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及其效果影响因素

2016-03-02傅雪梅庄天慧

贵州农业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成都市农民培训

傅雪梅, 庄天慧

(1.四川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2.四川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3.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 四川 成都 611130)

农业经济·农业管理

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及其效果影响因素

傅雪梅1, 庄天慧2,3*

(1.四川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2.四川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3.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 四川 成都 611130)

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开展以来,已形成依托专合组织型、优势产业型与周边院校型等典型培训模式。为了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以成都市(崇州、金堂、蒲江)3个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为研究区域,依据304份农户问卷、43份专家咨询问卷,分析和比较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典型模式,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影响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的因素。研究发现,在培训初期,政策扶持度、培训内容、政策宣传度、教学方式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增加政策供给和宣传、优化培训要素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 培训模式; 培训效果;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留守农民老龄化、兼业化严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于探索农业经营主体,解决“无人种田”问题、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着重要意义。成都市是全国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2012年8月,农业部出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成都市所辖的崇州、蒲江、金堂又被列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首批试点县,对此进行研究具有典型代表意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有哪些典型的培训模式、不同模式的培训效果是否有区别、哪些因素影响着培训效果等,这些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1-2]。国外的学者在实践中总结了诸多经验,如农业课程设置要向合作式学习转变,更加注重现场教学;提供的农业培训与农民实际需求和农业发展需求的关系要密切,农民培训课程不能与农业生产实际缺乏联系,培训的课程设计要有活力,审评及改进环节在培训设计中不可缺少,意见搜集反馈、后续资源支持活动等环节不可缺失[3-4]。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于我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进行总结,依据培训主体的不同,分为企业培训模式、专业机构培训模式、示范教育培训模式及学校教育培训模式;根据培训主导力量的不同,划分为政府主导型、政企配合型和市场运作型[5-6]。纵观国内外培训职业农民的实践发现:国外农民职业培训起步早,培育体系较成熟,而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起步不久,对培训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并且以理论分析为主,缺乏有代表性的实证分析[7]。因此,笔者对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典型培训模式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培训工作经验,提炼典型模式的适用性,找出制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因素,评估培训效果,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1 调查研究方法

1.1 培训模式的调查

2014年7—8月,笔者所在的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组前往四川崇州、蒲江和金堂等地,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相关的政府部门和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调查对象包括成都市农委、崇州市农发局、蒲江县农发局、金堂县农发局;崇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中央农广校金堂分校、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等。访谈内容主要涉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培育实施方式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政策安排、培育过程中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等。通过对上述单位和机构获取资料的梳理和比较分析,以及访谈内容整理,在借鉴其他学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研究的文献基础上[5-6],对崇州、蒲江和金堂3个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的典型培训模式进行总结归纳。

1.2 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调查

针对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表1)和随机抽样访谈,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受访者的基本情况、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情况、现有扶持政策评价、扶持政策需求4方面。在调研中发放学员问卷360份。回收330份,其中有效问卷304份,有效率为92.12%。根据培训满意程度(满意、一般、不满意)各选取10%的学员代表,分别为19人、10人、2人。此外,还选取主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6名,高校研究人员6名,形成共43人的德尔菲专家咨询队伍。专家咨询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于崇州、蒲江、金堂3个试点县的各指标的优越性的主观评分;二是比较各指标对于培训效果的影响程度,即赋权。

表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的问卷调查对象

Table 1 Questioners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participating in training project

统计量Statistics类别Categories人数/人Population比例/%Proportion性别男20366.78 Gender女10133.22年龄30岁以下4514.80 Age30~45岁17758.2245岁以上8226.97文化程度小学92.96 Educationlevel初中11136.51高中及中专13644.74大专、本科及以上4815.79培训满意度满意19162.83 Training一般9631.58 satisfaction不满意175.59

1.3 培训效果影响因素的评估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可以发现影响培训成效的关键因素,了解各典型模式的总体培训绩效,最终对整个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考虑到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开展时间短,培训效果难以立即显现,以及难以确定培训效果指标的前后变化是否仅仅受到“是否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这一个指标的影响,而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作为两种可以将定性指标模糊量化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克服目前培训起步迟、跟踪调查难的困境,所以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

