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6-03-02廖顺珍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盐井小学
廖顺珍(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盐井小学)
对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廖顺珍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盐井小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一位有经验的老师都会对自己的学生这样说,而且会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兴趣。那么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便会主动愉悦地去思考、探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兴趣就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力。
语文教学;语言;兴趣
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使他们最乐意接受教学信息,有效地激发他们良好的学习动机。因此,兴趣培养在课堂上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呢?随着当前轰轰烈烈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结合我个人多年的具体实践,谈谈自己对此的几点体会。
一、找准入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老师在教学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石”,就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激起千层浪”,兴趣盎然。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找到这个“石”呢?首先,要研究学生最易产生兴趣的“源头”。比如,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最能触动心灵的事物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方法、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从适当的角度寻求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比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知道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有一定的观察力,而且学校花园里就有两颗古老而高大的槐树,于是我就以树为切入点,让学生谈自己早上、下午在花园里玩时观察到了什么,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把观察点移到树上,让学生以树为题,说说自己见过的最大最美的树。学生都滔滔不绝地赞叹自己所看到的树。看到学生兴趣高涨,我顺势将一棵高大的榕树通过多媒体展示在他们面前。学生被榕树的大、奇、美惊呆了,更被那“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的热闹壮观景象深深吸引住了,这时我趁机切入主题,让学生边看画面,边听配音朗诵,边思考:“这棵大榕树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把这里比作‘鸟的天堂’?”这节课的教学让我真正体会到抓住学生的学习契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地探究学习,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编写诗歌、自由诗或顺口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我引导学生编写自由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后,学生深深地爱上了这“鸟的天堂”。我就让他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纷纷上台表演,有的朗诵、有的舞蹈、有的歌唱,还有一个学生即兴作诗:“榕树生南国,枝繁叶又茂。大鸟和小鸟,把此作天堂。”获得了同学和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这样的教学不光形式多样生动,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思维。
三、语言幽默与诙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地说更容易被人接受。赵本山的小品有那么多观众喜欢,其实也就是被他那幽默诙谐的语言所吸引,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了精神享受,同时也受到了感染和教育。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巧妙地运用一些幽默的语言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诙谐的语言能让学生会心地笑,轻松地学习。由此,作为老师应该把自己的语言当作火种点燃学生心底的兴趣之火,使课堂气氛充满活力,同时又轻松愉快。
四、将语文教学融于社会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最接近社会生活的一门学科,它像电视剧一样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要是把语文教学融于社会生活,学生很快就会感受到课文的乐趣。可是现在的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的视野从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比如,我在教学《第一场雪》一课时,先让学生收集天气与庄稼收成有关的谚语,请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如,学生收集的“芒种不种,种来无用”“立夏不下,犁头高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看着学生兴奋不已、跃跃欲试的样子,我顺势问:“你们想不想看到下大雪前后的景象?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吗?”把学生引入课文中,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问题。课堂上我还播放了有关的雪景,让学生把课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这样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究。另外,每次观看了我们学校的“国旗下讲话”后,我都会花时间针对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比如,怎样做人、怎样学习、怎样朗读、怎样保护环境等,以便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
结合上面几点看法,我认为,提高学生兴趣是一门艺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该不断地去探讨、钻研。只要我们心里装着学生就会用全部的爱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用爱心去浇灌学生的心灵之花,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肥沃土地上结出令人惊叹的硕果。
朱翠林.也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
·编辑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