出:“秦凡九迁,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但东至于子午谷,西止于斜谷,无非要与巴或蜀建立紧密联系,最后选定了巴,建都于子午谷口。”“秦、楚都得仰仗巴域的经济实力,包括存亡攸关的盐源。”[21]186因此,子午道作为秦与巴的食盐贸易大道,刘邦在项羽威逼下,势必选择由此道进入汉中。刘邦“出散入秦”,由故道攻入关中,学界已是定论。张家山汉墓竹简则进一步证明了《史记》记载确凿,其中《行书律》:“复蜀、巴、汉中、下辨、故道及鸡中五邮,邮人勿令徭戌,毋事其户,毋租其田一顷,勿令出租、刍稾。”[22]46这条律文印证了刘邦由汉中挺进关中的行军路线为故道,因而才免除了故道线人“邮人”的徭役,也证明汉中是刘邦的革命根据地。

第三,高祖受命与兴于汉中。高帝元年(前206)二月,项羽分天下王诸将,“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

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路”。夏四月,汉王刘邦之国,八月,汉王引兵从故道出,袭雍,雍王章邯迎击汉陈仓。刘邦实际在汉中的汉国为汉王的时间不到四个月。时间虽短,但刘邦集团却干了五件大事:其一,变危机为机遇,奠定了奋发有为的大汉雄风的基础。汉初名儒陆贾曾说:“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唯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羽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9]2083刘邦没有被项羽的气势和遏制所压倒,正如司马迁所言:“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9]2495刘邦这种奋发有为的精神,也受到司马贞的称赞:“高祖初起,始自徒中”;“啸命豪杰,奋发材雄”;“王我巴蜀,实愤于衷”;“三秦既北,五兵遂东”;“威加四海,还歌大风”。[9]277其二,还定三秦、一统天下的战略完成于汉中。控制关中、汉中与蜀中,争夺天下是刘邦的既定战略,而这一战略的最终完成在汉中。韩王信曾对刘邦说:“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9]259其三,筑坛拜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行军谋略形成于汉中。萧何对刘邦说:“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刘邦“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拜韩信为大将。韩信的《登坛对》更是坚定了刘邦的信心,“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9]2027其四,募发賨民,西汉王朝的民族融合政策奠定于汉中。巴人“天性劲勇”,是刘邦兵定三秦的急先锋。《华阳国志·巴志》说:“汉高帝灭秦,为汉王,王巴、蜀。阆中人范目有恩信方略,知帝必定天下,说帝,为募发賨民,要与共定秦。秦地既定,封目为长安建章乡侯。……故世谓‘三秦亡,范三侯’也。复除民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不供租赋。阆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16]37由此看来,刘邦军队的“前锋”是由賨民、氐羌等少数民族组成的,他们既是还定三秦的功臣,又是刘邦民族融合政策成功的范例,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其五,在汉中、蜀中兴修水利,发展经济,足食足兵,建立超级可靠的后方基地。《史记·萧相国世家》说:“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萧何在汉中盆地汉江支流褒河之上主持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山河堰,使汉中盆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粮仓。《华阳国志·蜀志》:“汉祖自汉中出三秦伐楚,萧何发蜀、汉米万船而给助军粮,收其精锐以补伤疾。”[16]214汉中及蜀地丰盈的粮草和充足的兵源,为刘邦击败三秦、统一天下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以上五大战略举措,使汉中成为西汉王朝的发祥地。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年表》中说:“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东汉摩崖《石门颂》也说:“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诋焉。”

3 刘邦汉国建立的影响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太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汤因比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探讨历史时说:“从两千年来保持统一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人有资格成为实现统一世界的新主轴。你这一说法,在考虑今后世界问题时,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汉高祖刘邦对中国的重新统一,作为历史功绩,是应该给以高度评价的。”[23]295汤因比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刘邦汉国的影响,颇具启迪意义。

首先,刘邦汉国建立起了大一统的文化谱系,上接三代,下启汉统。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从文化谱系方面说明了汉朝建立的意义。“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司马迁从天人关系寻求汉朝的合法性,找到了汉承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天统”。刘向、班固等人则进一步将汉的文化正统追溯到尧、舜、禹时代,是以颂高祖云:“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班固据此力证汉朝的“天统”:“由是推之,汉承尧运,德祚已盛,断蛇著符,旗帜上赤,协于火德,自然之应,得天统矣。”[8]59何谓“天统”,实际上是阴阳五行理论体现在政治上的五德终始论。孟康曰:“十一月天统,物萌色赤,故云得天统也。”臣瓒曰:“汉承尧绪,为火德。秦承周后,以火代

木,得天之统序,故曰得天统。”[8]60得天之统序,故曰得“天统”。英国学者艾兹赫德指出:“中华帝国一直在追求文化的繁荣。特别是汉朝,作为一个平民缔造的帝国,更是致力于强化他们的合法性,将汉朝的合法性与当时的主流文化趋势,也就是和邹衍的宇宙哲学联系起来。”[24]27而汉朝的“天统”,是从汉中开始的:“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汉沔彪炳,灵光上照。在天鉴为云汉,于地画为梁州。而皇刘应之,洪祚悠长。”蔡邕《汉津赋》:“夫何大川之浩浩兮,洪流淼以玄清。配名位兮天汉兮,披厚土而载形。”这一切都证明汉水天人合一、美好盛大的神圣性,并借此来证明汉王朝的正统性与神秘性。

