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旧革新,优化小学数学课外探究性作业设计
2016-03-03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季昭君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季昭君
除旧革新,优化小学数学课外探究性作业设计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季昭君
作业是教师用来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成果、巩固和深化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本文立足课改大背景,从传统作业的一体化、抽象化、机械化三方面出发,例谈了对小学数学课外探究性作业的设计优化策略,以期能以富有个性化、生活化、创造性的新型作业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
小学数学 课外作业 优化设计
众所周知,作业一直是教师用来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成果、巩固和深化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早期苏联教学论专家凯洛夫曾说过:“作业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在轰轰烈烈的课改下,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一线教师不得不面对和探讨的重要话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课外作业的设计同样急待改革,传统的机械化、单一化的练习形式使学生在枯燥的模仿中苦不堪言,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泯灭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只有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趣的作业,才能让学生成为作业和学习的主人,变“纸上谈兵”为“实战练兵”。
一、从一体化转向个性化
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对于课外练习题的布置,教师往往是采用一体化、笼统化策略,因为担心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教师往往是以基本性的书面作业为主,缺乏新鲜感和挑战性,反而更加容易加重学生的厌学情绪。新课程理念下,作业的设计不仅要有面向全体的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性习题,更要有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不同层次的习题,实现由一体化向个性化的转变,才能使学生有选择作业的权力,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以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一课的作业为例,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且富有层次性的练习题,摘录部分题型如下:
1.计算题:
4752÷36×(727-545);
14085÷9×(144÷12);
16×114-624÷48
2.口算题:
63+15×30=_______;
(84-72)×2+13=_______;
99+80÷(4×2)=_______。
3.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7×21=147 197-147=50;
876-678=198 198×2=396
396+123=519
4.改错题:
540÷(12-3×3)
=540÷(9×3)
=20(220+280÷40)×3
=(500÷40)×3
=125×3=375
5.应用题:
小明发明了一个小型自动锄草机,该锄草机每天能锄掉12平方米的草,如果有25个锄草机同时工作,你能算出一个星期一共能锄多少平方米的草吗?
形式不同又具有层次性的作业,可以让平时数学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以计算题为主,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尝试口算和改错等略有提高的题型;对于中等生则在计算题的基础上练习口算和应用题型,突破用递等式表达计算步骤这一教学难点;而对于优等生,可以让其思考用两种方法来解应用题,以一题多解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拓展答题思路,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探究性作业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二、从抽象化转向生活化
新课改下,生活化教学无疑是一大亮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犹如一池清澈的活水,为数学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在设计经典、富有代表性的题目的基础上,还应以生活化教学为着力点,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以四年级《平行和相交》一课为例,我让学生在课后自行搜集平行、垂直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写成一篇数学日记。结合实际生活,学生发现路两边的护栏、火车的轨道都是平行的;立交桥上有的汽车在桥面上行驶,有的汽车在桥下的公路上行驶,他们不在同一平面内;还有的学生发现一般建筑的墙面都是与地面垂直的,衣柜相连接的两边一般也都是垂直的等等。
可见,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既能用实际生活中的真实例子给学生一个参照,又能大大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三、从机械化转向创造化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数学课外作业以书面形式为主,缺少童趣,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其实,数学知识有其特殊的科学性魅力,只要教师能将课外探究性作业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相结合,丰富课外作业的类型,就能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例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可设计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测量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并根据在课堂所学的公式计算出它的表面积。学习“长方体的体积”后,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借助长方体或正方体盒子,想办法测算出一个苹果或梨的体积。这样的课后作业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和思考的机会,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抽象性较强的课内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能以作业为平台增加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
可见,课后的开放性实验作业,可以不受课堂时间的限制,让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去完成探究任务,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也能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总之,轻负高质的课后作业无疑是促进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途径。我们教师应秉持课程标准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新的作业观,设计富有个性化、生活化和创造性的课外作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才能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我们的新型作业模式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课改的道路上相得益彰。
[1]陈风敏.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与创新[J].数学大世界.2012.8:17
[2]张波.作业的“老话新说”——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