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形的旋转”教学纪实与反思

2016-03-03张勤龙张玉华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逆时针顺时针风车

张勤龙 张玉华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83~8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旋转的性质和特征,能清楚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旋转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旋转90?紫后的简单图形。

2.在探究图形旋转的性质和特征的过程中,获得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图形运动中蕴含的“变中不变”的思想,体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旋转,探索旋转的性质及特征。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旋转90?紫后的简单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格子图、风车图片、三角板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大风车动画歌曲。)

师:同学们,刚才的动画歌曲唱的是什么?

生:大风车。

师:你们看到风车怎样运动了吗?

生:旋转。

师:这节课,咱们就来共同研究“旋转”。(板书课题。)

二、明确概念,探索含义

1.联系实际,说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师: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运动现象?(生举例说明。)

师:这些物体的运动都是旋转运动。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旋转运动的例子,请大家看屏幕。(利用课件动画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2.观察异同点,理解旋转特征。

师:同学们,观察这些生活中的旋转运动,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

生:它们都围绕一个点(中心)在运动。

师:都是围绕着一个点吗?

生:有的绕着一个轴在运动。比如,地球仪就是绕着轴在转动。

师:指一指它们都是绕着哪个点或轴在转动。

师:(生到大屏幕上指。)我们把这个点或轴叫做旋转中心。

师:这几个旋转现象的事例中,还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风车和风扇转动的方向不同:一个是正向旋转的,一个是反向旋转的。

师:看来旋转是有方向的。你再看看它们的旋转与时针的转动方向有什么关系?

生:风扇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风车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

师:我们把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相反的方向叫做逆时针方向。(引导学生用手指演示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旋转。)

(板书: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师:说一说,这几个例子中哪些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哪些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生举例。)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发现吗?(生有困难。)

师:实际上,旋转中心和旋转方向是旋转的两个要素,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旋转要素。下面我们借助钟表继续研究。

2.描述旋转运动中,进一步理解特征。(出示钟表从图1到图2的动画过程,让学生来描述指针的旋转过程。)

生:指针绕着O点顺时针从12旋转到1。

(出示钟表从图1到图3的动画过程,让学生来描述指针的旋转过程。)

生:指针绕着O点顺时针从12旋转到3。

师:这两次旋转有什么不同?

生:旋转的角度不同,第2次的角度大。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旋转角度。)

师:两次旋转的角度分别是多少度呢?

生:第一次是30?紫,因为360?紫除以12等于30?紫。第二次旋转的角度是90?紫。

(出示钟表图:时针分别从3到6、从6到12旋转,引导学生描述时针的运动过程。)

师小结:我们把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称为旋转运动的三要素,借助这三要素可以具体地描述物体旋转运动的情况。

(出示下图,完成填空。)

3.自主探索,归纳性质。

(教学例2,探究风车的旋转过程。出示问题:风车是怎样从图一旋转到图二的?风车旋转后和原来比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师:同学们,先想一想,再借助风车图片或者三角板来研究,然后小组内交流、汇报。

生:图一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紫到图二,或者绕点O顺时针旋转270?紫到图二。

师:你是怎样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呢?

生:我是看到风车的红色三角形逆时针旋转了90?紫,这个风车就逆时针旋转了90?紫。而顺时针旋转的度数正好是360?紫减掉90?紫等于270?紫。

师:风车逆时针旋转90?紫,每个三角形都逆时针旋转了90?紫吗?

生:我们组借助三角板来验证,正好三角板逆时针旋转了90?紫。(指名到黑板来演示。)

师:是不是每个三角形都旋转了90?紫,同学们一起来验证。(学生活动。)

生:每个三角形都逆时针旋转了90?紫或顺时针旋转了270?紫。

师:实际情况是不是像我们所推测的那样呢?同学们,观看大屏幕。(教师演示风车逆时针旋转90?紫及顺时针旋转270?紫的过程。)

师:的确是这样。风车逆时针旋转90?紫,则它的每一部分都旋转90?紫;如果风车顺时针旋转90?紫,则它的每一部分也会顺时针旋转多少度?(90?紫。)也就是说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则这个图形的每一部分都会按照相同的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

师:同学们,再来观察,风车旋转后和原来比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上接27页)

生:风车的形状没变,大小也没变。

生:风车的位置变了。

生:旋转中心没变。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图形旋转后,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4.动手实践,探究画法。(出示例3: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操作要求:先想一想,然后再动手操作,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三角板。完成后,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三角形是绕点 O 旋转的,点 O 的位置不变。

师:也就是旋转中心的位置不变,怎样确定三角形其他各条边的位置呢?

生:先找到线段OA旋转后的位置,因为绕点 O 顺时针旋转90度,所以旋转后的A点应该在与OA垂直的这条线上;因为OA是4格,所以横着也应该画4格。

师:为了方便叙述,一般将与A对应的点标成A',叫做A点的对应点,横着的这条线段可以说成OA'。

生:下面再找OB旋转90?紫后的位置,找到B点的对应点B′的位置,同样OB'垂直于 OB ,点 B'与点 O 的距离应该是3格。

师:确定了A'、B'点的位置后该怎么办呢?

生:将O与 A'、B'点连线,再连A'B',三角形 A'O B'就是AOB 绕点O顺时针旋转 90?紫后的图形。

师:看来,我们在画旋转后的图形时,首先要确定它周围的点,然后找到这个图形各个点绕旋转中心旋转后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三、回归生活,感受数学美和应用价值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旋转的一些特征,也会画一个图形旋转90?紫后的图形。那么,旋转究竟在生活中有哪些用处呢?

1.感受旋转产生的美丽图案。(课件动画呈现一些基本图形旋转后形成的美丽图案。)

2.感受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播放视频。)

反思:

“旋转”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二年级学生已对旋转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具备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但对旋转现象的数学表述不是很清楚,对旋转的特征缺少理性认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图形的旋转特征,学会在方格纸上画旋转90?紫后的简单图形,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因为本节课在第三学段还将继续学习,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设计了本节课教学。回顾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突出互动式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突出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式教学。如,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旋转运动现象,思考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在对话碰撞中理解了旋转的三要素,即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再如,在让学生表述图形旋转的环节,我也是先让学生尝试表述,虽然学生对旋转现象表述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经过师生的相互补充、对话完善,学生能清楚地用数学语言表述旋转过程,实现了学生的认知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学生认知的发展,更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充分考虑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存在的旋转运动现象。如,钟表、旋转的风车、门杆、风扇的叶片运动、旋转的地球仪等。从这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中抽象出数学知识,进一步认识旋转的特征。然后,在探究风车和三角形旋转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旋转的性质,这一过程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在课结束时,我又带领学生回归生活,利用课件展示旋转产生的美丽图案和生活中更多的旋转的应用例子,拓展学生的认知,感受旋转带来的数学美;通过数学回归生活,激发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动画、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手段。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在呈现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时,我变图片为动画和视频,动态呈现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便于学生直观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研究风车的旋转环节中,学生利用学具初步得出每一部分都旋转了90?紫这一结论后,我又让学生观看风车旋转90?紫的动画,直观地看到每个三角形对应边的夹角都是90?紫,进一步验证了学生的猜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对话碰撞、操作验证、实物动态演示等多种方式的学习,建立了图形旋转的表象,从而建立了图形旋转的空间观念。

编辑∕宋 宇

猜你喜欢

逆时针顺时针风车
最后才吃梨
逆时针旋转的水
小风车
纸风车
瞻仰三黄风车庙
小风车,转呀转
心情不好
自由转动
逆时针跑,还是顺时针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