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初中生写作的要领
2016-03-03李昌建
李昌建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053-01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写日记"训练让语言积累、语感培养与思维发展直接源于生活,要求学生用简单的篇幅记录当天发生在身边的,或当天听过、读过、看过的新闻,做到语言精炼、流畅。构思是中考作文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有些学生拿到题目,习惯于仓促动笔,不会在构思上多下工夫。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构思态度,在拿到一个作文题后,要从多种角度去构思,在多种方案的比较中,选择最满意、最切合自己的一种。著名作家陈村在评价作文时说:"最好是有独创性,就好比,有一个目的地有很多道路可走,但许步人往往爱盯着中间的大道,却没发现旁边的小路更具风情。"写作构思发意要新,其实更强调了要反复酝酿,多维构思,并好中取优。
1.作文书写,美观大方
文字是作文的外在表现形式,写字是写作文最基本的能力。字写得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作文水平的体现。我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视写字训练,然而写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三五天的功夫是不行的。因此,有必要从初一入学时就开始训练写字,要求做到工整、美观、正确。字写好了,学生的作文分数能够整体提高4分至5分尤其在考试中,字写得太差,文章思想内容等无论多么好,恐怕也得不到高分。因此,不首先提高书写的水平,提高作文水平只能是一句空话。平时有意识地进行训练是很必要的。作文字写得美观大方,你的作文就会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2.作文标题,光彩夺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新颖别致、简洁明快的标题,会让阅卷老师对作文有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作文的品位,难怪古人说"题好文一半"。那么,怎样给考场作文命一个好题目呢?我认为,题目应该简洁鲜明,夺人耳目。巧用修辞或格言俗语,使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或揭示现实,都可拟定出令人满意的作文标题。如属记叙文,题目可突出主要事件或点明内心感受。如属议论文,题目则可命成论点型题目给人鲜明的印象。例如,《心灵奔跑》《隔着代沟,我望见了您》《理大于情》《给灵魂一个支点》《套圈?圈套》。这些题目,是记叙文的,内容清楚,极富悬念,吊人胃口。是议论文的,言简意赅,观点明确,富有文采,给人一种过目不忘的感觉。
3.大题小做和小题大做
作文题有大、小之分。所谓大题,就是题目的范围比较广泛,或者题目有较强的概括性、普遍性,揭示了事物的规律、特征。例如"痛并快乐着""充满活力的岁月""放心吧,有我们在""责任""校园里的乐趣"等,这些题目供学生选材的范围广泛,可以从多种角度表现。所谓小题,就是范围较窄小,如"难忘的一次旅游""我误会了他"等。这些题目要求学生从具体的事情出发去记叙、描写。
一般地说,大题宜小做,小题宜大做。即大题目宜选取身边的小事或从一个小的角度来表现,而小题目则可以从更大的视角来反映普适性的现象或普遍性的哲理。
相反,小题宜采用"大做"的方法来写。所谓"大做",就是从小事情中开掘出大的哲理来,要以小见大,让读者获得思想上的教益。如一篇"难忘的旅游"的考场作文,作者选取了旅游途中的见闻,却不停留于这一见闻,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小题大做,抒发了强烈的情感,揭示了深刻的主题:长城是从我们祖先的肩膀上、脊背上修过来的,灿烂的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而我们将接过前人的薪火,"从我们的肩上、脊背上修过去"。不由人不产生一种凝重的历史感。
由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主题型的大题目要通过小事情来表现,而范围性、情境性的小题目要善于揭示出大道理来。
4.厚今薄古和厚古薄今
一个记叙性的题目到手,一般有两类材料可供选择:一是表现"我"(或"我们")或反映身边的人和事,一是选取历史风云、名人轶事、艺术作品中的人物等。我们把前者称为"今",而把后者称为"古"。有些学生习惯于选取现实的内容,而有些学生则喜欢选取"古"的内容来表现。那么,是"厚今薄古"好还是"厚古薄今"好呢?这是审题选材中经常碰到的敏感问题。
毫无疑问,作文应当去反映最鲜活的内容,反映身边最新发生的事。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章无疑是极具价值的。2007年上海市的中考作文题为"记住这一天",许多考生取材于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大多写得很有感情。
与这种"厚今薄古"的选材策略不同,有些学生运用其广博的历史知识、丰富的典故轶事,取材于过去的事情,这种"厚古薄今"的选材策略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仍以"记住这一天"为例。一位考生充分发挥他知识积淀的优势,选取了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把"这一天"定位于1945年5月8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历数了英国、前苏联、美国、法国在这一天热烈而宏大的历史庆典,写出了这一天深重的历史感。这确实是一篇大气的选材独特的佳作,在十多万的考场作文中显得独特而亮丽。这应当归功于"厚古薄今"的思路。
作文犹如作战。作战要眼观敌我形势,以此确定最佳的作战方案,"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宋·宗泽《早行》),做到成竹在胸,稳扎稳打。一样的道理,作文也必须在把握题目的含义、要求和权衡自己实力的基础上,从容应对,构建最佳的写作思路。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多维构思,好中取优,从而出奇制胜,稳握胜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