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课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6-03-03王春香
王春香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扎实、有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那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一堂怎样的课会是有效的呢?要使课堂有效,就必须出好课。为此,教师应明确好课的一些基本特征,有意识的不断积累经验、培养能力、切实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兴趣;教学环节;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265-01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不用别人驱使,自己投入地探究思考,收获知识的同时还能感到满满的成就感.这才是学习最好的状态,所以我们在高中化学课堂上,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主地去探究化学。
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如在学习"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一节时,我一上课就问学生们今天早餐他们吃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牛奶、面包、鸡蛋……当他们对食物讨论兴致正高的时候,我正好趁这个时候对食物进行解读:牛奶和鸡蛋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而面包主要物质是糖类,引入课堂学习内容——蛋白质.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的联系,更容易地进入教材特定的内容,以此来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案
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把握三维目标,即结果性目标(知识与技能),程序性目标(过程与方法),体验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三维目标的互动整合,逐步形成素质.我们可以结合自己"钻研教材"所得,决定是照用,还是进行一些调整.而具体到每一课时,需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达到哪些教学目标, 我们得认真思考,精心设计,行诸文字或内存心中。在备课时,如果能够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和自己班级的具体学情,设计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案,无疑会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做呢?首先,吃透教材。备课时,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教材、教参,充分理解、吃透教材,了解其中各部分内容及例题的设计意图,然后根据自己班级的学情,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其次,设计教学环节。这是备课的重头戏,一般包括活动环节的设计和课堂语言的设计两方面。活动环节的设计,主要包括课堂引入应占用多长时间;问题思考以何种方式呈现;实验应采用什么方法,何时进行,需要多长时间;何时进行板书;何时进行引导、归纳等,课堂教学语言的设计等。有了这些准备,课堂教学必然事半功倍。
3.在化学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的很多概念、原理、规律的引入都是从实验展开,并最终由实验加以论证的。可以说,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方面。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实验引起重视,并在实验过程中告诉学生应该观察什么,从什么角度观察,怎样捕捉稍纵即逝的实验现象,必要时还要设置疑问,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在讲授次氯酸的强氧性和漂白性时,我做了"潮湿的红布条放在氯气中红色褪去"的实验,学生都认为是氯气使湿布条褪色的。我又把一干燥的红布条放在了氯气中,红布条没褪色。这时学生开始不明白了,议论纷纷,对先前的结论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氯气不使干燥的氯气褪色却能使潮湿的红布条褪色呢?"。于是组织学生讨论,很快学生举起了手,"是不是氯气与水反应了,有新的物质生成?"正是生成的新物质HClO有漂白性,才使得红布条褪色的。在教师设疑、学生生疑到讨论析疑、师生互动释疑的过程中,使学生在疑惑与思考中顿悟,在疑窦丛中求知,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思维碰撞中获得新知,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益。
4.处理好重点、难点的教学
学生如何算是学得好,不是他们能够看懂我们的解题过程,也不是对照着例题做出相同类型的题目,而是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原理、方法,运用于不同的题目中成功解题,实现教学内容的举一反三。
课堂的时间有限,我们要把握住重点,在批改的时候总结一些学生经常犯的错误,找出背后的原因,回归课本和实验,简单地讲清其中的知识点,做到根本性地解决,学生不会再犯.在课堂中,我们要多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一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去研究问题,一边鼓励学生多进行讨论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多练在学习当中是很有必要的,不仅仅是布置课后作业,我们还要在课堂上专门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做题,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一些共同性问题,通过对学生思维方法的了解,进行纠正,最终解决问题。
5.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性,深入了解 整体分析,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不可否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这主要是由学生的生长环境和性格方面的差异造成的,是教师教学时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要想切实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要在学生的差异性上下功夫。首先,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自己,也可是别人;可以是长期目标,也可以是短期目标;可以是总结性的,也可以是阶段性的。总之,尽量让学生保持"你追我赶"的积极状态,这样的目标更符合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有利于学生的共同进步。其次,点评方式多样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点评时,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除了点评纠正学生理解知识出现错误的地方,还要点评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关键地方,让学生既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错误之处,又了解到自身的优势,从而帮助学生展开有效的知识探究,提升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永恒主题,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积极开展化学探究实践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将教学活动变成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索活动,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