其次,刘邦汉国奠定了西汉、东汉、蜀汉四百年汉文化的基础。刘邦开国,子孙绵延,三汉相继,大汉威仪,光被四方。东汉杜笃在《论都赋》中说:“昔在强秦,爰初开畔,霸自岐、雍,国富人衍,卒以并兼,桀虐作乱。天命有圣,托之大汉。大汉开基,高祖有勋。斩白蛇,屯黑云,聚五星于东井,提干将而呵暴秦。蹈沧海,跨昆仑,奋彗光,扫项军,遂济人难,荡涤于泗、沂。刘敬建策,初都长安。太宗承流,守之以文。躬履节俭,侧身行仁,食不二味,衣无异采。赈人以农桑,率下以约己,曼丽之容不悦于目,郑、卫之声不过于耳,佞邪之臣不列于朝,巧伪之物不鬻于市,故能理升平而刑几措。富衍于孝、景,功传于后嗣。”“既有蓄积,厄塞四临:四被陇、蜀,南通汉中,北据谷口,东阻嵚岩。关函守墝,山东道穷;置列汧、陇,壅偃西戎;拒守褒斜,岭南不通;杜口绝津,朔方无从。鸿、渭之流,径入于河;大船万艘,转漕相过;东综沧海,西纲流沙;朔南暨声,诸夏是和。”[25]1753-1757刘邦开创的大汉基业,以汉中南北的巴蜀与关陇为基地,辐射到西极流沙和东南沧海,“拓地万里,威震八荒,”成为当时世界的文明大国,“故创业于高祖,嗣传于孝惠,德隆于太宗,财衍于孝景,威盛于圣武”。而东汉王朝的开国者刘秀,“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三国时期曹植的《汉二祖优劣论》:“汉之二祖,俱起布衣。高祖阀于微细,光武知于礼法。”[26]402-408诸葛亮也有《论光武》的文章,认为“高帝动多阔疏”,“光武策虑深远”。[27]46三国英才对高祖与光武的比较,既反映了刘邦的影响,又证明了前后汉的一脉相承。蜀汉刘备称汉中王,更是受到刘邦的直接影响。诸葛亮等人在劝刘备称帝的奏书中说:“襄阳男子张嘉、王休献玉玺,玺潜汉水,伏于渊泉,晖景烛耀,灵光彻天。夫汉者,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国号也,大王袭先帝轨迹,亦兴于汉中也。今天子玉玺神光先见,玺出襄阳,汉水之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与大王以天子之位,瑞命符应,非人力所致。昔周有乌鱼之瑞,咸曰休哉。二祖受命,《图》、《书》先著,以为征验。今上天告祥,群儒英俊,并进《河》、《洛》,孔子谶、记,咸悉具至。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本支百世,乾祇降祚,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考省《灵图》,启发谶、纬,神明之表,名讳昭著。宜即帝位,以纂二祖,绍嗣昭穆,天下幸甚。”[28]661-662由诸葛亮等人的言论来看,他们奉劝刘备称帝的主要理由,是刘备与刘邦一样都兴起于汉中,刘秀亦崛起于汉水流域。可见,刘邦汉国奠定了四百年汉室江山的基础。

再次,刘邦汉国开创了“汉国”“汉朝”“汉族”“汉语”“汉学”等绵延至今的“汉”文化符号的先河。[29]汉代人普遍认为“汉”之国名来源于汉中、汉水。司马迁说:“汉之兴,自蜀、汉。”刘向认为:“汉家本起于蜀、汉。”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唐、虞、夏、殷、周,犹秦之为秦,汉之为汉。秦起于秦,汉兴于汉中,故曰犹秦、汉;犹王莽从新都侯起,故曰亡新。”[30]430从此之后,汉中作为汉家发祥地的地位被广为传播。陆游有“岂知高帝业,煌煌汉中起”(《先主庙次唐贞元中张俨诗韵》)的诗句。辛弃疾有“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木兰花慢·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的词句。近代章炳麟先生在《中华民国解》中指出:“然家建国,自受封汉中始,于夏水则为同地,于华阳则为同州,用为通称,适与本名符会。是故‘华’云,‘夏’云,‘汉’云,随举一名,互摄三义。建‘汉’名以为族,而邦国之义斯在。建‘华’名以为国,而种族之义亦在。”[31]35-36吕思勉也认为:“汉族之称,起于刘邦有天下之后。……夏为禹有天下之号,夏水亦即汉水下流。禹兴西羌,汉中或其旧国。则以此为吾族称号,亦与借资刘汉相同。且炎刘不祀,已越千年。汉字用为民族之名,久已不关朝号。”[32]10-11西方学者亦认为汉朝的国号来源汉中。《剑桥中国秦汉史》指出:“越过秦岭山脉,位于关中南面的汉中此时分给刘邦。可能项羽希望把刘邦安置在这一偏远地区将能阻止他威胁自己的安全;最后,刘邦一旦与项羽清算了宿怨,就采用这块地区的名称作为他的王朝的称号:他此时已经称为汉王。”[33]136何光岳更是从汉中地域的地脉与文脉寻找“汉”之渊源。他认为:“其实汉水、西汉水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居住有一支古汉人,二

