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写作的思维起点

2016-03-03陈继英

新课程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

□陈继英



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写作的思维起点

□陈继英

【摘要】作文教学对学生作文思维起点的关注不够,造成学生写作思维源头的供应出现问题,使学生思维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相隔离,作文成为无源之水。其解决之道是打通学生作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路径,进行观察日记和读书笔记的系统写作训练。

【关键词】作文教学;思维起点;观察日记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学生明明都知道作文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为什么大多数学生都害怕和畏惧写作文呢?原因尽管多种多样,但当前作文教学对学生作文思维起点的关注与研究不够,是主要原因之一。

笔者以为,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指导要关注学生作文的思维起点,只有认清这一问题,才会找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真正有效方法。

作文起于人的思考,起于人的情感的触动。南北朝时期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就是指写文章的人由于情感的触动而引发文章的写作。这也说明,学生的作文思维起点应该在人的本身,在学生自身的情感与思维触动,这种触动起于学生的眼睛,起于学生的大脑,起于学生的心理感触。换句话说,学生通过眼睛观察事物,经过大脑的传输和思维,再在心里有所触动,然后才会“情动而辞发”,写出有模有样的文章来。否则,既未动眼,也未动脑,更未动心,即使写出了文章,也只会是人云亦云的文字游戏,这三者如果只动一者,或只动二者,写作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作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内在心理结构的构建,它是一个典型的情感活动过程。学生写作情感的启动,问题思维的激发,正是教师应该着力做的事情。要让学生写作情感真正地良性启动,就必须把学生的思维置于情感活动的情境之中,这就需要关注学生作文写作的思维起点。

然而,目前的作文教学恰恰忽视了对作文起点的关注和研究。仔细想来,当下作文教学的现状是不是“始于作文,而终于作文”而“非始于学生的身心之感动”?教师布置作文题,教师提示、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作文、讲评作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关注的是作文的语言、结构、主题,也就是老师出题,学生写,然后评讲,这就让学生作文的写作实际上陷入了无真正思维起点的脱离人的写作实际的怪圈。如此作文教学,学生的“三动”之中或只有一“动”,或一“动”未“动”,学生焉有可写之物?哪有写作之情?何来写作之心?怎有写作之思?

一些教师的作文教学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先进行范文指导,然后由范文总结出写作方法,之后让学生去模仿,这种做法对学生写作指导来说,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但不可长此以往地做下去,因为这不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根本。这只是让学生明白一类作文的写法,具有模仿写法的价值,对学生作文来说,也是必要和有效的,但是,模仿解决不了学生头脑中的写作内容问题,即“写什么的问题”,这基本上也是把作文教学的过程固化为“始于范文,终于作文”的套路。

其实,以上的作文教学指导与学生身心发展不能同步,彼此不协调,而教师作文教学又无序列安排,指导又无力无方,必苦恼不堪;学生苦思冥想抓耳挠腮,不知写什么,必叫苦连天。事实上,当下作文教学流程大多未摆脱“拟题并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模式,如此循环之后,再换一个题目,又来一个“循环反复”,这样低效反复不断,如此,作文本身不就是作文教学的起点,也是终点吗?这样在一个层面上徘徊探索,恰恰忽视了对学生作文思维起点的研究,忽视了对写作文的学生主体的研究,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研究,学生写作苦恼在何处,困难在哪里,为什么会写不出,教师常常缺少设身处地的研究。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平心静气地想一想,平时的作文教学是否有意识地有系统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思考,去体验,去关注自己,去关注自然,去关注人生了?答案恐怕多为否定。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在观念与方法上彻底改变,把写作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对作文思维起点的研究方面来。

当学生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隔离开来,学生的眼睛对现实生活无观察了,耳朵对现实世界的事物不“听”了,大脑对现世界的复杂事件不思考了,我们还煞费苦心地拟一些作文题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用心不可谓不良苦,然而,其效果只有微乎其微。

本应是最贴近人心灵感情的,也本应是最具个性特色的作文,对学生来说,却怕写、厌写,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部分专家和语文教师对作文研究的关注重心有问题,常常用成人的立场、观点、思维对待未成年人的作文写作,用作家的立场、眼光对待普通学生的作文,用优秀学生的标准对待写作困难学生的写作,过多着眼于文本本身的研究,过少关注学生作文这个主体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缺少对学生作文尤其是作文困难学生写作的身心苦恼的体味与研究。也就是说,已经进入了作文教学的误区。

二、作文教学研究要由 “文”转 “人”

要走出这一误区,走出当前作文教学的尴尬局面,我们就必须在作文教学研究和作文教学实践上切实转变观念,由研究“文”向研究“人”转变。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不难看出,作文教学要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就要在研究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身心发展规律方面下功夫,在研究学生的观察生活方面下功夫,在研究学生的实践体验方面下功夫,从而使学生的作文有新的面貌与提升。

