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王宝强婚变看危机舆情应对策略

2016-03-02牛凌云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马蓉婚变王宝强

张 异 牛凌云

(1九龙报社,重庆 400000;2重庆师范大学 传媒 学院,重庆 400000)

从王宝强婚变看危机舆情应对策略

张异1牛凌云2

(1九龙报社,重庆400000;2重庆师范大学 传媒 学院,重庆400000)

王宝强的离婚声明让网民炸了锅,相关信息迅速霸占微博热搜榜,热度一度碾压奥运会。王宝强事件主要聚焦在婚变事件真相、财产分配问题、分析危机公关三方面。而窥私欲和群体怨恨心理,促使舆论出现一边倒的趋势。总体来看,王宝强采取适当的危机舆情应对策略,在这场舆论战中获得了优势。

王宝强离婚;群体怨恨;首因效应;危机舆情应对

“王宝强婚变”无疑是2016年娱乐大事件,曾一度霸占新浪微博热搜榜前十名的七个席位,“洪荒之力”的里约奥运会不再独霸微博热搜榜。央视财经频道还做了王宝强离婚案的专题节目,邀请专家进行现场分析评论,国民热度可见一斑。关于王宝强、马蓉、宋喆的各种消息,以读秒的速度在各大自媒体平台疯传。

截至18日下午3点,新浪微博有超过40个“王宝强婚变”相关话题,其中#王宝强离婚#的阅读量已达79亿。马蓉微博“粉丝”从70万暴涨到546万,两条微博评论超过800万条。王宝强发布的离婚声明评论也接近300万。

一、舆情回顾

8月14日凌晨,王宝强通过微博发布离婚声明,称“无法容忍恶意背叛婚姻、破坏家庭”。20分钟之后,经纪人宋喆的老婆杨慧在微博上发布:因果有时报。凌晨2点许,网络出现疑似马蓉朋友圈的回应:“原来疯狗真的可以咬人。”凌晨5点多,马蓉公开发微博正式回应:“欲盖弥彰,善恶自有真相,不是不爆,时候未到。”15日,王宝强起诉离婚。16日,马蓉起诉王宝强侵犯名誉权。17日,因执照公章丢失,疑遭马蓉卷走,王宝强工作室发遗失声明。

期间,各种爆料不断传出,包括王宝强包养女大学生,王宝强出轨成都女,马蓉3年前被曝开房,马蓉疑涉嫌转移夫妻财产,王宝强两次车祸系陷害,捉奸现场照片曝光,经纪人自爆是同性恋,等等。各类信息任性蔓延,真假无从辨别,无法证实身份的“知情人”“马蓉闺蜜”“马蓉好友”等频出。

二、舆情聚焦

(一)婚变事件真相

自8月14日凌晨,王宝强发出离婚声明,花边八卦逐渐被网友扒出。声明中指明马蓉出轨经纪人,“出轨”这个敏感词汇一石激起千层浪。马蓉是什么时候出轨的,王宝强怎么知道的,马蓉嫁给王宝强是不是自始至终是个阴谋,双方如何回应等,都是关注度的焦点。

(二)财产分配问题

王宝强虽是草根出身,但是走红之后身价不断翻番,保守估计其身家早已过亿,仅离婚诉讼费就高达25万元。关于夫妻财产分配问题,最初聚焦于马蓉竟能分得5000万,希望马蓉净身出户,或作为过错方能否少分的探讨。随着王宝强几乎身无分文,马蓉涉嫌转移夫妻财产、伪造证据等新闻的曝出,网民更倾向于马蓉净身出户。

(三)分析危机公关

从公关角度分析王宝强离婚声明的发布,也是言论较为集中的话题。发布时间的选择、发布内容的事实组合、离婚声明的措辞技巧、声明发布背景等,都是危机公关分析的重点。

三、情感倾向的影响因素

离婚声明发布之后,陈思成、李晨、黄晓明、小沈阳、陈欧、释永信、邢傲伟等多位公众人物公开表示支持王宝强。官微“央广军事”在微博发声支持王宝强,凤姐也扬言要为宝强出头,众多网民就不用说了,支持宝强的声音遍布网络。网友@神兔天下行调侃:“事情闹大了,少林寺十三棍僧、十八铜人怀揣七十二绝技出马了。奉劝马蓉、宋喆: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否则宝强的师兄弟饶不了你们。”

