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历史习题教法新探
2016-03-03张卫勤
张卫勤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290-01
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高考试题的出题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改下的历史高考试题已经摆脱以往传统的出题方式,开始向更深的层次考察。而这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始有了一些出入,那么,我们除了要在教学上要有所突破,在指导学生应试技巧方面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我想这样才能去适应高考试题的不变变化,下面我就自己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总结的一些浅显的观点与各位同仁共勉。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读到,听到,看到很多专家、学者都强调,在教学中"要立足课本,立足习题"我觉的这虽然非常重要,但仅做到这些似乎还远远不够,如何让学生把课本所学和课堂所听有效的与问题结合才是根本。
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相当的基础知识之后,怎样应用所学知识?以前,我们教学生做题,总习惯于"做题——对答案——个别纠正"。从教育学角度看,它注重的是教育者的活动,而没有注意到或很少注意到受教育者的活动。其次,就教育对象而言,学生解历史题,长期的意识是"背书",近几年,高考能力题含量的增加,又把学生送进题海中去了。陈旧的解题技巧只关心了学生知不知的问题,没有关心学生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到底有没有一种既能提高学生解答历史题的能力,又能避免学生在题海中泡得时间太长而疲软的状态,促进学生"知" "情" "行"和谐统一,乐于接受和实践的有效方法呢?
习题,是用来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延伸,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但不是活动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是一个自觉的、具有创造性成分的过程。做习题,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做习题,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的一个重要表现;做习题,是教师检测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会理解与应用多少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
会做题目,不能只满足于做出答案;会做题目,应该"解析"题目的题干和题枝,从分析题目中去理解、应用所学的知识及原理。分析、体会命题人的良苦用心,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
第一:我认为教师要在日常练习的时候不断的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做题中学到做题的第一个方法——尝试去揣摩题目考察方向。
一套练习题,有几十个题目,有的难,有的易,教师可以选取一个较难的题目给大家讲解,作示范。然后,把这套练习题进行分组。比如,选择题,可以每10个一组(当然不分组也可以),让学生不管题目的答案,不管题目的难易,只在课本上找相应的出处,相应的知识点。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这套题都考察了那些课本的相关知识?是直接考查还是间接考查?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教师指导学生提问:"你认为这10个题目中最难的是哪一个?难在何处?"教师随堂解答。
例1:明朝时,有位欧洲传教士到北京来考察学习,他不可能碰到
A.人们在市场上买东西大都用白银
B.与农民学棉毯的制作
C.在戏院看京剧演出
D.在府学里听先生讲《诗经》
白银在明朝时已广泛在市场上流通,棉纺织业很发达,棉毯制作精良,四书五经依然是读书子弟跳龙门的必经之路,只有京剧到清朝时才逐渐形成。答案选C项。
这个题目实际考查了明朝的有关社会发展历史情况,但命题人有意设置了一个历史情境,既有趣,又有价值。
第二:巩固提高、深化发展
教师把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类型如原因型、表现型等基本题型告诉大家,要求学生用这些题型(专题)"对号入座","你认为这道题属于什么题型,用什么方法来解释比较合适?为什么?",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例2:20世纪20年代欧洲的赔款问题不了了之,主要是由于:
A.法国要独霸欧洲
B.英国实行的是大陆均衡策略
C.美国积极扶持德国
D.德国的经济脆弱,赔不起
这道题,粗看它,不好回答。实际上它是考查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2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只有英国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英国的外交策略起决定作用。这样分析就能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答案选B项。
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练习发现学习上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并会利用练习进行深化和补救学习,比如运用有关原理对知识的理解,很有益处。
教师先列出有关的题型后,让学生自由选题,要求所选的题目必须符合对应的题型。题型有多种,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把它归纳到一些历史发展原理中,如,历史是发展的,事物的主次要矛盾,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概念和内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等等。注意,这些原理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的相互融会贯通,在学生选题中明显反映出来。
注意事项: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历史题型,并能与实际解题结合起来,可以说,是一个理论的应用过程。这样使学生深化对理论的理解、深化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创新。这是一个较高层次的实践活动。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有普遍效果和意义。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是在一步一步地把学生由幕后推到了台前,充分展示出学生作为一个学习主体形象的优势。这正好符合素质教育观——"目中有人",而排除了应试教育观的"目中无人"论。
第三:语言科学合理,做到有答必中,有写必得
一个良好的应试者 ,除了要有较深的专业功底,良好的应试技巧之外,科学合理的专业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会给评卷者和考查者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也是我们得到改卷老师认可的最后一道门槛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门槛。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如何把所学知识用专业语言表达出来,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应试成绩,但这个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总结实践。不断的积累,我认为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先让学生看答案,再根据自己的短期记忆试着写出来,最后在对一遍答案,这样对同一问题的思考就有三次,对相关的知识语言就有了多次记忆。久而久之,就会有收获。
其实,这几步是螺旋上升的过程,有些环节是交叉进行的。其中的关键是给学生创造练习尝试、总结、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通过这样做,使学生的主体性精神得到磨砺和提升。
当然,我的这些做法可能也有不到之处,希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共同提高、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