水因而得名。古汉人又称大汉人,因身材高大之谓,又叫大人之国。”帝尧长子简明“封于汉水称汉国,难怪以后其子孙刘邦又请封于老祖宗旧国之地的汉中。后建国号为汉王、汉帝,乃源远流长”。[34]20在何光岳看来,因大汉之人居于汉水上游,故有了汉水、汉中之名,有了汉国、汉朝之号。不论此推论是否成立,但刘邦建立汉国之后,“汉”文化符号才开始广为传播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4 结语

综上所述,刘邦汉国的建立,不仅奠定了大汉四百年基业,而且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刘邦汉国奠定了“愤发蜀汉,还定三秦”,筑坛拜将、重用人才的大汉雄风的基础;树起了“汉承尧运,德祚已盛,断蛇著符,旗帜上赤”的大汉“天统”;开辟了“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的由南向北统一天下的模式;创新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声东击西,打败强敌的用兵战略;振起了“高祖受命,兴于汉中”,“建定帝位,以汉诋焉”的“汉”文化符号;树立了“募发賨民,为汉前锋”,兄弟携手、汉夷友好的民族政策的典范;留下了“汉沔彪炳,灵光上照”,平民布衣夺取天下的历史佳话;实现了北方秦政一统、中央集权与南方浪漫楚风、张扬个性两大文化系统的融合创新,探索出了儒道互补、南北包容的中华文化发展之路。汉中所在的汉水流域与沛县所在的淮河流域,都是中国南北两大文化版块的结合部与南北文化的融合过渡地带,这是刘邦集团得以成功的文化奥秘。日本著名史学家宫崎市定指出:刘邦“生于今江苏省北端的沛,是中等农民之子。这一带在当时相当于华北与华中的分界线。历来独裁者多出现在文化的分界线上,这是因为受了两种不同文明和风气的锻炼,头脑的运转比较复杂,最适于在乱世应付困难局面。并非高祖一人如此,与他共同举事的萧何、陈平、曹参等都是共同性质的人物,并辅助了高祖。以万夫不当之勇闻名的樊哙,也不是只凭蛮勇的武夫,而是懂得进退的通情达理之人。汉的天下是由这些聪明人合力缔造的。”[35]102前贤的论述值得深思。

[1]任自斌,和近健.诗经鉴赏辞典[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

[2]梁中效.楚国汉中郡杂考[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7(1):26-30.

[3]梁中效.秦汉汉中郡治所寻踪[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10(4):1-7.

[4]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郭允蹈.蜀鉴[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6]林剑鸣.秦汉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8]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9]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0]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1]薛凤飞.褒谷摩崖校释[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12]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5.

[13]陈直.史记新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4]辛德勇.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5]钱穆.史记地名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6]常璩.华阳国志[M].成都:巴蜀书社,1984.

[17]沈德潜.古诗源[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8]郦道元.水经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

[19]邓少琴.西南民族史地论集[M].成都:巴蜀书社,2001.

[20]陕西省文物局.宁陕文物[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12.

[21]张良皋.巴史别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2]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23]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5.

[24]艾兹赫德.世界历史中的中国[M].姜智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5]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6]王巍.曹植集校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

[27]诸葛亮.诸葛亮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8]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9]梁中效.说“汉”[J].安康学院学报,2014(3):6-10.

[30]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31]柳诒徴.中国文化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32]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两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3]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4]何光岳.汉源流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35]宫崎市定.中国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The Establishment and Significance of Liu Bang’s State Han

LIANG Zhongxiao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Three Kingdoms,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1,Shaanxi,China)

As one of the heydays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the Han Dynasty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historical process of China and the world.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Hanzhong’s strategic position is superior.Liu Bang and his followers found and captured Hanzhong,and the further established State Han,which was a turning point in his career.The establishment of State Han by Liu Bang,with Xia,Shang and Zhou linked,and the unification of the Han Dynasty,laid the foundation of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Han dynasties as well as State Han lasting four hundred years,which created a continuous Chinese culture symbol and took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ese and world civilization pedigree.

Hanzhong;State Han;civilization

K234.1

A

1672-2914(2016)05-0007-07

2016-06-27

梁中效(1961—),男,陕西武功县人,陕西理工大学两汉三国文化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为秦汉三国史。

猜你喜欢

汉王汉中刘邦
汉中之战(续)
汉中为王(二)
汉中情
汉中仙毫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刘邦不识字吗?
移动互联新探索
准确 高效
汉王科技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