(一)窥私欲使婚变受关注

网民对明星的私生活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窥探欲。明星绯闻,尤其是婚变最能激发网民吐槽,从王菲李亚鹏婚变,到文章马伊琍周一见,明星婚变热度可见一斑。王宝强婚变戳中了公众的集体窥私欲,主动曝光离婚事件,毫不避讳离婚原因,直指妻子马蓉出轨经纪人,打破中国传统理念“家丑不可外扬”的禁忌。明星婚变已是热点事件,而第三者经纪人的身份,使该事件更富戏剧性,撩拨公众神经,连编剧庄羽也来抢“马蓉出轨”这个素材了。

(二)群体怨恨心理使舆论一边倒

怨恨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情态,当怨恨者觉得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报复,就会设法结盟与自己相同境遇的个人或群体,以此完成共同的“使命”,“个人怨恨”便集结为“群体怨恨”。王宝强被视为中国屌丝逆袭成功的标志性男明星,成了许多社会底层阶级的精神寄托,一直保持良好的口碑。与此同时,婚内出轨当小三是传统道德所不能容忍的。从文章出轨姚笛被骂惨,可以看出群体怨恨心理的力量。马蓉婚内出轨,公众在憎恨小三的心理刺激下,群起而攻之。目前,马蓉的微博已经沦陷,800多万条评论几乎全是责骂与质问。网友@聂聂聂惠说:“做人不能太霍顿,娶妻不能叫马蓉,用人不能用宋喆。”

四、危机舆情应对策略

(一)抢占先机,宝强奠定胜局

王宝强的离婚声明快过妻子马蓉和八卦媒体。王宝强主动发布声明,设置议题,借助“首因效应”,从辟谣方变成信息公开方。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具体指个体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认知产生的显著影响。王宝强首先发声,抛出妻子马蓉出轨经纪人的事实,奠定婚姻受害者的形象,获得舆论支持。

(二)保持形象,傻根稳住局势

在离婚声明发布之初,有不少人质疑,这样简单粗暴的直接公布离婚原因,将妻儿置于网民暴政之下是否妥当,甚至有人认为王宝强是手撕出轨妻“不体面”的“粗鄙野夫”。但绝大部分舆论是倾向王宝强的,认为他发布的声明中,并没有出现过激的文字、图片和表达,而他这样坦诚、直截了当的公布事件原委,很符合一直以来的公众形象:耿直、顾家、嫉恶如仇。而王宝强在《天下无责》里塑造的傻根,是一个真正心地澄明、纯洁善良的人,无条件相信身边每一个人,这似乎是王宝强的写照,婚变事件中为他加分。

(三)新媒体带动,占据舆论高地

王宝强14日凌晨在微博发布离婚声明,微信公号和微博等各类自媒体掀起首批舆论热潮,带动传统五、结语

媒体加入第二天的舆论战。受限于制作时间,王宝强的声音迅速占领各大报纸等主流媒体,霸占舆论高地。借助零点闪电战完成了舆论布局及舆情引导,实现了病毒式传播,也打破公众的刻板印象——“出轨的多是男方”,成为这场婚姻中的受害者。

公共舆论场没有绝对的真相,真相取决于公众愿意相信什么。就如王宝强婚变事件,即使他没有明显过错,也需要借助舆论引导和危机公关恰当引导舆论,才能在这场离婚舆论战中略胜一筹。爆料、手撕的背后,是双方在公共舆论场没有硝烟的惨烈厮杀。虽然事件还未尘埃落定,但足以成为明星危机公关的一个经典案例。

G206

A

1674-8883(2016)17-0310-01

猜你喜欢

马蓉婚变王宝强
刘德华教王宝强洗手
如此婚变
王宝强:好的婚姻让我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