1.3.1 层次分析法

1) 评价指标的选取。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借鉴前人从个人因素、培训本身和外部环境三方面研究农民培训效果影响因素的思路[11],基于层次分析法,从个人因素、培训因素和政策因素三方面构建培训效果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表2)。

表2 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2 The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factors influencing training effect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in Chengdu

一级指标Firstindex二级指标Secondindex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个人因素(B1)年龄果影响因素(A)文化程度 Factorsinfluencing政策了解程度 trainingeffect农业是否为主要收入来源 ofnewprofessional成为职业农民的意愿 farmers(A)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培训因素(B2)教学方式(适用性)培训师资(丰富性)培训内容(实用性)培训地点(便利性)培训设施(完备性)时间安排(灵活性)政策因素(B3)认定程序(公正性)管理制度(规范性)政策扶持(力度大小)政策宣传(力度大小)

2) 计算权重(Wt)和最大特征根(λmax)。把逆称矩阵(A)的每行加起来得:

3) 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指标(C.I.),查表确定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计算一致性比例(C.R.),

结果(表3)发现,一致性系数C.R.均小于0.1,说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较好。然后计算合成权重,根据其结果分析培训效果影响因素。

表3 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致性检验结果

Table 3 Consistency test of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factors influencing training effect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in Chengdu

指标层Indexlevel最大特征根λmax一致性指标 C.I. 一致性比例C.R.A⁃B3.000000B1⁃C6.43820.08760.0706B2⁃C6.23940.04790.0386B3⁃C4.10950.03650.0406

1.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1) 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崇州双培训模式、金堂面+点模式以及蒲江分层次培训模式的模糊评价得分(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10分)。

2) 加权重计算崇州双培训模式、金堂面+点模式以及蒲江分层次培训模式的得分。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的评价是一个多指标综合评价过程,是通过把多个描述模式的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统计指标转化为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模糊评判值计算出一个整体评分。采用线性综合评价模型:

式中,yi为第i个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xij为第i个评价对象第j项指标值,Wj为评价指标xij的权重系数。

3) 确定评价等级。V={v1,v2,…vm},其中vj(j=1,2,…,m)指影响评价等级的第j个等级,一般情况下m∈[3,7],且m为整数。定为5个等级,V={优,良,中,低,差}。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训的典型模式及特点

成都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指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运营掌控农业生产经营所需资源和资本,专业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属于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8]。根据调查的情况,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要有以下3种模式:

2.1.1 崇州模式

崇州模式即依托专合组织型的双培训模式。2010年,崇州市抓住成都市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以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为契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出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核心,以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公共品牌服务与农村金融服务四大服务体系为支撑的“1+4”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体系。其主要特点:

1) 以点带面的双培训模式。崇州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第二个环节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首先,通过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课堂教学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参训学员进行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随后,当学员取得农业职业经理人证书,再由这些持证上岗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对在合作社长期工作的职业农民开展培训,以农业职业经理人为“点”带动新型职业农民的“面”,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范围。截止2014年8月,崇州市有1 460人取得成都市农业职业经理人证书,有4 500余名合作社内部职业农民在合作社平台上得到了培训。

2) 丰富的继续学习平台。建立导师制,将县级和基层农技专家组织起来,组建农业技术指导组,在全市分12个片区对农业职业经理人开展一对一的教学指导。同时,分乡镇或区域组建农业职业经理人之家(又称“新型职业农民协会”),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学习交流平台,着力提升其能力素质。

2.1.2 金堂模式

金堂模式即依托优势产业型:金堂县面+点培训模式。金堂是成都市的农业大县,当地大力发展脐橙、食用菌种植以及生猪、肉牛养殖,是国家多种经营生产基地。在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后,迅速制定《金堂县2012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截止2014年8月,共培训学员590人,其中,492人获得农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其主要特点:

