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丘区春玉米套种春马铃薯农业气象实用技术

2016-03-02乐,荣韧,亢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6年2期
关键词:春玉米实用技术套种

陈 乐,荣 韧,亢 强

(1.四川省成都农业气象试验站,四川 温江 611130; 2.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气象局,四川 双流 610200)



丘区春玉米套种春马铃薯农业气象实用技术

陈乐1,荣韧1,亢强2

(1.四川省成都农业气象试验站,四川 温江 611130; 2.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气象局,四川 双流 610200)

摘要:彭州丘区春玉米套种春马铃薯种植模式呈增长趋势,但由于传统的套种种植方式密度过小,相互遮荫,不利于玉米、马铃薯的光合作用,制约了套种种植模式春玉米、春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研究彭州市气候特点、农业气象灾害,结合农技专家经验,得出丘区春玉米套种春马铃薯种植模式气象实用技术,经过丘区农户种植,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产量的增产。

关键词:春玉米;套种;春马铃薯;实用技术

彭州市是全国闻名的无公害蔬菜、粮油生产示范基地县(市)之一。通过对彭州市农户、农业部门大量走访调查,该市春玉米、春马铃薯套种种植主要集中在丘区。2014年玉米套种马铃薯面积为2666.67hm2左右,2015年两者套种面积为2866.67hm2,套种面积呈增长趋势,其经济效益比净作春玉米多1000~1230元/667m2,比净作春马铃薯高80~230元/667m2,效益明显。但是,丘区农民玉米套种马铃薯种植模式的玉米播种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马铃薯在1月中旬至2月下旬,因丘区低温冷害、连阴雨等农业气象灾害对玉米及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又由于传统套种模式种植密度小,相互遮荫,从而影响玉米、马铃薯的光合作用,制约着玉米和和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通过探索总结出的丘区玉米套种马铃薯种植模式能充分利用彭州丘区地力、时间、空间,实现经济效益增收和农民增产。

1资料来源与方法

研究资料为1971~2014年彭州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2012~2015年彭州市通济镇黄村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资料,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取得了彭州丘区气候特点、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光、热、水资源利用情况,从而制定出丘区春玉米套种春马铃薯种植模式下的气象实用技术。

2农业气候原理

2.1 光合效力

玉米是高秆作物,马铃薯是低矮作物,高矮作物搭配种植使不同发育阶段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充分发挥光合效力。

2.2 遮荫作用

马铃薯喜凉,在马铃薯薯块膨大期有玉米的遮荫作用,能降低田间温度,利于薯块膨大,促进干物质积累。

2.3 生长协调

春玉米套种春马铃薯营养生长期能充分利用光、热、水条件,实现生长需求与农业气候资源一致性。套种后玉米的抽雄吐丝期与马铃薯的开花结薯期基本相遇,此时期对光、热、水分需求旺盛,利于提高玉米、马铃薯的品质。

3彭州气候特点及主要气象灾害影响分析

3.1 气候特点

彭州市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5.9℃;雨量充沛,平均年降水量为867.0mm;光照较少,平均年日照时数为1081.0h,年日照率为24%;无霜期长,年平均为274d。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暖早而不稳定;夏季湿热,多暴雨;秋季降温快,多阴雨天气;冬季干燥,多云雾。依据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夏、冬季较长,春、秋季较短。

3.2 主要气象灾害影响分析

3.2.1干旱彭州市干旱主要有春旱、夏旱、伏旱,发生频率分别为73%、69%、36%,大多数年份春旱接夏旱。春旱主要影响玉米的播种出苗,造成玉米发生出苗不整齐,缺窝断垄的现象;夏旱影响玉米的拔节速度、马铃薯的分枝开花;伏旱影响玉米的抽雄开花;造成玉米开花不畅,授粉率低。

3.2.2暴雨、洪涝根据统计,1971~2000年平均暴雨日数2.6d。暴雨发生在4~9月,集中发生在7~8月。7月暴雨发生频次最高, 8月次之,最小为4~5月。一般洪涝共发生了19次,未发生过严重洪涝。年平均洪涝次数为0.6次。洪涝灾害出现在6~9月,集中发生在7~9月,7月发生频率最大,8月次之。彭州地区7~9月为暴雨、洪涝集中发生期,易导致拔节期的玉米根系缺氧,影响营养生长和雌雄穗发育,影响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积累,对抽雄、灌浆无不利影响。持续的强降雨易导致玉米倒伏,洪涝造成土壤有效养分含量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量和品质。对马铃薯块茎膨大及成熟收获几乎不造成灾害。

