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2016-03-03张立斯
张立斯
摘要: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获得英语语言知识,进而获得语言交流能力。但是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单纯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还远远不够,因为语言离不开文化。因此,为了增强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贯穿和渗透文化教学。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012-02
1.跨文化交际能力简释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有效地、得体地交换信息的能力。具体而言,根据文秋芳(1999)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
从语言层面来看,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以下4个类别:(1)语言能力:语言知识与技能;(2)社会语言能力:根据交际的具体情景,来选择恰当语言表达方式的能力;(3)语篇能力:组织材料的能力;(4)策略能力:具有应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解决交际中的障碍,以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而衡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标准是"恰当"和"有效":"恰当"是指在交际过程中双方认为重要的准则和规范,以及对他们之间关系的期望没有受到严重侵犯;"有效"指的是经过一定的努力,在一定的时间内,成功实现既定目标,得到应有回报。
2.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2.1没有明确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只是在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个简单的阐述,并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这就让各个高校在领会贯彻指导意见时出现了很多偏差。有些高校基于缺乏明确的量化指标要求,就应付性地制定出华而不实的培养要求;有些学校则是用心思考了但还是由于"能力欠缺"而不能制定出可行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还有些高校就索性继续进行传统的语言教学,忽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文化教学。这种整体上明确教学目标的欠缺会让跨文化教学陷入盲目无序的状况,自然无法有效引导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2教师没有明晰的跨文化教学理念。其一,部分教师在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中得心应手,不愿意进行大幅度的转变;其二,部分教师自身对跨文化交际认识不清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根本没有对应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其三,部分青年教师虽然一定程度上接受过体现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英语教育,但由于缺乏相关教学实战经验,尚不能在教学行动中进行全面的跨文化教学;其四,由于没有明确的跨文化教学目标,很多高校就没有对广大一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从而影响了教师整体跨文化教学意识的提高。
2.3跨文化交际教学课程设置不健全。大部分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没有开设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仅有个别院校在尝试,而且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课时不断压缩的现实。这样一来,原本就不强的跨文化教学更加难以实施。存在较多的是以选修课程形式开设,但这种课程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并不能保证众多学生的实际需求,而且课程本身课时较短,内容大多是浅尝辄止式的引介,很难有效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4英语教材内容不是很合理。大学英语课程现今依旧在沿袭使用综合英语、听说教程等教材的模式。这些源自不同出版社的教材虽然都在不失时机地标榜特有的"文化性",但是除了继续强化语言点之外,并没有对英美文化进行系统梳理,涉及的大多都是夸夸其谈的文化常识。比如很多教材都在介绍中西节日的差异,但是学过之后,学生还是只能记得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等几个节日,而对中国自己的端午节、清明节等节日连名字都不能准确说出来。
2.5缺乏行之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体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般都没有制定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标准,更不要说规范性和合理性,这就让教师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时总是一副无所谓的应付态度,而学生同样也是配合性地"做做样子"。这样的评价不可能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起到切实督促作用。
3.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影响
3.1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中国人学习英语,从一开始就深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贯穿了英语学习的始终。2006年全球最流行的10个词中,有一个词叫Chinglish,也就是中国式英语,指的是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生搬硬套、拼造出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具有中国特征的、不规范的或畸形的英语。这是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普遍出现的,尽管暂时,却是必然的一种语言现象。中国式英语实际上就是中国式思维的产物,表现为忽视了文化差异,把英语和汉语逐字逐词地对应起来。网上流行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中国式翻译"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毫无疑问是一个经典例子。
3.2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表达方式方面的差异。比如从《旧约·出埃及记》(Old Testament, Exodus)第16章的一段描述中引出成语"the flesh pots of Egypt",其表面意思为"埃及的肉锅",实际上指"往日的物质享受,奢侈的生活"。就连"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也没有类似的表达方式。又如在我国,朋友、熟人之间见面时,常以"你吃过没有"作为打招呼用语,而在英美等国家这不是打招呼用语,而是用于请客吃饭。如果你这样问一位美国人,他还以为你要请他吃饭。
3.3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英汉两种语言词义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一种语言中的某个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一个与其相匹配的词;很多词汇有相同的意义,选择用哪一个更精准就成为难题;有些词汇在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却表达不同的意义;在一种语言中由一个或两个词表达的事物或概念,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用多个词汇表达(如汉语中表示亲属关系的词往往指得很具体,而英语中则很笼统);部分词汇的最初含义大致相同,但它们的附加含义相差甚远(如英文中"politician"和"statesman"这两个词皆有"政治家"之含义,但前者在美国英语中有"轻蔑"之义,而后者则为英国人和美国人都能接受之词,可以用来表示国家领导人)。
4.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4.1创新有效培养大学生跨国际交流的教学模式。在很多人看来,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只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它更是了解世界文化素质课程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化在教育中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教学大纲》里有过规定: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跨国际的交际能力,这种能力不但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而且包括对异国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如何对待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等。因此,在培养学生跨国际交流课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之外,还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念、提高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识能力。如今高校的跨国际文化教育,看似有英语四级、六级,其实大多都是以考试为目的、只注重单词或者短句字面意思的讲解,并未涉及文化的灌输,导致学生语言学习和文化教育牛头不对马嘴的现象普遍存在。
4.2探讨如何提升学生跨国际文化能力。国内外诸多的学者和英语教师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大学英语的很多方面,比如教学方法、课程的安排等。从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不难总结出教师们更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改善英语教学课堂的效果,以及提升学生英语自我学习的能力,而很少关注和研究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从而导致不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没有提高,而且以往学过的知识很少能在实际当中用到。近年来,随着跨国际文化交际活动的日益频繁,以及学生在跨国际交际方面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呼吁"文化教学回归",提倡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文化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跨文学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从而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从以往的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当前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国际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仍然不够系统,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多方面分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跨国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寻找提升学生跨国际文化能力的有效方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加强学生大学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学习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意义主要包括:(1)加强学生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文化学习过程中只注重其口语等语言的学习、对文化知识并不涉及文化背景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学习与文化背景有机结合。(2)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4.3大学英语教师应布置相关任务,要求学生多读英语原版书籍,多看英语原版电影。这些书籍和电影是最生动的素材,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风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英文原版书籍和电影不同于教材,能够真实生动体现西方文化生活,其中的人物对白、行为、风俗等无一不是真实生活中的精华,而且内容翔实,语境真实生动,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环境去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跨越文化障碍,交流自如。
4.4大学英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各种英语竞赛、英语沙龙、英语角等,通过这些活动,了解英语文化背景下的风土人情、社会情况、人文地理、文化生活等,掌握跨文化交流技巧,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的能力。课外活动能够让学生发现英语文化中感兴趣的方面,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语言承载着文化,传递着不同国家和种族不同的传统、习俗等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需要进行文化交流,若文化语言交流不熟练,则会出现语误现象,导致交际的失败。以往的教学经历表明,大学英语初级阶段的教学往往只注重字母、单词和语法结构,但却忽略了语言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应该被应用到文化交际的每个环节,教师要通过讲解、对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由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语言表达。
参考文献:
[1]乐琼,ChauhanAshokKumar.浅议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0,08:68-69.
[2]于斌.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吉林大学,2007.
[3]祝永胜.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外教资源利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4]康静毅.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