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的女人,相同的美

2016-03-03赵炜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花木兰文化

赵炜

摘要:中西方文化里有两个相似的女英雄角色,那就是花木兰和圣女贞德。她们都生活在战争年代,同样骁勇善战。但是决定她们一生一死的不同归宿的原因是她们之间的差异性,那就是迥然相反的动机和截然不同的价值观,背后折射出各自文化的演变和进化。正是这种巨大的文化价值让她们得到永生。

关键词:花木兰;圣女贞德;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011-01

1.引言

灿烂于世界文化之林的中西方文化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与内涵,但是独树一帜之中又有重叠,比如女英雄这个历史角色。在中国文化里,花木兰就是这样一个妇孺皆知的女英雄,她的原型来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一首民间叙事诗《木兰辞》。《乐府诗集》所录《木兰辞》前有宋人郭茂倩的注解:"《古今乐录》云:木兰不知名。"这便是关于花木兰最早的文字记录。此后的一千多年间,以花木兰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但都包含了忠孝、从军、神勇、女扮男装等故事要素。一千年以后的西方文化中也出现了这样一位女英雄贞德,她也同样英勇神武、驰骋沙场,但与花木兰衣锦还乡的结局大相径庭的是,贞德最终成为了信仰的殉葬者,被判以火刑。同样是受世人颂扬的女英雄,缘何结局如此不同?本文以《木兰辞》和萧伯纳的《圣女贞德》为研究文本,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探究两人不同命运背后的原因。

2.木兰与贞德的相似性

2.1时代相似:人们保家卫国。花木兰所处的时代局势不稳,《木兰辞》中"可汗大点兵"、"策勋十二转"等词句说明木兰是北魏人,从诗中出现的地名"黑山"、"燕山"来看,木兰参加的很有可能是北魏鲜卑人与北方柔然人之间的战争。这种动荡不安的局势为木兰替父从军提供了社会背景。

贞德所处的1429年,英法战争正如火如荼。在此前的战斗中,法国军队节节败退,许多城池落入英国侵略者之手,法国人民正饱尝着战争带来的巨大痛苦。压迫便会带来反抗,也为贞德投身战斗提供了可能性。"时势造英雄",从这一点上看,木兰和贞德都是特定战争背景下特殊的女英雄。

2.2性格相似:二人智勇双全。战争,自古以来仿佛就是男人的专利。但是女英雄的出现,让世人对女人性格的其他方面进行了反思。

《木兰辞》中对战争的描述只有如下几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30个字生动再现了战场的残酷血腥。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过人的勇气和谋略,就不可能驰骋沙场十二载。

贞德同样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在法国军队一片颓势之时,贞德的出现令军队士气大振。一个17岁的乡下少女,在两个月内迅速组建军队,成为法国军队的领袖和灵魂,彻底打败英国军队。

从木兰和贞德战争上的表现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位女性之所以被称为英雄,是因为她们展现了女性性格中智慧与英勇的一面,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女性追求跟男性一样平等的地位与权利。

2.3家庭相似:深受父亲影响。家庭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重要环境,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看,木兰与贞德做出挑战世俗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都受父亲的影响。

对于花木兰的家庭生活虽然没有过多的文字记录,但是从一些侧面我们可以推测出她的父亲是一个坚毅勇敢之人,其行为无疑是木兰学习的榜样,木兰的责任感与勇敢或多或少来源于父亲的教育。

贞德也是如此。从《圣女贞德》的相关描述可以看出,她的父亲虽名不见经传,却敢于挑战权威,这种敢于挑战的精神在贞德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贞德曾为了得到铠甲和装备而挑战权贵,即便面对不公正的审判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畏惧和退缩。

3.木兰与贞德的差异性

尽管二人在时代背景、性格特征和家庭教育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但这却没有给她们带来同样的结局,原因是多重的:

3.1动机不同:责任与信仰。首先,二人参军的动机是不同的。花木兰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而贞德却是在树下得到"神的启示",受上帝的旨意带兵收复失地。因此从一开始她们两人便注定接收到外界不同的声音,一个被贴上了道德与责任的标签,而另外一个被施以精神的质疑。

在形象塑造上,木兰被描述成一个忠孝两全的人,她首先是个勤劳孝顺的淑女,其次才是个骁勇善战的英雄,这样的定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里对女性的认知。而贞德一方面展示着坚定的信仰,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常人不解的偏执,因而招致质疑甚至排斥。这种动机的影响与花木兰的"亲民"截然相反,因而从一开始便为各自不同的命运奠定了不同的基调。

3.2装扮不同:红妆与武装。男权社会里驰骋疆场的木兰和贞德都女扮男装。但是离开战场这个环境,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却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形象:一个真女人,一个假小子。

女性穿男装被看作是叛道的行为,但二人都是事出有因。花木兰为了掩盖替父从军的身份,选择男装作为保全自己的护身符。当脱下男装,木兰就是个典型的贤良淑德的中国女子。《木兰辞》的开篇便为我们刻画了她贤淑的一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而贞德则不同,她刚到前线时便对杜诺万将军说:"我只是一个军人,我也不想让别人把我当女人来对待。"一个只爱武装不爱红妆的女人承担了男人的社会角色,是对男性尊严的极大挑战,因此势必遭到打击。

3.3结局不同:生存与死亡。十二年征战,木兰最终"赏赐百千强",衣锦还故乡,而贞德却在两年的战争生涯后以异教徒罪名被判火刑,为何归宿如此不同?

首先,由上述两个差异性分析可以得知,责任与信仰的不同动机为二人的命运奠定了不同的基调。其次,二人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在各自的文化背景里收到了截然不同的反响,木兰始终没有跳出传统女性的圈子,并没有对男权社会构成威胁,因而"忠孝"被放大颂扬,最终成为一个平民英雄;而贞德不喜欢别人把她看作女人,这种想法跨越了封建的性别制度,引起了人们的质疑,特别引起了男人的焦虑。因此在引导无效后便被施以打击,直至毁灭她,以此来保住男权社会中男性的尊严和地位。

此外,中华文化注重俗世,因此千百年来都在追求大团圆式的结局,花木兰的人生轨迹符合中国人的追求,有付出——替父从军,有道德——贤良淑德,有收获——衣锦还乡,如此符合大众审美的人没有理由得到死亡的结局,因此花木兰活了。而在贞德笃信的信仰中,死亡意味着新的开始,对贞德来说,这也是人生达到巅峰的一种形式。花木兰的生和贞德的死都代表了各自文化对生命的理解和阐释。

4.结论

作为中西方文化中相似的女英雄,花木兰和圣女贞德已经成为了各自文化中的一个象征符号。她们之间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相似的是,她们都处在动荡不安的时代,有着智勇双全的谋略,深受父亲的正面影响。不同在于,她们参军的动机不同,价值观不同,致使她们走向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归宿。但是这两种结局对她们而言意义是一样的,都意味着成功和永生。虽然木兰和贞德是两个相距千年相隔万里的历史人物,但折射出的却是各自文化和历史的辉煌与灿烂。

参考文献:

[1]Fabian Feminist.Bernard Shaw and Woman[M].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1997.

[2]肖伯纳.圣女贞德[M].方湘 译.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

[3]吴卫东.花木兰的人格成长分析[J].电影文学,2010(17),74-75.

[4]朱廷波.他者与贞德[J].科技信息,2009(24),120-122.

猜你喜欢

花木兰文化
文化与人
王春艳:战“疫”场上的“花木兰”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花木兰
花木兰
谁远谁近?
《花木兰》导演和他的大女主故事
安阳有个“花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