3.2.3倒春寒彭州市寒潮天气多出现在12月至翌年2月或3月上中旬,易造成低温冷害。春季低温冷害易造成玉米出苗缓慢,马铃薯种薯不能发芽。

3.2.4连阴雨据统计,彭州市1971~2000年春玉米、春马铃薯生育期连阴雨出现频率见表1。

表1 春玉米、春马铃薯关键发育期连阴雨出现频率

春季3~4月连阴雨出现频率13%~23%,易引起春玉米出苗不齐、烂苗、苗瘦弱等,造成春马铃薯幼苗生长欠佳。5月中、下旬出现频率33%,易造成春马铃薯开花欠佳。连阴雨与春马铃薯播种出苗期、可收成熟期不相遇,对其无影响。9月的连阴雨天气易使春玉米收晒困难,产生霉烂。

4气象实用技术

考虑马铃薯、玉米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彭州市气候特点、主要气象灾害以及马铃薯和玉米共生期的生长特性,制定春玉米套种春马铃薯种植模式的优质高产的气象实用技术。

4.1 适时播种

播种期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为最佳时间,彭州市常年稳定通过10℃的初日在3月22日,彭州市春玉米播种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最佳时间;采用地膜覆盖,播期可提前5~7d。春马铃薯适宜播种期以气温稳定通过5℃为最佳时间,彭州市常年稳定通过5℃的初日在在2月10日,播种期以2月上旬至3月上旬为最佳时间;采用稻草或地膜覆盖可提前至1月中、下旬播种,既可保证播种出苗对温度和水分的需要,又可提高了玉米、马铃薯营养生长期与降水高峰期的吻合度。

4.2 合理密植

要求栽种的密度适宜,否则通风差、光照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及诱发病虫害,造成减产。丘区春玉米套作春马铃薯以采用“双三0”(1尺=33.3cm,下同)或“双二五”种植模式为宜。“双三0”模式即200cm开厢,玉米和马铃薯各占100cm,2行马铃薯加2行玉米种植方式,玉米与玉米行距为45~50cm,株距40cm,马铃薯与马铃薯行距为45~50cm,株距为50cm;“双二五”模式即167cm开厢,玉米和马铃薯各占83.3cm,用2行马铃薯加2行玉米种植方式,玉米与玉米行距为40~45cm,株距40cm,马铃薯与马铃薯行距为30~35cm,株距为50cm。马铃薯栽植3000窝/667m2,每窝1株,用种薯200kg/667m2左右;玉米种植1750~2250窝/667m2,每窝2株,用种量1.5~2.0kg/667m2。

4.3 覆膜直播

地膜覆膜技术具有能保肥保墒,增加土温和光合效率,抑制杂草,防病虫害、排涝排渍等优势。直播可快速完成播种任务,提高工效。

彭州市丘区种植春玉米在生育期容易发生春旱、夏旱、低温冷害、连阴雨、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特别是在玉米关键生育期抽雄吐丝—灌浆期发生的暴雨、洪涝灾害,严重影响玉米的开花授粉、灌浆结实,不利于玉米植株根系生长以及干物质的积累,玉米种植采用地膜覆盖直播栽培,能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实现玉米增产。

1月中旬至3月下旬,马铃薯正处于播种到幼苗期,此时彭州市多寒潮天气,低温冷害时有发生,容易导致幼苗出苗缓慢。马铃薯栽培上可采用地膜覆盖直播技术,避免低温冷害。地膜覆盖能保温保墒,马铃薯幼苗出苗快,可促进马铃薯根、茎、叶生长以及薯块膨大,促进增产增收。

4.4 水分管理

4.4.1春马铃薯在开花期前,水分需求较少;开花期以后,彭州多有暴雨、连阴雨天气,高温高湿,容易形成湿害和发生病虫害,以灌水、排水、防治病虫害为主,重点做好疏通沟渠,排水除渍工作。

