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案课堂的浅显认识
2016-03-02河北省雄县中学侯海燕
河北省雄县中学 侯海燕
语文学案课堂的浅显认识
河北省雄县中学侯海燕
我们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为“学案”,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本文主要探讨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操作方法、该教学模式的优点,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语文学案课堂有效性
本届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暑假期间专家又对我们进行了“高效课堂“培训,开学后经过了近一个学期的实践,我们有很多收获。
导学案不同于以前的教案,目标定位由教师转向了学生。在“学案导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力图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发展学生的个体素质和思维能力;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为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导学案”一般由学习目标、知识结构、认知方法和技能训练四个要素组成。教师设计导学案时,着力点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联想、对比、归纳、思考、讨论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景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起兴趣,达到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导学案”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导”,也就是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二是“学”,既包括学生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也包括学生对教学法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3.“小组合作探究”是学习的灵魂。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对疑难问题有所分辨,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在思维上有所启迪,在合作交流上有所提高。
4.“点拨”贯串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依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收集的学习信息,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当然,点拨并非代替,教师应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当点则点,当拨则拨,因势利导,致力于引导学生自己顿悟。
5.“练习”可以是个人自练、小组互练、限时训练或考试检测。无论哪种训练方式,都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实现巩固“已学知识”,有所创新的目的。
教师要善于处理好放与收、问与答、个体与全体、学生与教材等几个方面的关系,既要使学生充分发挥,又不能浪费时间,恰当运用“导学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的共同作用,从而提高并长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