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版面编排的“定则”浅议

2016-03-02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定则满洲里新闻线索

于 杨

(满洲里报社,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

新闻版面编排的“定则”浅议

于杨

(满洲里报社,内蒙古 满洲里021400)

新闻的编排是没有一定之规的,就连中央电视台固守了几十年的传统风格,也在2009年8月1日对《新闻联播》进行了调整。很明显改革以后整个版面的风格轻快了很多,同时也不失庄重沉稳。在《新闻联播》改版的驱动下,地方电视台也应该乘势在现有版面编排上进行创新。基于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对电视新闻版面编排的“定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供大家参考。

电视新闻;版面编排;“定则”

如果说一档电视新闻节目是一桌盛宴,那么其中各种不同形式的新闻报道就是一道道精美的佳肴,而电视新闻编辑则是这桌盛宴的大厨。同样的原材料由不同的厨师烹制出来,其味道会大不相同;同样的佳肴,利用不同的荤素搭配、不同的次序上菜,为食客带来的体验也完全不同。编排得当的电视新闻版面往往可以创造出“1+1>2”的节目效果。以《新闻联播》为例,其在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在这种形势下,地方电视台更应该充分遵循新闻规律,在遵循电视新闻版面编排的“定则”基础上实现创新和发展。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新时期电视新闻版面编排的“定则”展开分析。

一、电视新闻编排的要点

(一)合理倾斜,“两头”兼顾

例如,某电视台新闻中心采访部共有记者30名,每天需要采制新闻40余条,但是最终在新闻版半小时本市新闻中仅有20余条出现。那么应该如何进行筛选?这就涉及一个“两头”倾斜的问题,其一需要向当天重要的政治新闻倾斜,如新政策的出台、市领导的重要活动等,其二需要向市民关心的民生类问题倾斜,如文化体育类、社会类新闻等。只有将“两头”都兼顾好,才能最大限度地兼顾新闻性和政治性。

(二)确定好当天的头版新闻

在整档新闻节目中,头版新闻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不仅直接决定了当天新闻的风格,同时与受众的接受程度直接相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的收视率。通常这几个版块都是当天最精彩和最重要的新闻,有人将该节目时段称作浓缩版的联播节目,其中头条新闻更是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头版新闻必须使受众领略到什么样的新闻才是真正的新闻,因而不能仅考虑新闻内容的趣味性。所以,头版新闻的选择不能过于倾向“两头”,政治新闻中很多会议新闻都是枯燥无味的,而民生新闻又过于“软性”,因此必须同时考虑好头版新闻的深度和力度,并兼顾新闻的趣味性。

在标题中应明确表达观点,不要含糊其辞。有态度的新闻才能让观众了解立场,感受到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新闻标题能够使用恰当的语言使读者产生临场感和共鸣,则达到了目的。因此,制作新闻标题应该抓住观众的爱好,尽量使用一些有文采的、生动形象的、趣味性强的词语和句子。

(三)新闻提要的制作要高屋建瓴

电视画面在屏幕上流过非常快,很容易就会“错过”,所以新闻提要的作用就是事先让大家有一个了解,有效弥补电视传播的弱点。拟定新闻提要的目的在于将本期新闻节目中最重要的信息提前传递给受众,如果受众对其中某条提要感兴趣,就可以守候在电视机前关注该频道,直到自己感兴趣的节目播出。因此,提要可以有效提升新闻节目的收视率。

二、新闻版面编排的几个基本原则

(一)政治原则

新闻机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这直接决定了在编排节目的过程中,首先应坚持政治原则,从宏观上把握好政治标准,紧紧把握好时代发展的脉搏。在新闻编排的过程中应突出政治立场,与当时的政治要求相符合,有效避免由于编排不当而出现的不良政治影响。具体到版面中,不仅要体现在对领导相关活动的报道上,同时还要注意编排思维不能拘泥于表象。

(二)价值原则

新闻蕴含的社会意义直接决定了新闻的价值,同时与报道内容和受众以及实际生活等方面都是息息相关的。当前,很多综合类新闻节目的编排都遵循重要新闻往前、次要新闻往后的原则,即使国际新闻非常重要,从宣传策略的角度来看,通常也不会将其放在栏目的第一版块。这种约定俗成的编排方式实际上也是可以打破的,特别是在那些处于非主要时段的栏目中,可以打破这种固有的栏目编排原则,这种做法也是符合新闻规律的。

(三)时效性原则

在编排新闻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是将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受众。时效性较强的新闻作为新闻版的龙头,时效性次之的新闻则作为背景。所以,可以把价值高的新闻做成直播连线的节目或进行电话连线,这样整个新闻版面的实效性就会明显增强。要想第一时间报道突发事件,记者不仅要注意观察和积累,还要听取受众的意见来获取新闻线索。因为一方面新闻线索一般比较简单,有的只是事物的表象;另一方面,新闻线索往往是转瞬即逝的,看似不起眼,却可能蕴藏着重要的新闻价值。记者只有及时掌握新闻线索才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抢”到新闻,并第一时间写出新闻作品。对突发事件的采访有一定的危险性,新闻单位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来保护记者;对一些敏感性、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采访,可以采用公开采访与暗访的形式进行,以公开采访来掩盖暗访。

三、结语

电视新闻编排的艺术性非常强,要求记者和编辑精心选材、默契配合,从多方面搜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搭配、重组,通过信息的优势互补达到“1+1>2”的效果。一档优秀的电视新闻栏目的成功基于各方精耕细作、默契配合,只有对题材内容进行精心的处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将受众的收视兴趣激发出来。

[1] 谢金华.论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J].今传媒,2014(03):127-128.

[2] 杨志平.都市类报纸“广告新闻化”现象刍议——以兰州地区都市类报纸为例[J].兰州学刊,2009(11):175-177.

[3] 孙勇.浅议报纸版面编排设计与创新——以《林海日报》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5(06):225.

G222.3

A

1674-8883(2016)17-0159-01

于杨(1982—),女,黑龙江人,本科,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编辑,研究方向:新闻采编。

猜你喜欢

定则满洲里新闻线索
满洲里站国际货场扩能改造的研究
外加电位对X80钢在满洲里土壤应力腐蚀的影响
解读电磁学中的两个定律、三个定则
新闻线索
电磁学中三个定则的应用与区别
В первом квартале 2016 года через КПП Маньчжоули прошли 220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грузовы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составов
电视台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有效途径研究
新闻线索的筛选与运用
做发现和甄别新闻线索的“有心人”
也谈速度的合成与分解