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材文本解读
——对《滕王阁序 并序》的深入解析

2016-03-02顾辉

新课程(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滕王阁王勃美景

顾辉

(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高中语文教材文本解读
——对《滕王阁序 并序》的深入解析

顾辉

(江苏省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教师如何解读教材文本,历来是语文教学中影响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中的《滕王阁序并序》的文本解析为例,归纳出教材文本解读应有的必要因素,分别从时代背景、人物经历与性格特点以及作品内涵进行解读。全面、具体、深入地对教材文本进行解读,将大大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从文本中读出人生之道。

高中语文;教材;文本解读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乃骈文名篇。本文系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中的一篇文章。作者王勃亦是名垂青史的初唐四杰之首。那么在给学生讲授这一传统名篇时,教师该如何解读文本,才能更好地诠释作品的魅力与文人才情,正是本文的直接写作目的。

一、作品时代背景

《滕王阁序》创作于公元675年,即唐高宗上元二年,在距今已一千余年的初唐。当时,还并未真正出现盛唐时期诗歌的繁华。当时代文坛被“龙朔诗风”所笼罩,一时间也并未出现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学形式。不仅如此,当时的文坛对于从南北朝时期就已兴盛的骈俪文这一古老文体的态度已呈现鄙夷的态势。

王勃这一篇骈俪文之所以能在众多华而不实、艳而过妖的骈文中脱颖而出,甚至流传千古、一文成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当时代文人对于骈文的手法已渐趋僵硬而难以突破的境地,而王勃能在华而不实的文体定式中寻求华而又能有实的内容充实其中,已然进入同时代多数文人无法达到的境界,为我国骈俪文之美,营造最后一抹绚丽的夕阳。

二、作者经历及其性格特点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是生活的缩影,文学高于生活,却源自于生活。作者王勃生于约公元650年,出生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龄、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六岁能文,少时成名的他,拥有中国古代文人共有的傲气。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后因做《斗鸡檄》被贬,游历山川,行至巴蜀。他短暂一生伴随多次贬谪,恰逢676年(即作完《滕王阁序》后一年)回乡探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与生俱来的天赋与才情,不满官场的文人傲气,加之多年游历在外。王勃的作品,从头至尾都透漏出一种“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愤懑与“无路请缨”的伤情。

三、作品内涵解读

作品内涵解读是高中教育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亦是关系学生对于课本中的文本理解与提高课外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本文在此部分分段对该篇逐段解读,深入挖掘作品内涵,并分析行文特点。

1.宏观介绍

作品首段,以介绍地理位置、历史痕迹为开头,从时间与空间上对滕王阁作了最直观的介绍。随后夸赞此处人杰地灵,以及说明本次能参加宴席是荣幸且欣喜的。首段看似平淡,亦未有深入的景物与人物描写。实则已经无意中表现出作者心中隐隐的悲伤。

本文前段已说明,王勃一生之短暂,一生之颠沛,一生之怀才不遇。他之所以在此处大篇幅写到滕王阁宝地出英杰,乃是对自身遭遇深深的嘲讽。

2.微观描摹

第二、三、四段以美景入帘,细写正值秋季的滕王阁美景。暮霭云烟,山峰耸翠,将滕王阁比喻为空中的宫殿。化静为动,细写门外湖川,遍地宅社。雨过天晴,落霞与孤鹜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描写完滕王阁美景转而赞美滕王阁的人,能诗善饮,胜过陶潜与谢客。在感叹人杰地灵之后想到兴衰更替的自然规律,不禁流露出作者“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的悲观情绪。

该部分化静为动,以物拟人,美景灵动而活泼。情景交融,转而慨叹自己的“不齐”的“时运”和“多舛”的“命途”。情由景生,写景是为抒情,景、情相互渗透,水乳交融。浑然天成,恰似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自然流畅。

3.直抒胸臆

第五、六段正式开始议论,感叹命运无常,分别举例冯唐、李广、贾谊、梁鸿均有各自不同悲剧的命运,皆因各自未能把握时机。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典故,都使用得非常贴切。不仅没有传统骈俪文冗赘晦涩的缺点,反而使文章更加充实而不失华美。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这几个典故连用,隐喻作者命运坎坷。并表明自己无处请缨决定抛弃功名回乡侍奉父亲的打算,侥幸参加宴会且碰上杨得意作为引荐人,才有机会写下这篇文章亦是表达惋惜之情。

4.收束全文

第七、八段已进入课文尾声。王勃谦虚礼让,作抛砖引玉之势。再次回望江心的沙洲,美景徐徐远去。感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

细读全文之后,再次回顾以上三点。王勃所处初唐时期政治、经济相对稳定而统治阶级内部亟须稳固时期,此时的文人在政治上地位并非得到十分之珍视,加之王勃个人才气外漏而孤傲,受同时代文人与政要倾轧排挤,官场并不得志。如此境地的王勃自然再难有报国机会。作者自己也深深明白这一点,即使勉强怀有希望再次入仕的美好想法,却在阎公的宴会上偶遇如此多的达官显贵,不禁悲从中来。

解读本文,不仅要从景色描写、修辞手法、文章结构等方面入手,更应以作者内心真实情感为依托,揣摩创作心理,真正做到解读文本,开发学生思路。

[1]应永恒.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技能的支柱[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12):54-57.

[2]谢越华.文本解读:让语文教学充溢人性[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4):130-133.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滕王阁王勃美景
少年王勃
第三届“滕王阁杯”童谣大赛获奖名单
滕王阁,我心中的歌
经典吟诵第七期《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经典吟诵第八期《滕王阁序》(节选)
王勃:如果能重来,我选择不坑爹
筼筜美景
蜀中九日
独特美景
一字千金王勃
海洋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