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课本《不一样的语文》编辑手记
2016-03-03王怡石
◎王怡石
台湾课本《不一样的语文》编辑手记
◎王怡石
久闻台湾传统文化根深叶茂,国学教育土壤肥沃,底蕴深厚,但真正拨动笔者心弦的,是前年上班途中看到的一条微博,原在北京、现移居台湾的昆曲名小生温宇航在微博里说:“上午到台湾警察专科学校举办艺术推广讲座《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昆曲的表演艺术之美》,没想到这些准警察们听传统艺术讲座还挺认真!发问更是有水准,竟然有一位同学问笔者什么是‘变徵’,这分明是学生考老师呀!”这个细节给我以前所未有过的感动,有过重点高中语文教学经历的我,第一反应是:以前笔者的学生到高中毕业后,有几分之几的学生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北京警察学校的学生会有这样的提问吗?这位同学是从哪里知道的“变徵”?这些问题不是我在地铁上一时就能得出答案的,但感动之余,笔者立即下定决心:作为一名关注传统文化又关心语文教育的编辑,我一定要为两岸的国学教育、语文教育的沟通做点事情。在网上做了功课才发现,台湾的《国文》课本从未被引进大陆。两岸同根同源,文化上竟然隔膜至此。
经过一年的版权协商,台湾龙腾文化有限公司制做的《国文》样书终于交到了我的手上,也许是因为里面的选文、设计和笔者的一些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所以竟有一见如故之感。
选文方面,这套教材古诗文的数量占到全书的百分之七十甚至八十,没有外国文学的内容,也没有科技说明文。尤其是《长干行》(李白)、《晚游六桥待月记》、《刘姥姥进大观园》、《虬髯客传》、《林冲夜奔》、《与陈伯之书》、《劳山道士》这样的选文,都是笔者少时就爱不释手的篇目,活泼灵动,风姿绰约,轩轩似朝霞举,清新如春月柳。在这些文章中畅游,课堂自然不会枯冷暗淡,也不会陷入干瘪乏味。关于《论语》、《孟子》、《墨子》等文章的节选和课后问题的设置,突显出对知行合一、三省吾身等的重视。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阅读这些精典,古汉语理解能力、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有了这个基础,再去阅读科技文、说明文,自然能举重若轻。值得一提的是,节选部分,都是整块节选,比如《荀子》里的《劝学》,选的是一整段,而并非像我们小时候学得那样,选一段,中间删掉两段,然后再选一段。
编写体例方面,既没有写作方法指导、口语练习指导、阅读方法指导,也没有单元的划分,只是平和、安静地传递了我们几千年的文学、哲学精华。读每一课的“学习重点”“题解”“作者简介”“问题与讨论”“附录简析”,都让人感觉编者像一位温文的长者,目光慈爱,举止儒雅,在以敦厚诚恳的态度引导孩子们读书、思考。“坐中佳士,左右修竹”,没有金刚怒目式的表达,只有温柔敦厚的呈现和启发。相对大陆的教材,这套书的教材意识要淡化一点,更像是用来读的书,教科书色彩没有那么重。
这套台版书原来的形态是一套六冊,引进后按照学年合并为三册。繁体竖排,切口向左,订口向右,与古籍一致,和大陆一般图书相反。台湾的课本很人性化,现代文的正文行距比较小,古文则行距较大,比现代文疏朗,这样既便于学生们在行空里记笔记,又便于注释能“跟上”正文。正文竖排在上,注释竖排在下。我们大陆引进改作简体版,自然要横排,因为古文注释很多,横排后要以页下注的形式随正文走,势必出现每页只有几行正文,但却有二三十行页下注的情况,非常不匀称。笔者和排版人员讨论了几次,决定采用中华书局一些图书的样式:一段正文一段注释,交替出现,用字号字体来区分。这样虽然在排版和校对过程中麻烦一些,但目前看来是最方便阅读,也是最美观的方案。
我虽然只是这套书的责编,其实在角色上承担了繁体转简体的翻译和校正工作,在这项工作中,我尽可能地、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书稿传递出来的各种文化信息。台湾的用语习惯、数字使用习惯都一字不动地保留下来,以保证本书古雅的特色。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改,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最大的挑战在于注音字母,台湾是不用拼音的,用的是注音字母。开始我想保留这个特色,把能呈现台湾特色的部分都呈现出来,后来针对不同的人群做调查,七十岁以下的基本没有人认识,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有人甚至以为是日语。为了让书更有实用性,避免造成误会,就感觉没有必要保留了,因此学习了注音字母,全部将其翻译成汉语拼音。目前书里看到的汉语拼音的位置,个别的随正文注,多数在页下注里,这也是完全按照原书的位置。第二,由于多个繁体字对应一个简体字,因此繁体转简体之后,有个别通假字的注释不存在了。第三,个别字的读音和大陆不一致,如亳州的“亳”,台湾读去声,按照现汉改成阳平,这样的字大概有三四个。第四,台湾的“的”“地”用法和大陆也不太一样,都按照大陆的规范改过来。第五,“民国第年”(对应1949年之后的)改成相应的“19xx年”或“20xx年”。
经过一年的编辑加工和各种审查,有关部门建议将书名改为《不一样的语文》,终于出版。查看笔者和龙腾文化公司朱老师联系的邮件,已有300封,她的诚恳、热情和礼让谦和,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笔者很珍惜这段友谊,很珍惜和享受这段编辑的时光,也更珍惜这套书。
(王怡石北京人民出版社1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