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文本,培养良好品性
2016-03-03张金珠
张金珠
摘要: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回归人性本位,促进学生生命全面升华。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心灵进行爱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让学生健康成长,长大成为有用的人。
关键词:感悟文本;教人求真;链接生活;学做真人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036-01
赞科夫说:"我们的时代不仅要求一个人具备广泛而深刻的知识,而且要求发展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发展他的才能和禀赋。"进入一个关注生命的新世纪,融合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 的思想,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更应关爱学生的生命。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人求真"是教师的职能,教学生"学做真人"是教师的使命。因此,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做真人,求取真知做真才。语文教育首先应凸现人文性,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来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塑造品格,丰富人文素养,夯实人性根基,培植美好人性。
1.感悟文本,教人求真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具体鲜活的叙事中凝聚着深刻的人文性,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运用教材中的育人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陶冶和感染学生的心灵。
1.1深思中感悟,培养真诚之心。陶行知提出"爱满天下,教育为公"的办学理念,他认为教育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而是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而做"真人"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具有"诚"的品格。做人做事以诚为本,这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智育中要先进行德育,先要培养学生的诚信诚实,再开发学生的智力。
一篇文章,作者的表情达意都蕴含在字里行间,只有反复品析重点词句,积极深入思考,才能领会作者的旨趣,与作者心心撞击,情情交融,悟出"道"的真谛。如课文《中彩那天》意义深刻,重点在于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一个诚实、有信用的人。文中父亲很希望拥有自己的车,但恰恰是自己帮同事买的彩票中了奖,车不是自己的,但父亲完全有将车据为己有的难得机会,然而"诚信"这一做人原则又不允许他把车留下。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深入思考父亲的感情变化,反复品读重点句子,深入理解"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让学生受到做人的教育——学会诚信,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具有高尚的情操,才是生活快乐的真正源泉。
1.2品读中感悟,培养关爱之心。如果说文章的结构呈现的是一种外在美,那么课文的情、理、意、趣便是一种深刻的内涵美。打动人心的、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恐怕永远都是这种内涵美,它是文章的生命力所在,是一个人精神内涵的最本质部分。读书只有读到文中的情、理、意、趣皆若出自身,与文本共呼吸,共感动,以一颗完整的心灵去拥抱、去感悟、去体验、去升华,方为达到一种至高境界。
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是一项最基本、最经常也是最重要的训练。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小抄写员》时,首先让学生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课文,而后以"爱"为主线,围绕"父亲爱叙利奥吗?""叙利奥爱父亲吗?"两个问题让学生反复、细心地朗读课文,自己揣摩、感悟角色的内心世界。在学生们有了切实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想法。学生通过默读、感情朗读,分角色演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爱"的真正内涵,感受到爱的力量。学生通过学文深深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是非常重要的,要像叙利奥一样从小学会关爱他人,学会感恩。
2.链接生活,学做真人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句话强调了生活决定教育,生活含有教育。而教育的意义在于改造生活,主张冲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的一切延伸到大社会乃至大自然中去,使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培养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书本知识联系社会实际,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发展。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永远是学生感悟文本语言的沃土。从生活出发,便能让文本离得更近,从而大大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心理距离。
2.1赏识自我,学会自信。陶行知的《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告诉我们儿童教育思想的根本点在于正确地看待儿童。和成人比较,儿童小的只是生理,只是年龄,不小的是他的"心",是他的精神生命。儿童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儿童的精神生命与成人是平等的。教师要关爱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赏识学生,鼓励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扬长避短,自信地生活。
如学完《我是最弱小的吗》一课后,学生明白了小萨沙用雨衣保护了路边的小花,用实际行动向家人证实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也是可以保护弱小的强者了。多么可爱的小萨沙呀!多么可贵的自信、自强呀!小萨沙的思想和行为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是呀,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尽力做好一切。我鼓励学生自我发现,说说自己的优点与理由。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夸自己跑步快,有的夸自己唱歌动听,有的夸自己爱劳动,有的夸自己关心长辈……一张张小脸笑眯眯的,充满着自豪。在日常生活中我还鼓励学生给自己写"优点卡",根据自己所做的一些有意义的事,设计精美的卡片,及时进行小记录,总结归纳自己的优点。同时,我还把这些"优点卡"粘贴在教室的专栏里,让学生互相欣赏。慢慢地,学生的"小优点""放大"了,自信带来了各方面的进步,学生心中涌动着幸福感。
2.2赏识他人,学会交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文章感悟与人生感悟联系起来,不断获得许多富有伸缩性、吐纳性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血肉生命,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会健康快乐地生活。
如教学课文《称赞》时,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展开讨论,弄懂了"做板凳与做椅子哪一个更难?为什么小獾在泄气时还能把椅子做好?小獾的称赞为什么会消除小刺猬一天的疲劳?"等问题,明白了小刺猬和小獾的互相鼓励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正如培根所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善于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赞扬,那样,这世界将充满温暖和幸福。让学生从日常小事中观察,赞扬同学的作业、上课发言、课后做值日等,赞扬家人的能干、对自己的疼爱等,赞扬邻居的好心肠、讲卫生等。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性情逐渐变得温和起来了,与人交往也更加自信与融洽了。
西方教育家赫.斯宾塞说:"无论孩子的成绩多好,无论孩子懂多少道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孩子怎么做个好人。"教育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左右一个民族国家的命运。因此,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爱心、具有社会责任感,为他人和社会负责的人,这是人类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从小就要对孩子进行"爱的心灵教育",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性,健康成长,长大成为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