1) 侧重当地优势产业。在学员的遴选和培训内容方面,均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蔬菜(含食用菌)、花卉、水果、粮油、养殖(家禽类)五大产业开展学员遴选工作,组建培训对象库;并根据上述五大产业的实用技术需求,制定培训内容。

2) “点”“面”培训相结合。“面”的培训是借助整合现代经济作物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阳光工程等项目,按片区、分产业遴选1 000名学员,围绕产业发展的不同环节展开职业农民培训,覆盖学员范围较广。“点”的培训是筛选基础条件较好的学员,侧重经营管理知识开展培训,目的是将他们打造成高素质、懂经营的农业职业经理人。

2.1.3 蒲江模式

蒲江模式即依托周边院校型的蒲江分层次培训模式。蒲江县依托西部茶都、猕猴桃工程中心、柑桔品种园等载体,发挥依靠蒲江县职业中学、蒲江县技工学校等农业院校的技术优势,邀请高级教师及茶业、果业等行业内优秀专家担任培训教师,形成了依托周边院校的特色。其主要特点:

1) 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新型职业农民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3种[9]。根据产业的不同种类、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蒲江县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有效地进行分类指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细分办班,邀请相应领域的专家教授开展自己擅长领域内的教学,一方面迎合不同学员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利于充分发挥培训教师才能。

2) 充分整合培训资源。整合“阳光工程”、“创业培训”、“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资金和人力资源,结合省、市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制定符合县情的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实现由“阳光工程”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转型升级的目标。

2.2 不同典型模式的异同点比较

成都市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认定程序包括了自主申报、组织培训、组织测试、复审评价和公示颁证5个环节,只有在培训考试合格后,学员才有资格申请参加农业职业经理人评价,参加评价的学员也必须符合一定条件才能通过复审,最终获证。农业职业经理人管理采取的是准入退出双向动态管理制度: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人才数据库和诚信库,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人才资源配置和使用;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农业职业经理人采取降级或取消资格的处理。所以,成都市上述三种典型培训模式在认定程序和管理制度上是基本相似的,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农业主导产业构成和培训的运作方式上。

2.2.1 农业主导产业

成都市的3个试点县农业产业类型均以种植业为主,崇州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和油菜;金堂主要种植蔬菜、食用菌、花卉、水果和粮油,蒲江主要种植茶叶、柑桔和猕猴桃,另外,仅金堂县有畜牧业(家禽养殖)发展。在种植业的作物构成中,,均以经济作物为主。与传统的粮食作物相比,经济作物效益较高,符合农民追求收入的诉求,同时经济作物也要求农民有更高的种植技术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但农户具有趋利性和保守性,其自发自费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可能性较低。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农户来说更具吸引力。这为试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需求基础。此外,金堂县作物种类构成更加丰富多元,拥有脐橙、食用菌、黑山羊、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农产品种类众多,生产经验丰富,产业基础扎实。

2.2.2 运作方式

由表4可见,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试点县的运作方式有诸多共性。1) 培训对象:金堂模式对学员年龄要求更年轻,可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较长的上岗年限,利于培训效果的长效发挥。2) 培训内容:崇州市更注重学员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提升,这符合当地土地股份合作社众多的客观现实,需要高素质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而金堂县和蒲江县注重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这是由于这两个试点县的特色农产品众多,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证有利于提升农产品的品牌价值。3) 培训方式:金堂县在基地实践环节有欠缺,对农户的实际操作培训重视不够。4) 培训师资:崇州择聘优秀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作为兼职教师,师资更丰富。培训资金方面,崇州专门设立了每年50万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基金,资金供给更加充足,减少了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的资金压力。5) 培训硬件:各试点县的培训点均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此外崇州市组建了6个实训基地,使得当地的培训工作更加专业化;6) 培训教材:鼓励各试点县从实际需要出发,采用自编教材或统编教材均可。7) 培训机构:以农业院校为主,院校来源的教师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经验丰富,但由于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而农民教育经历少,可能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存在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所以为对于院校培训形成补充,崇州市增设导师制度,对农业院校的培训进行查漏补缺,金堂和蒲江二县也坚持县内办学,侧重传授与本地产业相关的实践经验。

