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高中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兴趣
2016-03-02侯彦平
侯彦平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
如何挖掘高中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兴趣
侯彦平
(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
我国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有一项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整个过程的内容就是田径,也是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主体内容。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参加田径课的被动性逐渐增强,主动性则逐渐减弱。教师在进行体育教育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填鸭式”,很多学校在场地、器材上都不够先进和完善。所以学生在田径学习的时候通常缺乏兴趣,对教学内容也感到乏味,这样就会对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
高中学生;田径课;兴趣
在众多体育项目中,田径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项目,在一些国际大型赛事中也是一项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的运动项目,而能够把学校教学和竞技体育结合起来的就是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所以田径运动在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要想实现我国全民健身的计划,在高中生的体育教学中加强田径训练也是一种有效办法,同时也保证了我国体育水平的提高,所以研究和探讨高中生的田径教学问题是非常有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学现状
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高中生一般都会选择新潮时髦的体育项目,这是他们年龄特点决定的,并且因为怕苦怕累,所以对田径项目通常没有兴趣,不愿意投入精力,避之而不及。并且,很多教师缺乏与时俱进、交融相通的思想和意识,所以就不能引导和感染学生,通常只是在教学中沿袭传统而简单的教学方法,对于在田径教学中融入健康、快乐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加以重视,也就使得高中生对于田径运动没有兴趣。而陈旧的教学方法,重复滞后的内容,缺乏新鲜感的教学课堂,种种原因都让高中生没有学习的乐趣和动力,对于田径没有求知的欲望。
二、挖掘兴趣点
1.情感激励
学生到高中就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所以就会出现一些移情现象,比如迁怒他人,爱屋及乌,对于一些情感体验通常都会延续较长时间尤其是一些与集体观念或者自我观念相联系的情感体验。所以在进行田径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运用感情来开展田径教学,感情可以很好地刺激学生的行为。教师要在学习团体中把自己当成平等的一员,走近学生,融入学生中,和学生一起交流、探讨,要以求知的状态来面对学生,并且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来引导学生,和学生一起分享研究和探讨的成果。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可以让高中生在老师的影响下喜欢上田径这项运动。所以,体育教师要重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投入感情,以情感人,并且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经受挫折和失败的学生要更加关心,让他们感受到友爱和关心,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态度,进一步使高中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田径运动。
2.欣赏激励
人都是需要欣赏和鼓励的,而学生更不例外。高中生对于别人的态度更加敏感,会特别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好的评价,并且能够得到教师的重视以及别人的尊重。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获得成功或者有所进步时能够及时给予认可,就可以使高中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尊严感,并且能够更加自觉。比如,在很多项目上都需要学生有很大的毅力和动力来克服自己的害怕心理,这时就需要教师来给学生增强信心和提供动力。学生进行体育项目的时候有所进步动作更加准确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用一些鼓励性语言进行表扬,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有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学效果更加事半功倍。
3.教学情境的创设
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单纯停留于纸面上,同时很多矛盾依然存在,比如教学信息量的增大和课时数的减少;所以就需要加强如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不能一直沿袭和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应该多运用情景教学法等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现今很多体育教师运用情景教学法来使学生对田径项目更有兴趣。情景教学又分为以下几种:
(1)创设情境时运用语言进行描述
教师把活动的情节、过程、角色之间的对话都使用幽默、有趣、声情并茂的教学语言来进行描述,从而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投入其中。
(2)创设情境时运用图画进行显示
在活动中利用景色物品,运用黑板,横幅等地物品把活动的路线、方向、动作形态、过程都显示出来,让学生更加直接地感受到乐趣。
(3)创设情境时运用歌谣口诀
把活动中的一些技术要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编写成容易懂容易唱的歌谣和口诀,这样学生就可以结合学习和锻炼更快领会动作要领。
(4)创设情境时运用动作模仿
教师让学生通过一些形象的动作把各种派生的角色表现出来。比如一些动物形象的动作,鹰飞、兔跳等等,还有人物的一些动作跑、跳、攀、爬等等。比如在进行立定跳远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袋鼠跳的方式,以此来突出立定跳远的动作特点。
总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田径运动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特点就是简单易学,对于全民健身运动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对于田径教学的发展必须重视。
[1]王旗.乌鲁木齐市高中田径业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界,2010(22).
[2]苏梅青,卢勤.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4(35).
·编辑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