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术后冲洗的临床观察

2016-03-03张梅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1期
关键词:鼻息肉内窥镜鼻窦

张梅凤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术后冲洗的临床观察

张梅凤

目的 观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术后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鼻内窥镜术治疗,对照组术后不行鼻腔冲洗,观察组术后用常温生理盐水行鼻腔冲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塞消退时间、头痛消退时间、流脓涕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术后进行鼻腔冲洗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有助于鼻内黏膜的修复,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术;冲洗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该病可由多种原因诱发。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多采用功能性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采用功能性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原则是彻底清除鼻窦及鼻腔内的病变,使鼻窦及鼻腔保持原有的解剖结构[1]。相关研究显示,鼻内窥镜术后对鼻腔黏膜进行冲洗可使手术造成的瘀血及时流出,减轻鼻腔内黏膜的水肿,促进鼻内黏膜的修复和生长。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术后冲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4例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经影像学技术和临床症状诊断确诊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已排除凝血机制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42.1±8.6)岁,临床分型分期Ⅱ型Ⅰ期14例,Ⅱ型Ⅱ期13例,Ⅱ型Ⅲ期10例,Ⅲ型5例。观察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3.1±8.4)岁,临床分型分期Ⅱ型Ⅰ期15例,Ⅱ型Ⅱ期12例,Ⅱ型Ⅲ期9例,Ⅲ型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给予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术中将患者鼻腔和鼻窦内病变组织彻底清除,保证患者鼻腔和鼻窦结构的完整性,重建鼻腔和鼻窦通气、引流,促进患者鼻腔功能和结构的恢复。术后做止血处理,以填塞物填充。对照组患者术后48 h将鼻腔内填塞物取出。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复查,及时清除鼻腔内分泌物。观察组患者术后对鼻腔进行冲洗,术后48 h将鼻腔内填塞物取出,然后取500ml的常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1~2次/d。冲洗鼻腔时患者头部应低下,口微张,将冲洗器插入鼻孔内,另一端放入生理盐水瓶内,冲洗液自口中吐出。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治疗疗效分为:治愈: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完全消失,窦腔黏膜和鼻黏膜上皮化,脓性分泌物消失;显效: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显著改善,窦腔黏膜和鼻黏膜有部分水肿,脓性分泌物较少;有效:头痛、鼻塞等症状有所改善,肉芽和水肿形成,脓性分泌物减少;无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甚至有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症状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13,P<0.05)。见表1。

2.2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观察组鼻塞消退时间、头痛消退时间、流脓涕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鼻塞消退时间 头痛消退时间 流脓涕消退时间对照组 42 33.2±3.4 29.6±3.5 28.4±2.4观察组 42 23.6±2.6a21.7±3.7a20.1±2.3aP<0.05 <0.05 <0.05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多是因为鼻腔黏膜长时间息肉增生、炎症水肿所导致,可导致患者呼吸道感染病症加重,也容易导致其他并发症发生。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多采取鼻内窥镜手术治疗。该手术主要通过鼻窦引流和鼻腔重建使鼻黏膜结构和功能得到恢复。鼻内窥镜术后,部分患者会因术腔粘连、窦口封闭等并发症导致术腔再次发生粘连,从而导致患者病情再次复发[2]。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内会有血痂、异常分泌物等,这些物质的存在容易导致疾病复发。术后对患者鼻腔和窦腔进行冲洗可有效去除其中所含的积血、血痂、异常分泌物等,可有效促进黏膜的愈合和生长。对鼻腔和窦腔进行冲洗,冲洗液可以对黏膜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够有效加快局部血液的循环,提高黏液纤毛清除能力,对提高患者抗感染能力也有显著作用[3]。此外,冲洗鼻腔可使术前异常粘连情况得到松解,方便引流。术后对患者鼻腔和窦腔行冲洗时需对冲洗液进行合理选择,冲洗液与黏膜的生长情况有密切联系,冲洗液选择不当会对患者造成再次伤害。如冲洗液选高渗盐水,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鼻流血和流涕等症状,也可加重黏膜水肿。冲洗液如果选择低渗盐水,则冲洗效果不显著。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总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术后冲洗可使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各种症状缓解时间得到有效缩短,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陈秋平.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术后冲洗的临床观察.河南医学研究,2014,23(8):60-62.

[2]武秀红.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术后冲洗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2,7(5):79-80.

[3]骆豫.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冲洗的临床观察.医药论坛杂志,2012(5):115-11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067

2016-03-11]

456300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鼻息肉内窥镜鼻窦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谨防鼻息肉术后复发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鼻内窥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