4.4.2春玉米植株幼苗期发生春旱的机率为73%,此时期玉米植株矮小,需水量较少,可忍受轻度干旱协迫,轻度干旱能促进玉米根系生长。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玉米拔节期,是玉米需水较多的时期,出现夏旱的机率为70%,此时期要浇拔节水。6月中旬至7月中旬,伏旱的机率为37%,玉米此时正处于抽雄吐丝期,是促粒数的关键,应充分供给水分。同时,玉米的灌浆乳熟期在7~8月,降水集中,降水过多不利于玉米的灌浆乳熟,如果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以防涝害造成减产。

4.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关系,高温高湿的田间环境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田间病虫害往往影响马铃薯、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春玉米全生育期重点防治纹枯病、病毒病、大小斑病、锈病,螟虫、蚜虫等病虫害。春马铃薯全生育期重点防治马铃薯青枯病、晚疫病、病毒病、螟虫、蚜虫,二十八星瓢虫等病虫害。除采用抗病品种、轮作、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清除杂草等常规防治方法外,还应针对气象条件及灾害发生情况采取如下措施:

4.5.1当出现高温高湿天气,应密切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根据主要病虫害适宜发生的气象条件,及早预测可能发生的病虫害,防患于未然。在病虫害发生前,根据天气预报安排在晴天进行相应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发生后,及时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毒饵诱杀、剪除病枝病叶深埋等方法防治。

4.5.2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喷水设施在玉米和马铃薯蚜虫未发生前,经常清除杂草,有利于通风透气,在玉米抽雄初期用药剂防治。发生后可进行人工喷水,严重发生地区可采取人工降雨的方法,有效控制及消除蚜虫,从而有效减轻及避免病毒病危害,保证玉米和马铃薯健康生长,确保产量增产、稳收。

4.6 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

4.6.1干旱的防御①选择耐旱品种;②地膜覆盖栽培;③蓄水保墒;④增施有机肥、深松改土、培肥地力;⑤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喷灌水设施。若春旱、夏旱连着伏旱出现,要及时浇水,并根据旱情需要进行人工降雨作业。

4.6.2暴雨、涝灾的防御暴雨、洪涝来临之前,及时清理、疏通沟渠。造成涝灾后,及早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及时进行中耕、培土,以破除土地壤板结,防止倒伏;及时增施速效氮肥,加速植株生长,减轻涝灾损失;及时施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成熟期时,要及时收获玉米、马铃薯。

4.6.3低温冷害的防御选用耐寒品种,适期播种;采用玉米覆膜种植技术;稳施拔节肥,防止低温侵害。

4.6.4连阴雨的防御①玉米适时播种,并采取覆膜措施;②玉米、马铃薯幼苗期遭遇连阴雨要及时排水、散墒;③马铃薯生殖生长时期,当天气预报有连阴雨时,要提前疏通沟渠,若连阴雨持续时间过长,应排水降墒,同时,应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减少湿害引起的病虫害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危害;④玉米成熟即将收获时,需根据天气预报,注意错开连阴雨出现时段,及时抢晴收晒,避免籽粒霉烂,减轻产量损失。

5结论

彭州市丘区春玉米套种春马铃薯种植技术充分利用了光、热、水等气象资源,推广使用本气象实用技术,可以提高春玉米、春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 汪世平,曲建东.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技术模式分析.中国农资[J].2014(12).

[2] 谢萍,王连喜,李剑萍.气象条件对宁夏马铃薯生长及品质的影响.广东农业科学[J].2011,38(19).

[3]刘英超,汤利,郑毅.玉米马铃薯间作作物的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J].2013,28(6):871-877.

[4] 李海燕,史振声,李凤海,等.玉米群体结构对年际间气象因子变化的反应.干旱地区农业[J].2013,31(6).

作者简介:陈乐(1980-),女,汉族,重庆忠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气象服务与研究工作。 刘佳(1983- ),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李、杏栽培、育种、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E-mail: nkylj@163.com。*为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四川省成都市气象局重点课题“成都市农业气象指标集研究”[2014年-7(第三批)] 四川省“十二五”育种攻关专项资金项目( 2011NZ0098-8) ; 四川省财政基因工程专项资金项目( 2011YZGG05-016-7)

收稿日期:2015-12-13 2015-12-31

猜你喜欢

春玉米实用技术套种
《汽车实用技术》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汽车实用技术》杂志
积温对春玉米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分析
春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重点实用技术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推广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