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生解数学题易错成因及对策探究

2016-03-03吴志霞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数学题计算能力错题

吴志霞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215-0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一线数学老师都会遇到同样的困惑:学生总是喜欢犯同样的错误,许多问题讲了又讲,还是有很多人会一错再错。这是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且几乎普遍存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数学教学离不开学生的解题,而且让学生做得既对又快也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梦想。但是作为数学教师,如果奉行时间换质量的原则,迫使学生加班加点来实施题海战术,从表面现象上看,他们的短期学习效果应该不错,但囫囵吞枣、重复训练的结果与教师的预想往往是大相径庭。

因此,学生那些一错再错的"易错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一方面,通过研究学生的典型易错题,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培养学生学会建立自己的错题集并合理使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错误率,从而达到真正的"减负",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的要求,使得传统的应试教育变得越来越不适应,因此素质教育提上了议事日程,"素质教育"一词成为教育界人士乃至政府领导者口中的常用语。然而素质教育究竟该怎么进行,由于受到"升学率"等因素的制约,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我们认为研究典型易错题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已经成为了大部分教育者的共识,所以研究典型易错题势在必行。

所谓"易错题"简言之即为学生在解答时由于某种原因容易出错的习题。根据我的观察、思考,学生容易做错题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小学里的思维定式造成的,包括以前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

小学数学侧重于直观、感性的认识,比如教材中配合大量的图形帮助学生学习,学生从图形中能获得很多数学知识,而初中数学侧重于理性的思考,单纯的、直观地思维偏少,这样对学生的要求就更高了。

2.概念界定模糊

我在改学生作业、试卷时,经常发现一种情况:学生第一次的答案对的,而第二次改成了错的,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知识理解不过透彻,知识运用不够自如,特别对相似的概念混淆。如的平方根,学生容易得出的错误结果;求代数式-(=1)的值,学生易写出-=(-1)?=1,这个错误是没搞清一个数的平方,一个数的平方的相反数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样-=-81,(-)=81,如果不注意区别,就易出错。

3.计算能力差,基础知识不扎实

解数学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学生不能借助计算器,而只能通过心算、笔算。如果这个能力不培养,学生解题时就容易出错。初中数学,由于引入负数,学生解题时就更容易出错,有的结果是符号弄错;有的是计算过程中运算出错。究其原因,不仅仅是粗心而已,更多的是计算方法不合理的,还有计算能力不过关的问题。义务教育大力提倡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个"双基"的提法我很赞成,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就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教师需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减少解数学题中因计算问题而出现的错误。

4.做题想当然,随心所欲搞“创新”

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时,不少学生认为(n+2)?=n?+4,这个错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没有理论依靠、只凭直觉,想当然认为结论是这样的,我于是把推导的过程演算给学生看:(n+2)?=(n+2)(n+2)=n?+2n+2n+4=n?+4n+4,让他们明白错在哪里,知道这种"创新"的危害。再比如学习基本图形部分,问到道路修建隧道的原因?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这样修建距离最短","直的距离短","线段两点之间最短","直线的距离最短"等等,这样的回答都是不规范而错误的,学生的答案都是"原生态"的,随心所欲,缺乏基本的数学味道,所以做数学题要改正想当然的毛病。

针对学生以上的不足,要解决学生做数学题易错的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4.1反复强调,相似类型的题目类比训练。每个人都有遗忘的缺点,学生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及时重复就很容易遗忘,所以我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把复习旧知识引入进来,最好是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合点,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学生经常做错的题,有可能属于同一类型,比如解一元一次方程,有的是去分母出错,有的是移项、合并同类项错,教师可以用变换数字,移动分母的位置等方法做强化训练,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熟练起来,错误也降到最低。禁止学生使用计算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算、笔算水平。

4.2多阅读题目,把握审题环节。学生在解数学题时,仔细阅读题目是关键,知道题中的的已知条件、结论是什么,通过已知条件能得到需要的结论,更进一步的挖掘出"隐含"的条件,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例如:在学习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时,有一道题是: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0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甲带了一只狗,狗每小时跑10千米,狗与甲一起出发,碰到乙后,调头跑向甲,碰到甲后,又调头跑向乙,直到甲乙两人相遇,问这只小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学生刚看到这道题,脑中迷茫,思路模糊,觉得过程复杂,如果多阅读题目就会发现,三者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而甲和乙相遇的时间很好算,t=100÷(4+6)=10小时,小狗的路程s=vt=10×10=100千米。可见,理解题意是多么重要。

4.3教学中浸透数学思想,丰富解题方法。数学中包含几种重要思想,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的进行渗透很有意义。这道题|a|=3,|b|=2,则a+b的值有几个?就是"分类讨论"的问题。学习函数时用到的"数形结合",化简5(m-n)+2(m-n)-4(m-n),包含的换元思想等等,所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人多动脑,把数学思想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解题时形成正确的思路,找到更好的解题方法。

4.4学生准备一本纠错本,收集错题。学生平时做错的题目,把它们收集起来,分类归纳、整理。这就是纠错本。它上面记载的题目,应该是学生自己觉得有难度,容易错的,这是因人而异的。有时教师讲的题型,如果学生觉得重要,也可以记下来。纠错本的记载内容要有一定的质量,如果过于简单的题目,就不需要记了。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随时翻阅纠错本 ,特别是考试前,阅读纠错本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历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其间正确与错误交织,对错误正确对待、认真分析、有效控制,就能够使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能力逐渐提高。

猜你喜欢

数学题计算能力错题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圆”易错题
解数学题后的思考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道高考数学题的多种解法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