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超级小青年”
2016-03-03花辞树
文/花辞树
这就是“超级小青年”
文/花辞树
超级小青年首先是一个公安文学团队,然后是一个微信订阅号。
他们的出现是一个很偶然的现象,但是,如果超级小青年不曾出现,在微信阅读的时代里,肯定会出现其他某一个十分类似的订阅号。
他们来自不同城市的公安基层一线,年轻人总是喜欢正能量,而且他们确认,真实的公安工作永远不缺乏正能量,他们想要做的,就是传递正能量。
他们以公安文化为主打,他们宣称,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超级小青年,那就是刚加入警队时候的自己,或者已经久未谋面,但一定不曾离去。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可能会有不少人觉得开场白首先作感谢致辞是一种老调子,但是必须承认,任何树苗离不开土壤。如果不是公安部经侦局对公安文化的高度重视,并且持之以恒地进行具体投入建设,“超级小青年”当真就不会出现了,而这些年来经侦文化的良好氛围,毫无疑问地在不断助推着超级小青年们的成长。
2012年,全国公安经侦文化建设研讨会在枣庄召开,当时尚未有“超级小青年”这个文学团队,但其中的大多数成员均有到会。数年后,主持会议的公安部经侦局刘冬副局长依然十分感慨地说:“我未曾想到,在那一次会议上,你们几个人竟然可以产生这么强烈的化学反应。”
或许,这就是年轻人的特点吧,青春、有活力、敢于去尝试、不容易被规则所束缚。
几个年轻人遇见了,于是自然而然组建了一个微信群,群里大家互相闲聊生活鼓励写作,还曾经发起过“每天一千字”的内部活动,大家都是一个想法——我们难得身处在一个这么好的经侦文化圈子里,我们要加油。凡事从量变到质变总是有着相对稳定的因果关系,终于在2014年3月份,他们决定做点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于是,他们尝试着创立了名为“超级小青年”的订阅号。
在这个时期,微信上政务订阅号有很多,警务订阅号也有不少,但是主打公安文学的非官方订阅号还比较罕见。以《因为你不是警察,所以你不会知道》一文为标志,“超级小青年”凭借为基层民警发声、反映基层民警真实生活、用基层民警的口吻讲故事的鲜明特点闯入了人们的阅读视野。那段时间里,这么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订阅号以每日两万多的点击数及每日增加200人的订阅数快速崛起。
说实话,对这个情况超级小青年们自己也吓了一跳。虽然的确期盼着引起关注,但是这个剧情展开的方式有点超出预料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这个订阅号要怎么运营方面,超级小青年们很快达成了共识。既然警察们总是在朋友圈里寻找和转发一些能够说出他们心声的帖子,那么从今以后这些帖子就让我们来创作吧——我们的笔,将永远和基层民警在一起。从那以后,扎根基层与坚持原创,成为了超级小青年们的原则,可以说,在随后各种以转载文摘为主的警营资讯订阅号的冲击之下,“超级小青年”还能始终保持活力逐渐成长,与这两个原则密不可分。
扎根基层,让超级小青年们总是能够不断地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之中找到灵感,所以他们经常能够用十分接地气的语言让读者产生共鸣、让读者发出感慨、让读者哈哈一声笑了起来。
坚持原创,让超级小青年们总是走在“悦己、悦警、悦众”的路子上,所以他们能够不断地收获到许多来自于自己的作品以及来自于读者们的小小鼓励,一步步往前走。
2014年5月,《株洲晚报》与《长株潭报》以整版报道了“超级小青年”,这是纸媒第一次对这个订阅号进行了介绍。2014年11月,公安部文联胡义兰以“超级小青年”为调研蓝本撰写《公安文学传播新生态:微信订阅号》一文,刊登在了《MEDIA传媒》杂志上。2014年10月,《广州公安》杂志对“超级小青年”进行了专访。2014年11月,《人民公安报》以《“超小”是一种“病”》为题,报道了“超级小青年”。2014年12月,《人民公安》杂志报道“超级小青年”,文中称“超级小青年”被认为是引领和助推经侦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2015年4月,全国公安文联张策秘书长题词“我一直关注着‘超级小青年’,我一直喜爱着‘超级小青年’,我期待‘超级小青年’越办越好”。2015年5月,全国公安文联以《公安文学微信订阅号“超级小青年”创刊一周年》为题发布简报,指出“超级小青年”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值得各地借鉴。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创作的快乐一路相伴,但是创作的压力也一直都在肩上。
超级小青年们都是一线的警务人员,有的在侦查办案,有的是文职内勤,平日里的工作负担并不轻松。每天,他们都是在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回到家里料理完孩子等家事之后,才有时间来开展订阅号的事务,所以,他们基本上把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订阅号上面。
搞侦查的成员就连出差路上都是在码字,而做内勤的成员则经常追着各自单位办案的同志问东问西,还有,他们无一例外都学会了用手机写作,公交车上的半小时一样是不可以浪费的宝贵时间啊。
微信阅读成为大众习惯的今天,旁人喜欢在睡前刷刷自己的朋友圈,他们则喜欢在睡前看见自己的作品刷了别人的朋友圈。
这一年来,“超级小青年”发布了170余期计700余篇公安文学作品,各成员平均一年下来每人每周要保持4000字的写作,这里面既有为了订阅号的运营拉点击用的段子帖,也有为了加强自身文笔争取刊登的纯文学帖。其中,计有10篇刊登于《人民公安报》,3篇刊登于《人民公安》杂志,3篇刊登于《啄木鸟》,13篇刊登于《现代世界警察》,另有30余篇刊登于《广州公安》《集邮》《淮风》等地方杂志报纸。
累不累?是真累。但是还开心啊,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互相鼓励着前进更加有意思的事情了。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他们分属不同城市,从来没有一次能够全员凑齐过。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超级小青年”和超级小青年们到底能走多远?其实他们也经常这样自己问自己。
如今是微博时代式微而微信时代兴起的时代,但是谁也不知道微信什么时候会被淘汰。“超级小青年”立足微信而获得关注,但并非因为微信而其必然。过去,一个团队抓住一个机遇,可以得到发展,抓住几个机遇,可以得到巨大发展,而今后,一个团队要发展,是必须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并且去解决一定的问题。“超级小青年”恰逢其会有幸成为了一个话题,但超级小青年们很清楚,内在价值的锤炼永远不能放松,他们最终想要成为什么,他们最终能够成为什么,是与他们可以为这个警队做出什么事挂钩的。
是否能够继续告诉年轻人努力不放弃的价值,是否能够继续向警队袍泽们传递正能量,是否能够继续让民众看见并理解真实的警察,是超级小青年们今后的方向。很可能,几年之后不再是微信阅读的时代,但是只要坚持这个方向,超级小青年们就会一直有着旺盛的活力。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