表4 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县的培训情况

2.3 培训的影响因素

1) 对表5中一级指标的比较发现,在培训初期,影响成都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的因素主要是培训因素(0.4)和政策因素(0.4)。郭晓鸣[10-11]曾指出,要留意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传统培训的差异,有学者在对传统农民培训研究中发现,个人能力和个人素质对培训效果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形成了较大的差别,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传统农民培训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和扶持政策,外部因素所能带来的正效用较小。现阶段,成都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政府为主导,政策因素会影响已经接受认证的新型职业农民的个人收益,改变还没有接受培训的农户对于“假如我参加培训”后的个人收入的预期,对农民个人学习热情产生间接的激励作用,可以提升培训效果;同时,政策力量也会影响培训资源的配置,而培训资源作为与参训学员直接接触的因素,其合理配置会最直观地促进学员的学习活动。

在二级指标的比较中也发现,政策扶持力度大小(0.201 5)、培训内容的实用性(0.164 3)、政策宣传力度大小(0.119 6)和教学方式的适用性(0.077 8)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政策扶持力度表现为政府对于已经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学员的扶持政策落实度,这些获证学员作为示范典型,在参训并获证后,个人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的变化,将会引起周围的农民(未来的学员)产生尊崇和模仿的心理,这种良性的心理暗示使得学员参训积极性提高,学习热情增强。农民具有保守性的特点,大多数农户不会主动查询或咨询与农业相关的新政策,这就意味着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认证、管理、扶持政策的了解离不开广泛的政策宣传渠道,农民掌握了充分的信息,才会采取相应的行动。在培训因素方面,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对于农户的学习态度影响较大,讲师的授课内容越接近生产实际,农民学习兴趣越浓厚。在农民对培训内容已产生一定兴趣的基础上,适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动员农民参与到某个问题的讨论和交流中,以及对于某项技术的实际操作中,这种适应农民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将极大提高农民的知识掌握度,对培训效果产生正效应。

表5 成都市试点县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权重

表6 成都市试点县培训效果模糊评判打分

表7 成都市试点县培训效果模糊评判加权得分

2) 根据对成都市试点县培训效果模糊评判打分(表6)的加权重计算结果(表7),评判等级赋值,D={10,8,6,4,2}, 3个典型模式的得分在6~8分,且接近8,对照评价等级V,总体绩效评价为良,说明上述3个典型模式均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尤其崇州市大多数指标得分都排名第一,并且模糊综合评价总分(7.8443)排名第一。由此可见,崇州市是成都市3个试点县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最好的地区,这主要得益于依托分布广泛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训工作的组织体系较完备,扶持政策的制定较健全。

值得一提的是,与明显占据优势的崇州市相比,金堂县学员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更加合理,通过比对调研数据发现,304个样本中学员平均年龄和平均受教育年限,蒲江县的均值分别为41.67岁和11.21年,崇州市的均值分别为39.44岁和10.35年,而金堂县的均值分别为38.58岁和11.28年。张亮(2010)在研究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时指出,年龄越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强;张景林和刘永功(2005)实证分析发现,22.3%的农户认为个人文化程度对培训效果有影响。由于金堂县学员较年轻,受教育年限较长,所以在学员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佐证了模糊综合评判中金堂县这两项得分更高的结果。蒲江县的突出表现是在认定程序的公正性和政策宣传度方面,其中在政策宣传方面,蒲江县尤其注意广泛发挥媒体作用,借助蒲江电视台开设“新型职业农民会客厅”,根据产业情况,每季度邀请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技术专家进行信息分享和技术介绍。

3 结论与讨论

成都市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因地制宜,形成了依托专合组织、依托优势产业、依托周边院校等典型模式,各模式运作方式方面虽各有异同,但总体绩效评价均为良,说明培训效果较好。对于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的研究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初期,培训因素和政策因素是影响培训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培训因素中的培训内容和教学方式是重点,政策因素中的政策扶持度和政策宣传度是关键。