“没有人,便没有作文;没有感情,便没有真挚之文;没有思想,便没有深刻之文;没有开阔的视野,没有创新意识,没有对生命的终极意义的关怀,没有对世界的悲悯之心,便没有内容丰富、见解新颖、耐人寻味、引人思考的大气的文章。”这是一个常识,但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却往往无视这一常识。我们关注的重心更多的是作文本身,而不是学生这个作文主体的思维起点与身心发展规律。

有人可能会质疑说,学生不就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吗?还用老师指导和要求吗?这种认识表面上看有一定道理,其实却是对学生这一群体不甚了解的体现。

当今的中学生,受网络技术和电子阅读、移动阅读的影响严重,沉湎于网络、沉湎于聊天、沉湎于低级趣味的信息和游戏,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读书更加浮于表面化,时间运用更加碎片化。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没有教师的指导和要求,学生常常会对现实生活“熟视无睹”,他们不会像作家一样乐于观察和思考。没有这样的观察和思考,作文不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吗?此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写出“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岂不是“盲人摸象”?

在文艺理论方面,有一句著名的话叫做“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而对学生来说,应该是“感知到的生活才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感知生活,引导学生在作文的思维起点上下功夫,让学生学会感知生活。只有感知到了生活,学生的创作才会有源泉,否则,即使身在源泉之中,他们也会浑然不知。

只要仔细研究一下优秀学生的作文,我们就会发现,写出好作文的学生都是注重观察思考现实生活的学生。一些无病呻吟的作文,一时获得了高分,并不足为据,只是在考试中凭借一时的灵感而为之罢了,不能因此就只在本本主义的作文教学中打圈圈。

三、从思维起点引导学生写作

回到作文教学的思维起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社会生活,才是作文教学摆脱学生怕写、教师难教这一处境的出路,也是作文教学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

我们可以认为,读书对学生写作大有裨益。正如古人所说“劳于读书,益于作文”,这是作文教学的另一条途径。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提出的“思维核心,读写互动”的作文教学理念,也正是基于此而提出的。在这里论述的作文教学关注作文的思维起点的主张,是面对当下作文教学现状而提出的。也就说,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观察思考现实生活,打通作文与生活的通道,让写作与源头活水贯通起来,是我们作文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

那么,如何从作文的思维起点上引导学生写作文呢?

教师应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写观察思考日记的计划,这个计划应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地做好。这最利于从学生作文的思维起点上来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与能力。

南京市金陵中学喻旭初老师曾做过一个调查,其中有一问题为“你自己得意的作文是什么?(排除老师、家长的评价)为什么得意?”被调查的47位学生中,“曾写过令自己得意的作文的有44人,说不出有得意作文的3人。”对得意的原因,学生回答有以下几点:“所写的内容是一个月的观察所得,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写出来的”;“写出了自己心中的寂寞”;“写的东西是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电视、乡村的景色、童年的趣事、对动物的喜爱、对教育的批判等等)”。这个调查说明,只有学生真正观察了生活,写出了自己的思考、体验与真实情感,他们才会有作文的成就感。那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思考日记呢?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指导观察日记写作

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因人而异,日记的内容可由学生自己确定。但是,我们面对的是学生群体,有很多学生对周围的人、事、物不知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思考,如何来表达,也不知道哪些东西可作为日记的内容来写,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例如,集体的活动日记、家庭生活日记、课堂观察日记、自然景象观察日记、旅游观察日记、校园生活观察日记、商场观察日记,等等,都可以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记哪些内容,如何记下来。这样写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养成了观察和记日记的习惯,写什么的问题便会得到较好解决。

2.做好针对性训练指导

日记训练灵活多样,对学生的写作来说,可针对其薄弱环节进行训练,如人物的跟踪观察描写,不同动物的观察描写,自然景象的观察描写,特殊事件的观察描写,社会风气的观察描写,各种活动的观察描写,等等。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针对性训练,并指导具体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更为有利。

3.及时评价激励

及时评价,是日记写作训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样可以激发和维持学生观察日记写作的积极性,由此让学生一直坚持下去,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这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很有意义。及时评价反馈,能有效对观察日记的写作活动进行调控,有利于解决学生观察日记写作中的问题,能有效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反馈评价要以鼓励激励为主,这对中小学生来说,是使学生从不爱写转为乐于写,从不会写到写好的重要手段。须知,学生的写作成就感是写作兴趣的发动机和持久动力。

教师的工作重点之一即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曾有一段论述,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这剩下的东西是什么?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我们通过指导学生写观察思考日记,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这不仅仅能提升学生作文写作水平,也是对学生人生发展的终极教育与关怀。

总之,关注作文的思维起点,是解决学生害怕作文问题与提升作文教学教质量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陈继英.语文教学的战略思维与艺术[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谢步勇.作文教学重心要注重三大转变[J].作文教学研究,2003, (7).

(编辑:胡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7-0022-03

作者简介:陈继英,深圳市语文特级教师,正教授级高级教师,深圳大学硕士生导师,深圳市首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国教育学会“地方骨干教师培训讲师团”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主讲专家。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与实践
论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