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2016-03-02张荣仙河北省定州市砖路镇王村小学
张荣仙(河北省定州市砖路镇王村小学)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张荣仙
(河北省定州市砖路镇王村小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有效教学理论作为指导,在深入挖掘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在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课堂互动和参与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语文教学开启儿童智慧,提高其语言学习能力,以此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重点内容
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依据学生学习领悟能力强的特点,注重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对于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提升展开具体的探讨。
一、明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合理地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为有效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注重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语文相关技能。其中,习惯主要包括了查阅字典、书写规范、说普通话、积累语文知识以及实践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而学生应具备的语文技能则主要包含了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
其次,根据小学各阶段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阶段性的目标。在设定各阶段的教学目标时,应注重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渗透,从而确保整体目标的实现。而在各阶段目标的设定过程中,必须依据语文“听、说、读、写”的具体要求给出对应的目标。
二、精心设计语文课堂问题,提高课堂上的互动环节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在一问一答中交流思想,老师讲课得到回馈,学生听课得到肯定,这样让老师感觉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学生也能感受到进步的喜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就能起到唤起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的功效,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
2.提高课堂互动环节
增强语文课堂的互动性就是加强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语文课堂是有声有色的,不能单靠老师一个人去维持。在语文课堂的讲解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和语文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在讲课的同时,鼓励学生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在讲翠鸟的时候,可以问同学们都见过哪些鸟类,这些都是互动的方式。
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高学生感悟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更是如此,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小学生对万事万物都充满着好奇心,这种强烈的追求探索精神,需要老师积极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组织语言,运用成语、歇后语、俚语,这些语言的运用不但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兴趣,还可以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美的追求,而语文中的意境和感情则可以让学生用心去感悟,比如感悟妈妈对自己的照顾,感悟老师对小伙伴们的照顾,这种对意境和情感的追求可以帮助学生学好语文课程。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展示教学内容
当今社会是网络的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带给我们的便利。传统的教学工具不外乎一支粉笔、一个讲桌、一块黑板,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带给了课堂新的感受。
又如,在讲述叶圣陶《瀑布》这篇课文时,可以播放我国著名的瀑布景观,将瀑布的叠叠、阵阵,珍珠的屏、白银等比喻形象通过图片传输给学生,还可以展示我国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庐山瀑布,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神经,让学生领略我国的大好河山。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小学语文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可以引领学生走入语文天地,让学生领略文字背后的意境和魅力,在文学的世界里自由遨游。
五、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学生的合作、研究精神小时候就培养好。语文老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文,认真研究,自主学习,深刻理解,甚至可以将课文上的含义延伸到课文之外。
例如,让学生自主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可让学生自己准备话剧表演,将文学作品改编成话剧,比如在课文《白雪公主》中,可以让学生扮演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授课效果,通过表演,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文学情景的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无法通过单方面的教学改进实现的,需要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备课、教学实施、教学时间安排以及教学检验等多个环节入手。因此,教师必须尽可能地保证语文教学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从而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1]赵金有.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6(14):122-123.
[2]任红艳.巧妙补白,向文本更深处漫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补白”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6(7):21-23.
·编辑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