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器口新名片叫“志愿景区”

2016-03-03秦厚彬沙坪坝区委宣传部提供

今日重庆 2016年12期
关键词:磁器古镇志愿

◇ 文 |秦厚彬 图|沙坪坝区委宣传部提供

磁器口新名片叫“志愿景区”

“Volunteer Scenic”A New Name Card of Ciqikou

◇ 文 |秦厚彬 图|沙坪坝区委宣传部提供

这里是沙坪坝磁器口古镇,古镇现在添张新名片——志愿景区。

磁器口古镇位于磁器口街道金蓉社区,年均接待游客千万人次。近年来,沙坪坝区以“和美古镇、人人志愿”为目标,抓志愿服务队伍、平台、项目、活动、保障,推动居民、游客、学生“志愿共做、古镇共建、成果共享”,“志愿景区”成为磁器口古镇的新名片,得到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黄坤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燕平等中央、市委领导高度肯定。

“人人都是志愿者”

立足人人尽力、人人共享,建立一支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高校学生为骨干、游客积极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提升志愿服务的参与度。

社区居委会用好“古镇新闻发布会”“梦想课堂”“社区市民学校”等载体,运用公益广告、宣传海报、民俗演出等手段,组织市、区优秀志愿者到社区巡讲,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和志愿服务精神,激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古镇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居民总数的15%。

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兴民社工”,发挥社工的牵头引领作用,立足社区需求,结合志愿者特长,组建文明劝导、应急救援、文艺演出、技艺展示等志愿服务队伍12支。

与重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和“志愿服务基地”,直接与高校专业社团、志愿服务组织合作,引导有专业特长的高校志愿者到古镇开展风貌保护、建筑设计、外语培训、法律维权等志愿服务。

“陈麻花”等50家古镇商家自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组建“古镇爱心联盟”。古镇管委会编印并向游客赠送《古镇“新雷锋”志愿服务手册》,倡导游客“轻松游古镇快乐做志愿”,参与自己感兴趣的志愿服务项目。

“处处可见红马甲”

这里的网格化平台,纵向覆盖社区、景区,横向联通商家、居民,为社区居民、高校学生、游客和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搭建参与平台。

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制度、有项目、有台账等“五有”标准建成金蓉社区志愿服务站,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提供线上线下咨询对接、注册登记、服务记录、星级评定、活动组织等服务。在景区入口设置学雷锋志愿服务岗亭,在景区中心位置设置爱心岗亭,志愿者轮班值守,常年提供旅游咨询、医疗应急、爱心帮助等志愿服务。依托社区居委会和宝善宫、钟家院等景点,与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5个校地合作志愿服务基地,鼓励高校志愿者到古镇开展文艺演出、对外交流、法律咨询、爱心帮扶等志愿服务。

把“志愿云”终端延伸到社区,打通社区居民、高校学生、游客参与志愿服务的端口,实现招募注册、供需对接智能化。依托“米公益”APP开设“点赞公民公益市集”平台,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获得虚拟大米,“米公益”将虚拟大米折算为现金,“爱心联盟”商家按照一定比例从销售额中捐赠现金,直接成为景区志愿服务基金。

依托社区志愿服务站建立“志空间”,邀请兴民社工等5个较为成熟规范的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首批入驻,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为成立之初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提供办公场地、项目指导、能力建设等支持,提升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景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事事都可做志愿”

磁器口古镇景区即社区,群众的寻常生活是古镇景点。社区居委会、古镇管委会围绕市区关注、景区急需、群众所愿、志愿者能为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库,把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融入居民生活、游客观景、学生实践。

组织开展“千名礼‘帽’进古镇”“古镇文明随手拍”“做古镇文明人”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古镇旅游、人人有礼。组织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我为古镇添点美”互动体验志愿服务,引导群众换位思考、守护文明。组织开展“‘米宝宝’惜福进古镇”主题活动,志愿者走进餐饮门店倡导“吃多少、点多少”,引导消费者爱物知恩、节用惜福。

开展“做一天文化志愿者”主题活动,引导有兴趣、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既当解说员又做传播员,讲巴渝文化,讲古镇历史,讲传统技艺。

面向社区空巢老人,开展情暖空巢“爱心铃”志愿服务活动,确保空巢老人第一时间得到帮助。面向古镇未成年人,开展以学习辅导、特长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四点半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确保未成年人得到关心、陪伴。面向社区残疾人、患病群众,协调第三军医大学开展“医疗专家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确保群众得到医疗救助。面向社区居民开展“邻里百家宴”“邻居来敲门”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倡导邻里之间“敲得开门,认得到人,说得上话,帮得上忙,打得拢堆”。

“放眼尽是志愿景”

把志愿服务文化融入景区景色、市民生活、学校教育,广泛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志愿服务文化,激发人们的内在动力,启发人们的参与自觉。

结合景区提档升级,盘活古镇“横街”这一闲置资源,打造我国第一条“志街”,让群众在旅游中接受志愿服务文化熏陶。通过专门撰写的《志街赋》(附后)引领人们抚今追昔,追溯乐善好施的古镇传统,解剖行善立德的志愿文化,倡导“身体力行”“上善争先”。

“志街”又是书画一条街,商家自发按统一风貌装扮门店,用手绘漫画、镌刻楹联等方式展示志愿服务文化,游客漫步“志街”,就能“不自知”地感染志愿文化。

把千年古树打造为“志愿树”,刻“立德行善”石碑立于树下,邀请游客在红、黄丝带上写感受、送祝愿,93%的游客表示游览“志街”后迫不及待地想成为志愿者。

依托金蓉社区开设市民课堂、四点半课堂、夕阳红课堂等系列梦想课堂,把志愿服务文化纳入课程总体安排,融入课堂讲授内容,引领市民群众“做有梦想有追求的重庆人,从做志愿者开始”。所开设的志愿讲堂,邀请市级优秀志愿者、古镇骨干志愿者、高校领军志愿者每周开讲,普及志愿服务常识、传授志愿服务技能、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猜你喜欢

磁器古镇志愿
磁器口的C面
以志愿,致青春
磁器口古镇:把旧时光还给老街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被志愿”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光福古镇
夜光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