基于上述结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一要认清当地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培训模式。避免照搬套用,应在尊重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类似地区的培训工作经验,设计扬长避短的培训模式。二要充分挖掘培训相关信息,优化调整培训要素。政府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深入到农村的生产和经营中,了解学员的培训内容需求,并制定参与式、实践式的教学方案;注重培训反馈环节,采取问卷、访谈、信箱等形式,收集学员意见和建议,并在统计分析后与培训机构沟通,促进培训要素的调整。三要加大政策扶持和宣传,夯实培训基础。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产业扶持、科技扶持、金融扶持等政策,用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其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多途径开展宣传工作,除了采用报纸报道、村干部开会、散发传单和乡镇干部到村宣传等传统宣传方式外,还可在电视或广播这种受众面积广的媒体上扩大宣传力度。

[1]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3.

[2]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廉运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13-114.

[3] Van Crowder L, Lindley W I, Bruening T H, et al. Agricultural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 Challeng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21st century[J]. 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and Extension, 1998, 5(2):71-84.

[4] Bennell P, Bendera S, Kanyenze G, et 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anzania and Zimbabwe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Reform. Education Research Paper[M].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96 Victoria Street, London SW1E 5JL, England, United Kingdom,1999.

[5] 石火培.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的实证研究——基于如皋市农民培训意愿和AHP的分析[D].扬州:扬州大学,2009.

[6] 张 亮.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0.

[7] 徐金海,蒋乃华,胡其琛.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实施绩效评估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J].农业经济问题,2014(10):46-54.

[8] 成都市政府办公厅: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2014-09-30)http://www.chengdu.gov.cn/wenjian/detail.jsp?id=uHzW0RNy7HbxDxQs63bH .

[9] 王守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破解“谁来种地”难题的根本制度变革[J].农民科技培训,2013(8):5.

[10] 郭晓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率[EB/OL].(2015-01-23)http://m.people.cn/n/2015/0123/c1439-1937825.html.

[11] 张景林,刘永功.农民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5(2):1-4.

[12] 王秀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管理探索[J].管理世界,2012(4):179-180.

[13] 洪仁彪,张忠明.农民职业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3(5): 88-92,112.

[14] 赵帮宏,张 亮,张润清.新型农民培训影响因素的实证考察[J].统计与决策,2010(11): 89-92.

[15] 米松华,黄祖辉,朱奇彪.新型职业农民:现状特征、成长路径与政策需求——基于浙江、湖南、四川和安徽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4(8):115-120.

[16] 何建华,张 邹.农民工职业培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调研世界,2013 (3):42-45.

(责任编辑: 聂克艳)

Training Modes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raining Effect in Chengdu

FU Xuemei1, ZHUANG Tianhui2,3*

(1.CollegeofManagement,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1130; 2.CollegeofEconomics,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1130; 3.SouthwestResearchCenterofPovertyReductionandDevelopment,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1130,China)

The typical training modes of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dominant industries, surrounding colleges and so on have been formed since the pilot project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was launched in Chengdu. The typical training modes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were compared based on the survey results from 347 questionnaires including 304 farmer households and 43 experts in three pilot counties in Chengdu and the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raining effect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were analyzed b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CE). Results: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raining effect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are policy support, training content, policy propaganda and teaching methods at the initial stage. The suggestions of enforcing policy support and propaganda and optimizing training content are proposed in the paper at the same time.

new professional farmer; training mode; training effect; AHP; FCE

2015-05-10; 2015-12-16修回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研究”(SC13A013)

傅雪梅(1992-),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农林经济理论与政策。E-mail:1284329534@qq.com

*通讯作者:庄天慧(1964-),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农村区域发展、农村反贫困研究。E-mail:fuxm1110@163.com

1001-3601(2016)01-0044-0171-06

S-9

A

Agricultural Economy·Agricultural Management

猜你喜欢

成都市农民培训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