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战黑科技
2016-03-02
作为科幻片,星球大战另外一项重要使命是—预测未来。就像苹果公司受到《2001太空漫游》启发,设计了iPad,微软Surface项目的技术人员曾是《少数派报告》的科技顾问。确切地说,卢卡斯是未来产品的设计师,很多人从他的电影里得到灵感,从此踏上科研不归路。
机械臂
天行者家族有砍手传统,催生了机械臂的升级换代,其中比较完善的技术出现在前传第二部《帝国反击战》中,无论从大小、形状、神经灵敏度还是外形来说,都和真玩意儿相差无几。虽然在当今科技条件下,这样的高仿真程度还无法实现,但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宣称,他们已经能够实现星战机械臂里的神经传导系统,尽管外形有点儿庞大,颜值也不在考虑范围,但毕竟,聊胜于无嘛。另外一款类似的产品是DEKA手臂系统,具有更讲究的生物工程学外观,在经过长达八年的测试后,已经被美国FDA批准上市,它在研发期间的代号就是“卢克”。
机器人
星战中的机器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市政建设型,另一类是战争机器型。前者代表是C-3PO翻译机器人和R2-D2修理机器人。日本Nikko公司以R2-D2为原型,生产了一款玩具机器人,它能够对人类的简单指令做出回应,但大部分功能都要通过人类操控才能实现,无法真正自动。如果你试图像电影里那样去调戏它,可能效果还不如手机语音助手。2010年,美国航空航天总局受星战电影启发,发明了一种遥控盘旋机器人。在电影中,它们被绝地武士用来训练战斗技能,而在现实中,它们被发射到空间站,帮助宇航人完成特定任务。在战争机器方面,2011年有报道称,美国军方投入资金研究四足机器人,类似星战中的AT-AT,和履带式坦克相比,它能够适应更复杂的地形。但这项研究最后被迫搁置,因为卢卡斯电影公司不愿意提供版权支持。
激光
激光可以说是星战中的常规武器,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激光只能一次性束状发射,而不能像电影中那样“biu-biu-biu”粒子状发射。东南路易斯安那大学物理学副教授雷特·阿莱声称,粒子状的能量波与激光的定位相违背,而且星战电影中的激光炮也违背了物理规律。但波兰华沙大学研究人员却反驳他,说他们已经发明出了粒子状激光,而且还拍照留念了,但因为能量太大,照片被离子化了。但美国军方其实不在乎激光是什么形态,只要能干死人就行。美国空军已经制订了长期的空中激光武器计划,他们的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使所有战斗机都装上激光炮,物理原理和星战里一样,基于离子技术。
原力能量盾
星战中的原力有不同功能,其中一种防御功能能够使激光、爆炸和类似的攻击发生偏转。在《绝地归来》中,千年隼和帝国歼星舰上都安装了这种扰流装置。在《幽灵的威胁》中,这种防御性原力甚至还能形成球形能量盾。2015年,美国波音公司生产出类似于星战系列地面战争中所使用的能量盾,但和电影中不同的是,它不能用来防御固体物质,而只能保护汽车免受爆炸时所产生的冲击波摧毁。
悬浮技术
星战系列里面,出现了两种悬浮技术,其一是利用火箭的反作用力,比如在《西斯的复仇》中,尤达乘坐逃生仓逃跑时的段落。这种设定符合牛顿第三定律,在现实中已经有很多案例可循,最典型的就是磁悬浮列车。而第二种悬浮技术就比较高端了,它本身不利用任何反作用力,而是直接取消飞行器表面的重力,就现在的科技水平而言,这在理论上无法实现。尽管如此,在星战的激励下,仍然有科学家在这方面投入研究,并生产出……至少看上去还不错的产品。2010年,澳大利亚工程师和发明家克里斯·麦洛依打造了一辆四轮飞行器,利用涡轮风扇升空,据说能飞到10000英尺高空,水平速度能达到173公里每小时。这款产品的核心技术没有公布,鉴于麦洛依的公司已经与美国军方签订了一份秘密合同,星战中帝国暴风兵乘坐悬浮飞行器的场面,有可能在未来地球战场上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